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题旧解与旧题新解

2015-05-30 17:24何晓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17期
关键词:联系转化

何晓静

【摘要】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而解题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本文以两例新题旧解和旧题新解说明数学知识纵横交错,相互联系,应给学生时间、空间思考,让其充分转化、融会贯通.

【关键词】新题旧解;旧题新解;转化;联系

一、新题旧解

苏科版九下6.7用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

如图1,河对岸有一灯杆AB,在灯光下,小丽在点D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3cm,沿BD方向前进到达点F处测得自己的影长FG=4m.设小丽的身高为1.6m,求灯杆AB的高度.

图1

生1:如图2,连接EC.设AB=xm.

图2

易得四边形ECDF是矩形,则EC=FD=3,EC∥FD.∴△AEC∽△AGF.由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可得x-1.6x=34,解得x=6.4,∴AB=6.4.

点评这种方法将已知数据转化到了一对相似三角形中,较之书上给出的两对三角形相似,更为简洁,需要对三角形相似有很高的敏感度.

生2:可以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

如图3,以G为原点,G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G(0,0),E(4,1.6),C(7,1.6),F(4,0).则直线GE的函数表达式为y=0.4x,直线FC的表达式为y=815x-3215.

图3

由y=0.4x,y=815x-3215,得x=16,y=6.4.

∴A(16,6.4),∴AB=6.4.

点评代数问题几何化,将形转化为数,这也是解决几何问题的巧妙方法.

二、旧题新解

n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参加比赛的任何一只球队都与其他所有的球队各赛一场),总的比赛场数应为多少?

在学完概率后,学生想到可以用树状图或表格法来求总数,若考虑重复,每两个队之间可以比赛两次,则可转化为n个质地相同的球不放回地摸出两个,求所有等可能结果数:

第二次结果第一次123…n

1(1,2)(1,3)(1,…)(1,n)

2(2,1)(2,3)(2,…)(2,n)

3(3,1)(3,2)(3,…)(3,n)

…(…,1)(…,2)(…,3)(…,n)

n(n,1)(n,2)(n,3)(n,…)

因此所有等可能的结果数为n2-n,现单循环比赛,∴比赛次数为n2-n2.

点评:这道题原本是在一元二次方程的章节中出现的,用的方法有两种:①若考虑每两队互相比赛两次,则每个队需与另(n-1)个球队比赛,共n个队,则共比赛n(n-1),则单循环共比赛n(n-1)2次.②第1支球队需与(n-1)个球队比赛,第2个球队需与(n-2)个球队比赛,……,比赛总数为(n-1)+(n-2)+…+1=n(n-1)2,该学生将这道题转化为概率中计算所有等可能结果数的问题的,使问题大大简化了.

三、反思

以上学生的解法都没有局限于当课的方法,在思考出常用方法后又与前面所学知识产生了联系,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决新的问题,或用新的方法解决旧的问题,很好地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将知识进行纵横联系,教学中经常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经常这样训练,有助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网络化,融会贯通.

两道高考与联赛试题的同型探源两道高考与联赛试题的同型探源

◎陈文雅(浙江省宁波中学,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高考试题与联赛试题作为两类高水平试题,它们在命制过程中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两道高考与联赛试题,来揭示试题命制过程中的同源性背景,以期把握试题命制的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斜率;相反数;切线

圆锥曲线中有许多精彩、漂亮的性質与结论,而且在这些性质与结论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定点与定值问题,纵观近年高考与竞赛试题也不乏类似问题的考查,本文试图将两道高考与竞赛试题罗列在一起,对它们的来龙去脉进行本质的剖析,以期把握试题的命题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一、试题精彩回放

试题1(2009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题)已知椭圆C过点A1,32,两个焦点为(-1,0),(1,0).(1)略;(2)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试题2(2011年全国数学联赛试题)作斜率为13的直线l与椭圆C:x236+y24=1交于A,B两点,且P32,2在直线l的上方.(1)证明:△PAB的内切圆的圆心在一条定直线上.

点评这两道高考与竞赛试题考查的是圆锥曲线同一个内容,揭示的是同一个几何性质,它们一正一反将相同的曲线,相似的结论,命制在不同试卷上,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二、对试题源的正向剖析

既然两道试题具有同源性质,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试题的来由进行一些背景剖析,研究试题命制的依据,容易得到如下性质:

性质设A(x0,y0)(y0≠0)为椭圆C:x2a2+y2b2=1(a>b>0)上一定点,E(x1,y1),F(x2,y2)为椭圆C上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直线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那么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x0b2y0a2.

