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魏时期,南北战乱不断,但北魏因相对的战略优势而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的社会条件。“礼乐事大,乃为化之本”,北魏的统治者们自建国之始便为重建宫廷雅乐而努力。同时,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北魏宫廷雅乐的建立实际上又是鲜卑等当时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汉族音乐文化融合的反映。本文以《魏书·乐志》中的相关史料为中心,结合其它文献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试将整个北魏时期雅乐的沿革进行梳理,并分别以草创、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加以叙述。
【关键词】北魏;孝文帝;雅乐
北魏王朝在确立之前,整个北方长期处于混乱状态,史称五胡乱华时期。在这百余年间(公元318~439年),政权更迭频繁,当朝统治者根本无暇顾及宫廷音乐的发展。连年的战乱,造成了宫廷乐工、乐器都基本遗失殆尽。本文根据北魏的历史发展脉络,将宫廷雅乐的状况分为三个时间段来进行阐释:孝文帝之前的雅乐发展、孝文帝时期的雅乐重建和孝文帝之后的雅乐发展。
一、北魏早期(孝文帝之前)雅乐的发展
《魏書·乐志》云:“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冬,诏协律郎邓渊定律吕,协音乐”,也就是说,这一年北魏的第一个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开始着手恢复宫廷音乐。当时在祭祀祖先时,“乐用八佾,舞皇始之舞”可见,在沿用过去雅乐“八佾”的形制同时,北魏创作了新的“皇始”之舞用于祭祀。笔者认为,这部名为“皇始”的乐舞就是北魏时期最早的雅乐。
又据《魏书·乐志》记载,在“皇始”乐舞之后,太祖又规定了在行宗庙礼仪时所用的固定曲目。在宗庙举行仪式的时候,演奏音乐有以下安排:皇帝进入庙门,就演奏《王夏》,太祝(太常寺的乐官)在庙门迎接神灵时,演奏《迎神曲》;乾豆(祭祀用品)被拿上来做贡品的时候,演奏《登歌》;登歌奏完后,就演奏《神祚》,在神明的飨宴上烘托气氛。皇帝到七庙去行礼时,演奏《陛步》,用来稳定行走时的节奏;皇帝出庙门,演奏《总章》,演奏完《总章》后,再奏《八佾舞》,再奏《送神曲》。在郊祀的时候,演奏的音乐又有所不同:秋天祭天西郊时,在兆内祭坛的西面,备列金石、乐器,皇帝进入兆内行礼时,奏《八佾》舞;夏天有事在东庙祭祀时,所用的音乐大致和在西郊祭祀时的一样。冬至在南郊圆丘祭天,音乐用《皇矣》,奏《云和》之舞,事情结束后,奏《维皇》;夏至在北郊方泽祭地时,音乐用《天祚》,演奏《大武》之舞。
这样一来,从太庙到郊祀的全套雅乐都已完备,说明北魏至迟在此时,已经建立了全面的雅乐。
公元404年冬,北魏雅乐又加入新的元素。“诏太乐、总章、鼓吹增修杂技……以备百戏”。这句话表明,管理雅乐的太乐当时也要求增修杂技、以备百戏,当时胡乐被加入到雅乐中,以扩充雅乐的数量。“以胡入雅”是鲜卑族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胡乐与汉乐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宫廷中,统治者已经有意识的在雅乐中加入了当时流行的胡乐,为雅乐的创作提供新的素材,北朝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并不在意雅乐汉族血统的纯正性由此可见一斑。
这种做法也在后继者中得到继承。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雅乐又吸收了新的音乐。首先是“破赫连昌,获古雅乐,”根据李建栋在《西域得胡戎乐在北魏的传播与被接受》中的观点:“然统万古雅乐亦胡化, 因为统万古乐器终由凉州乐工演奏, 而这些凉州乐工之乐伎己受西域胡戎乐的影响。”所以,这里的“古雅乐”是指赫连昌统治的胡夏国的宫廷所用的“古雅乐”。胡夏国的“古雅乐”,当然不是纯正的魏晋古雅乐,而是标准的胡乐。
