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5-05-30 20:07郝兴梅
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护理干预

郝兴梅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脑血栓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45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BI)、运动功能(FMA)、汉密顿抑郁程度(HAMD)及神经功能的评价。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I、FMA、HAMD及神经功能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恢复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其抑郁程度,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脑血栓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神经功能康复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脑血栓等外科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其病因主要是其他部位的栓子随血液进入脑部循环而阻塞脑动脉,使脑组织出现突然局部缺氧、缺血而软化、变性、坏死致机体出现偏瘫、言语不清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栓塞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且多危重伴预后不良,极易造成性格、行为、心理、精神的改变,使患者产生抑郁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康复。本文对收治我院的90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采取不同护理干预,以观察此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90例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均符合国家脑血管会议的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男患27例,女患18例,年龄在50~82岁之间,平均(64.2±10.1)岁;抑郁程度(HAMD)评分(30.05±2.8)分,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sss)评分(30.12±7.9)分。对照组患者中男患28例,女患17例,年龄在49—80岁,平均为(59.6±10.4)岁,HAMD评分为(29.4±2.8,)分,SSS为(30.24±6.5)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病情状况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进入研究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营养神经脑细胞、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脑组织代谢、促进脑部循环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針对性护理干预。

1.2.1心理护理:①针对患者发病后出现的寡言少语、情感淡漠、思维迟缓等症状,利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增加医护患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其让充分宣泄内心的苦闷;向患者热情解释此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治疗方法,归于其诚挚的抚慰,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的消极情绪。②指导患者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其身心压力,如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看电视、听广播等。③就地组织康复良好的患者与其进行当面经验交流,树立患者战胜此病的信心。④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良好家庭心理支持系统,鼓励家属多探视,减轻患者的孤独感,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1.2.2 行为干预:行为干预是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经病学体征稳定48 h以后进行。首先进行的是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初始为床上体位训练,教导患者正确摆放肢体;之后逐渐进行上肢如肘关节、肩关节及向上至颈部的被动活动训练,通过抬腿、甩臂、自主扭转躯体等进行自主活动训练;最后进行转移重心、平衡站立位及缓慢行走的训练。在此过程中,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自主进食、穿衣、上下床、大小便等,以便更为有效地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2]

1.3观测指标

治疗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I)、运动功能(FMA)、汉密顿抑郁程度(HAMD)及神经功能(SSSS)等评分的对比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用资料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包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比较,若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束后,经过数据对比得到结果:观察组进行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运动功能(FMA)、汉密顿抑郁程度(HAMD)及神经功能(SSS)等评分均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值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BI、FMA、HAMD及SSS的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BI

FMA

HAMD

SSS

观察组

45

70.2±16.8

61.4±18.7

8.1±4.5

12.8±4.2

对照组

45

46.7±9.8

39.6±14.3

13.3±3.7

20.2±4.9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深入,以及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脑血栓等外科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脑栓塞患者病情进展迅速,且多危重伴预后不良,极易造成性格、行为、心理、精神的改变,使患者产生抑郁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康复,因此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认为脑栓塞后抑郁症的发生与神经生物学、社会心理学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严重程度则与脑栓塞的预后效果密切相关。脑栓塞后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丧失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在早期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降低患者抑郁程度是改善预后和促进神经功能快速恢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进行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运动功能(FMA)、汉密顿抑郁程度(HAMD)及神经功能(SSS)等评分均显著由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于脑栓塞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意义重大,具有临床研究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多莲,吴英姿.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10-11.

[2] 贾芳玉.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病人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7,6(2):51-52,61.

猜你喜欢
护理干预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