证明设A(x0,y0),E(x1,y1),F(x2,y2),则直线AE的方程为:y-y0=k(x-x0),代入椭圆方程得:(b2+a2k2)x2+2a2k(y0-kx0)x+a2(y0-kx0)2-a2b2=0,

∴E(a2k2-b2)x0-2a2ky0b2+a2k2,-2b2kx0+(b2-a2k2)y0b2+a2k2;设直线AF的方程为:

y-y0=-k(x-x0),∴F(a2k2-b2)x0+2a2ky0b2+a2k2,2b2kx0+(b2-a2k2)y0b2+a2k2.

∴直线EF的斜率kEF=y2-y1x2-x1=b2x0a2y0.

引申1设A(x0,y0),A′(x0,-y0)(y0≠0)为椭圆C:x2a2+y2b2=1(a>b>0)上两定点,E(x1,y1),F(x2,y2)为椭圆C上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直线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那么直线EF的斜率为椭圆C在点A′(x0,-y0)处切线的斜率.

证明椭圆C:x2a2+y2b2=1在A′(x0,-y0)处的切线方程为:x0xa2-y0yb2=1,

∴在A′(x0,-y0)处的切线斜率k=b2x0a2y0,即k=kEF.

引申2设A(x0,y0)(y0≠0)为双曲线C:x2a2-y2b2=1(a>0,b>0)上一定点,E(x1,y1),F(x2,y2)为双曲线C上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直线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那么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b2x0a2y0,且为双曲线在A′(x0,-y0)处切线的斜率.

引申3设A(x0,y0)(y0≠0)为抛物线C:y2=2px(p>0)上一定点,E(x1,y1),F(x2,y2)为双曲线C上两个动点,如果直线AE的斜率与直线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那么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py0,且为抛物线在A′(x0,-y0)处切线的斜率.

三、对试题源的逆向探究

试题的根源内涵丰富,且它性质往往有不同方向的再生能力与发展空间,我们要把握多角度的探究,作为培养能力与思维的有效载体,提高效率,开阔视野.

性质设A(x0,y0)(y0≠0)为椭圆C:x2a2+y2b2=1(a>b>0)上一定点,斜率为b2x0a2y0的直线EF交椭圆不同于A的E(x1,y1),F(x2,y2)两点,则直线AE,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证明设A(x0,y0),E(x1,y1),F(x2,y2),直线EF的方程为:y=b2x0a2y0x+t,代入C:x2a2+y2b2=1得:(b2+b4x20a2y20)x2+2tb2x0y0x+a2t2-a2b2=0,∴直线AE,AF的斜率之和:kAE+kAF=y1-y0x1-x0+y2-y0x2-x0=(y1-y0)(x2-x0)+(y2-y0)(x1-x0)(x1-x0)(x2-x0),即证:

引申1设A(x0,y0)(y0≠0)为双曲线C:x2a2-y2b2=1(a>0,b>0)上一定点,斜率为-b2x0a2y0的直线EF交双曲线不同于点A的E(x1,y1),F(x2,y2)两点,则直线AE,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引申2设A(x0,y0)(y0≠0)为抛物线C:y2=2px(p>0)上一定点,斜率为-py0的直线EF交抛物线不同于点A的E(x1,y1),F(x2,y2)两点,则直线AE,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四、高考真题链接

1.(2004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题)过抛物线y2=2px(p>0)上一定点P(x0,y0)(y0>0),作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A(x1,y1),B(x2,y2).

(1)求该抛物线上纵坐标为p2的点到其焦点F的距离;

(2)当PA与PB的斜率存在且倾斜角互补时,求y1+y2y0的值,并證明直线AB的斜率是非零常数.

2.(2005江西省高考数学试题)M是抛物线y2=x上的一点,动弦ME,MF分别交x轴于A,B两点,且MA=MB,若M为定点,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

优秀试题的“迷人风光”应体现在对高层次理性思维的考查上,同时也蕴含了更一般化的数学知识与方法.本文正是从两道高考和竞赛试题出发,以题中所考查的知识点为源头,寻根问底,在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中寻找“题源”,在题目的拓展中,强化了知识的应用.作为教者,如果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做个有心人,重视挖掘课本与高考习题中所蕴含的价值,重视习题的进一步拓展改造,必将使得考生在高考中游刃有余.

猜你喜欢
联系转化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爱的符号
浅谈平面图与立体图的思维培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演员“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