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尉东
【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就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24h出血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施以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产后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利于患者产后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显著改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健康教育;产后出血;出血量
在产科医学领域,产后出血较为常见,其指的是产妇在生产后2h内阴道出血达到400ml,或在24h内阴道出血在500ml[1]。经数据统计显示,这类产妇占分娩总数的3%左右,亦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引发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如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子宫破裂等,其中以宫缩乏力为主[2]。产后出血会使患者出现贫血、失血性休克及感染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产妇预后意义重大。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效果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均为2011年0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共60例。病例均符合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3],排除合并内科疾病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病例年龄在21-38岁之间,年龄均值(27.3±3.4)岁;按产次划分:其中初产妇46例,经产妇34例;按出血原因划分:子宫收缩乏力27例、软产道损伤19例、胎盘因素11例、子宫破裂3例。按入院顺序将患者编号,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及出血原因等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不同出血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止血措施,护理人员应从中协助。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具体要点如下:
1.2.1心理指导:产后出血发生突然,且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患者多存在焦虑、恐惧感。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相关仪器的用法与作用,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同时应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进一步让其精神放松。
1.2.2饮食指导:患者产后体力消耗较大,加上产后出血更应进行科学饮食,指导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铁、高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生冷、辛辣的食物,同时要鼓励患者适当饮食,以确保营养均衡,避免贫血或营养不良的发生[4]。
1.2.3运动指导:指导患者在产后初期应多卧床休息,有助于恢复体力;待患者身心稳定之后,可早日下床活动;而在产妇卧床期间,亦要嘱咐患者多更换体位,以改善子宫后倾的情况,降低产后出血。
1.2.4感染预防指导: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嘱咐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裤,并保持会阴清洁,可使用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会阴清洗[5]。另外,还要嘱咐患者在产褥期禁止新生活与盆浴,以免引发感染。
1.3判定標准[5]
就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24h出血量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施以比较,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评估,评估等级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尚可与不满意四个,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为总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获取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通过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33%,产后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产后出血发生率(%)
产后出血量(ml)
产后24h出血量(ml)
实验组
30
1(3.33)*
112.6±12.6*
262.7±24.1*
对照组
30
7(23.33)
213.6±26.3
385.6±57.1
注:*表示较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尚可
不满意
总满意(%)
实验组
30
16
13
1
0
29(96.67)#
對照组
30
10
12
5
3
22(73.33)
注:#表示较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必然选择,其指的是通过对个体或群体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活动,让其能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那些对健康不利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6]。
在产后护理工作中,产后出血问题较为常见,若不注意极易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指导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增强其信心与安全感。而通过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感染预防指导等教育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产后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产后出血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情况,利于患者产后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显著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燕.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8):127-128.
[2]宋莲.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02):304.
[3]阿孜古丽.艾斯卡尔.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的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06):349-349.
[4]张海君.健康教育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西南军医,2011,13(03):570-571.
[5]陈静.健康教育在80例孕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4):77-77+82.
[6]颜秀英.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10,16(12):1509-1511.
[7]陈丽华.健康教育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03(01):219-219.
[8]褚梅青.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的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3(03):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