太武帝平定凉州后,“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据《隋书·志第十·音乐下》:“《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魏太武既平河西得之,谓之《西凉乐》。至魏、周之际,遂谓之《国伎》。”因此, 凉州的西凉乐,也是由龟兹乐和凉州当地的音乐融合而成的。这种音乐,在隋建立以后,开始在七部乐中被称为“国伎”,后来在九部乐中被称为“西凉伎”。将胡俗风格的音乐称为代表一个国家典型音乐风格的“国伎”,在过去的中原王朝是不可想象的,这种做法正是受到了北魏“以胡入雅”的影响。
北魏与西域诸国往来后,“又以悦般国鼓舞设于乐署。”悦般国是北匈奴后裔建立的国家,现在在新疆西北部。那么悦般国的鼓舞,应是北匈奴和西域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和宫廷的雅乐完全不一样。
有了这样三次的吸收,北魏的乐署一下子丰富了很多。根据李方元、李渝梅《北魏宫廷音乐机构考》的研究,这里的“乐署”是“太乐署”的简称,而太乐署是专门管理雅乐的音乐机构,因此,到了太武帝时期,北魏的雅乐就增加了胡夏国的古雅乐、凉州的西凉乐和悦般国的鼓舞,再次融入一部分胡乐。
到了高宗和显祖时期,由于“意在经营,不以声律为务”,所以“古乐音制,罕复传习,旧工更尽”,“声曲多亡”。至此,北魏宫廷所继承的雅乐又几乎所剩无几了。因此到了孝文帝时期(公元477-499),宫廷雅乐重建的任务又再次摆在了面前。
二、孝文帝时期的雅乐重建
孝文帝“垂心雅古,务正音声”,但是因为“于时卒无洞晓声律者,乐部不能立”,于是只能“方乐之制及四夷歌舞(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稍增与太乐。”使得“金石羽旄之饰,为壮丽于往时矣。”这些史料表明,这个时期在雅乐的增修过程中,再次加入了俗乐和安国乐、高丽乐、龟兹乐、疏勒乐等。
太和十一年(公元488年)春,文明太后下令:“可集新旧乐章,参探音律,除去新声不典之曲,补增钟悬铿锵之韵。”为了创建系统的雅乐,稍稍对以前雅乐采集的标准进行了放宽,只要“参探音律,除去新声不典之曲”,就可以“补增钟悬铿锵之韵”,把其当做雅乐来演奏了。这时,北魏宫廷已经不仅仅是将俗乐融入雅乐,或者吸收部分俗乐,而是直接将俗乐配以宫悬,当做雅乐使用。
太和十五年(公元492年)冬,“高祖诏曰:‘乐者所以动天地,感神祇,调阴阳,同人鬼。故能关山川之风,以播德与无外。由此言之,治用大矣。” “逮乎末俗陵迟,正声顿废,多好郑卫之音以悦耳目,故使乐章散缺,伶官失守。”这段话说明,孝文帝很了解音乐移风易俗的作用,同时他认为,如果没有很好的治理音乐,王朝将会走向灭亡的道路。于是,孝文帝“釐革时弊,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各得其宜。今置乐官,实须任职,不得仍令滥吹也。遂简置焉。”
太和十六年(公元493年)春,孝文帝下诏让中书监高闾“与太乐详採古今,以备兹典”。高闾也有一定成就,“钟石管弦,略以完具,八音声韵,事别粗举”,但是当时“遇迁洛不及精尽,未得施行”,后公元499年,孝文帝就驾崩了,公元502年,高闾也去世了,之前已经创作的雅乐,也就没能派上用场。
三、孝文帝以后的雅乐发展
孝文帝之后的宣武帝也非常重视雅乐的发展,在郑始元年秋(公元504年)下诏让太乐令公孙崇“更调金石”,并让“八座以下、四门博士以上此月(八月)下旬集太乐署,考论同异,博採古今,以成一代之典也”。但是,因为“六乐该深,五声妙远”,所以这次并没有成功。十月份,宣武帝又安排进行了一次研讨,但是仍然没有结果。
直到正始四年(公元508年),才稍有成就:“……广搜秬黍,选其中形,又採梁山之竹,更裁律吕,制磬造钟,依律并就……”
后又让太长卿刘芳和高肇一起主持修缮宫廷音乐。当时创制礼乐的宗旨是“依旧周礼更造乐器…”于是,刘芳就找了当时的“扬州民张阳子、义阳民儿凤鸣、陈孝孙、戴当千、吴殿、陈文显、陈文等七人颇解雅乐正声,八佾、文武二舞、钟声、管弦、登歌声调,”,“皆请令教习,参取是非。”后来宣武皇帝又“诏芳与侍中崔光、郭祚,黄门游肇、孙惠蔚等四人参定舞名并鼓吹诸曲”,于是刘芳等人就“更制金石,并教文武二舞及登歌、鼓吹诸曲”,但是,不知何故,宣武帝只采用了其中的文武二舞。从这些史料看出,雅乐原来有金石之器、文武二舞、登歌及鼓吹诸曲等,后来宣武帝把鼓吹杂曲停滞了,雅乐由此被删减了。
