帅素华
【摘要】 数学思维障碍是目前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们常出现的一种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听就懂,一做就蒙”,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数学思维的障碍. 听老师讲的时候觉得非常简单,可是到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觉得困难重重,不知道如何下手,教师所教的方法好像都用不上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学得懂,更加懂得如何解决问题.
【关键词】 数学思维障碍;解决问题;初中数学
我们所说的数学思维障碍,其实就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建立有效的联系,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过去,在联想的过程中出现知识链的中断,所学知识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缺乏一定的逻辑联系,以至于不能把所学运用于解决问题上,思维也失去了原有的惯性作用,直接的结果就是不懂得如何独立解决问题. 因此,突破这种困局,帮助学生摆脱这种思维障碍的困扰,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可以先从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来分析.
一、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1. 思维模式单一,难以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单一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因为学生们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忽视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的运用还不够灵活,不善于多方面去思考和探索问题,单一的思维模式常常会导致思维过程不能继续而中断.
例如,对xyz - xy - yz + xz + y - z进行因式分解时,一些学生由于受到平时的单一思维的影响,容易按照式子的顺序进行思考和分解,会觉得这样的多项式比较难. 但如果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对这个多项式中的各项调换位置,变为xyz - xy - yz + y + xz - z或xyz - yz - xy + y + xz - z,相信这样会变得容易很多. 像这种就是典型的单一思维模式而导致的思维障碍.
2. 僵化的思维模式,难以灵活地运用知识
僵化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式,思维定式在某些程度上是积极的,而这种僵化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思维定式是负迁移的,是具有保守意义的. 这种思维模式在解题时常常是先入为主,思维刻板,解题思维程序化,不敢灵活变化.
例如,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6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大部分的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用的是多边形的边数与角的关系,列出方程(n - 2)·180 = 60n,解方程得n = 6,这个方法没有错,同样解决了问题,但实际上有更简单的方法,可以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直接求出360 ÷ 60 = 6,像这种消极的思维定式就容易阻碍解决问题. 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帮助学生们解决和克服这种困难.
二、突破数学思维障碍的有效途径
要克服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思维障碍,主要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两点.
1. 强化基础和数学思想意识
数学基础和数学意识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能抛开基础空谈意识,良好的数学意识也是建立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的,因此,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是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再强化学生的意识,意识的培养和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要求教师在每一节课上都精心设计,在教学中就要求把数学意识循循善诱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
例如,在复习因式分解的时候,我们在整体上可以采用换元的方法,用整体的意识去分析问题,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
xm - xn = x(m - n)……(1),使用了提取公因式的方法. 我们可以把原式变得复杂一点,将(1)中的x换成(a - b),得到am - an - bm + bn = (a - b)(m - n)……(2),这是采用了分组分解法,通过同类项分组,再进行两次的提取公因式. 也可以将(1)式中的x换成(m + n),得到m2 - n2 = (m + n)(m - n)……(3),这利用的是平方差公式. 如此这样反复改变原题中的量,可以得到更多不一样的式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反复练习,强化对因式分解的各种方法的使用,同时强化各种数学意识.
2. 注重展示思考过程
思考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在一些教材中,编者为了避免过程冗长,往往对解题的过程相对简化,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只是按书本的步骤讲解,难免会有些地方过于简略,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的形成是不利的,因为课堂上有教师提示,学生还可以根据书本上的过程去理解,但如果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缺少了教师的指点,问题就变得困难了,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更是不容易.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解题过程及思维过程的讲解,不怕繁杂,就怕过于简单.
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书本上给出的过程是启发式的,也就是在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之后,通过观察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猜想,也就是对韦达定理的猜想,最后再对该定理进行验证.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是教材的惯例. 可以反过来想,为什么解完方程就要去观察呢?啥也没说,一上来就让学生先观察和猜想,其实还是优点唐突的,其实可以利用反向思维去把这个过程理清楚. 比如说学生们都可以通过方程求得方程的根,那可以通过方程的根求得方程吗?教师这样去问学生,学生们反而觉得这样的问题更加新奇有趣,在观察的过程中也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探究情况进一步引导. 让学生们体会到,知识与知识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思考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思考的方式往往会决定思考的结果.
总之,学生们的数学思维障碍是与平时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相联系的,这些思维缺陷和障碍却又是受教师的教学方法所影响. 老师平时所看到的“一教就会”,很多时候都是假象,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并没有老师想象中的扎实,而是要从课堂细节起,随时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解题心理,帮助学生们突破这种数学思维障碍,不仅学得懂,学得透,在解决问题时也能灵活运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之兵.“干支”分析——初中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3(7).
[2]李金明.初中学生数学思维力发展特点及培养方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