其后的孝明帝也是很重视雅乐的建设的,正光(公元520-525年)年间,诏侍中、安典王延明监修金石,“令其门生河间信都芳考算之”,信都芳就整理了王延明的《乐说》,“并诸器物准图二十余事而注之”,使别人“不得在乐署考正声律也”,从而把雅乐的规范基本确定了下来。
永安(公元528--530年)年间,胡人来袭,之前的所有宫廷音乐的成果,再次消亡殆尽。
普泰元年(公元531年),前废帝(节闵帝)让禄尚书长孙稚、太长卿祖茔管理雅乐,但因为之前的书籍都被销毁了,他们无法使用信都芳所考订的雅乐规范,所以只能“谨依高祖所制尺……依魏晋所用四厢宫悬,钟磬各十六悬,埙、篪、筝、筑声韵区别。”“今六悬既成,臣等思钟磬各四,鈲镈相从,十六格宫悬已足,今请更营二悬,通前为八,宫悬两具矣…用之无缺”。经过两人的努力,北魏的雅乐终于再次重建起来。并且,在永熙二年(公元534年)夏,将文武二舞的名称定为《大成》。
笔者将上述北魏雅乐的增修过程加以梳理,制成下表,以期能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历史过程。
统治者在位时期 统治者对雅乐所作的贡献 综述 发展程度
道武帝拓跋珪 继承晋朝的古雅乐;作《皇始》舞;更制宗庙 传承古雅乐,发展雅乐,使宗庙制度固定下来 草
创
期
太武帝拓跋焘 获胡夏古雅乐、凉州西凉乐、悦般国鼓舞 吸收胡乐,使胡乐增入雅乐
文成帝、献文帝 古乐音制,罕复传习,旧工更尽 声曲多亡
孝文帝拓跋宏 方乐之制及四夷歌舞,稍增入太乐;除不典新声,增进雅乐;简置乐官;命高闾创建雅乐 把俗乐加进雅乐中,简置乐官 发
展
期
宣武帝元恪 出现古铜权,新制雅乐犹如古雅乐;召集能人修建雅乐;确立新的文武二舞,沿用旧的音乐;鼓吹杂曲遂寝焉 雅乐的创建出现新面貌;采用新的文武二舞;专供雅乐
孝明帝元诩 令王延明、信都芳创建雅乐,并撰出《乐说》,规定了正声音律 出现了音乐文集
孝庄帝元子攸 胡贼入京,燔烧乐库,所有之钟悉毕贼手,其余磬石,咸为灰烬。 之前的音乐成果,基本消失殆尽
节闵帝元恭 “五声有节,八音无爽,笙镛和合,不相夺伦,元日备设,百僚允瞩。宫悬两具矣,用之无缺” 从无到有,形制健全 完
善
期
孝武帝元脩 定文武二舞名称为《大成》 定雅乐乐舞名称
综上所述,北魏多代统治者由于时局的变动以及对雅乐态度的不同,导致了北魏的宫廷雅乐多次兴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胡乐与俗乐的进入,为北魏的雅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并历经数代最终为隋所继承,成为一代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唐]刘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3]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
[4]李方元,余梅.《北魏宫廷音乐考述》,《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
[5]李方元,李渝梅.《北魏宫廷音乐机构考》,《音乐研究》,1999年6月,第2期.
[6]李建栋.《西域得胡戎乐在北魏的传播与被接受》,《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7]陈四海,侯峰.《论北魏汉化改革对音乐的影响》,《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8]李冰.《<魏书·乐志>综述》,《文教资料》,2011年1月号下旬刊.
作者简介:冯敏,上海音乐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东方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