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
摘 要:本文基于权力话语理论,着重探讨了此理论下的主要观点,并对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利弊略作分析。为了更好的了解权力话语理论的实际使用,本文以伊万·金和施晓菁的英译本《骆驼祥子》为例,分别从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政治态度和思维方式四方面解读权力话语理论下的翻译过程,以期帮助译者树立正确的翻译观。
关键词:权力话语;主要观点;《骆驼祥子》
一、权力话语理论与翻译
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一一对应的翻译技巧,以便实现原文和译本的对等,这是对翻译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在中国,信、达、雅是翻译工作者长期坚持的翻译原则。直到19世纪80年代,翻译界迎来了第一个“文化转型”期;这一时期的文化运动促进了权力话语理论的兴起。
权力话语理论由法国哲学家Michel Foucault提出,他认为人文科学受特定时期及特定时期的思想控制,作为人文科学一部分的翻译活动也不列外。翻译在一定程度上是某一目的对原文的操控行为,翻译并不是对原文的机械复制,而是对原文的改写。
所谓“权力”指控制力和支配力,权力分为有形权力和无形权力。如政府机构、法律条文等属于有形权力;而意识形态、历史、宗教、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属于无形权力。控制力又可分为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外部控制指文本以外的因素,如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内部控制指文本内部的种种因素,如语言和语境等。
“话语”是权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权力是通过话语体现出来的。权力和话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力的工具,同时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翻译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翻译时要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变通原文话语,充分体现目标语国家历史、文化、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
二、权力话语理论在翻译中的利弊分析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 跨时代的活动,因而语言之间不可能有完全透明的交流,文化亦不可能通过语言进行完全透明交流;权力话语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充分考虑本国读者所能接受的意识形态、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等因素。权力话语理论下的翻译可以充分体现目标语民族特色,满足目标语读者的需求,避免文化冲突。
然而,权力话语理论下的翻译又存在种种弊端。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的转换,不可避免地要换掉原文中体现的文化观、价值观以及意识形态,这容易导致翻译失真,不利于源语国家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利益方面,译文也不能充分体现原文的特点和价值,容易造成目标语国家对源语国家文化和价值观的误读,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这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把握好“权力”的度,既要尊重原文,又要满足本国读者的文化需求。
三、权力话语对翻译实践的解读
“翻译实际上是受一系列外部社会力量支配的话语提纯活动,它的选择、组织、传播等过程无不受到来自社会、文化、历史、思想、意识形态等多种有形与无形的势力所左右和制约的”。本文主要从外部控制力对翻译的影响出发,通过以下五方面解读此理论下的翻译过程。
(一)意识形态
英国著名文艺批评家、文化理论家Terry Eagleton认为,“意识形态不是一些自觉地政治信念和阶级观点,而是构成个人生活经验的内心图画的变化着的图像,是与体验中的生活不可分离的审美的、宗教的、法律的意识过程”;因此,意识形态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并潜意识地存入人脑,时刻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作为主体的意识形态制约着译者的翻译目的、价值取向及所选取的翻译策略。
20 世纪20、30 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中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其目的是寻求一条救国救民之路。老舍虽然保持中立态度,但其思想还是流露出左翼倾向。他的巨作《骆驼祥子》以祥子的落魄结尾,以此对黑暗社会提出了严厉的控诉,同时揭示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无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自救的社会现实。而伊万·金的译作Rickshaw Boy中,以祥子从下等妓院“白房子”中把绝食三天奄奄一息的小福子救了出来,实现了大团圆为结局。这样的结局也与当时美国的社会意识形态息息相关。伊万·金在1945 年翻译这部小说时,美国当时正处在二战即将结束之时,而日本袭击珍珠港把美国卷入了战争。中国在当时抗日战争中起主力的作用,中美关系得到了一定发展。作为外交官的伊万·金察觉到关注中国的必要性,当时美国人也经历着苦难,美国小说也期盼圆满的结局。因而,伊万·金改编了原作消极的结局。
(二)伦理道德
由于两国文化中的道德伦理观不同,在翻译过程中则不能做到一一对应。译作既要尊重原文,但更重要的是要满足本国读者的心理需求。中国千百年的封建文化造成中国伦理道德观相对敏感和保守,对于情色描写则又少之又少。在老舍原作《骆驼祥子》中,作者本人删减了有关性的描写。在虎妞勾引祥子一节中,伊万·金则增添百字细致描写了两人的亲热场面,这是为了迎合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的“性解放”运动,满足大众需求。而施晓菁却忠于原作,以黑夜暗示两者之间所发生的事情。
(三)政治态度
作品不仅是作者思想的表现,有时也是作者政治态度的反映。在旧版《骆驼祥子》中或多少反映出老舍的民主主义思想,最明显的例子是关于阮明这个人物戏份的删减。旧版中,阮明的出现只提到三次,在22章祥子与曹先生再次相遇时,曹先生在回忆这件事时顺便提及了“那个阮明现在也做了官,对我还不错”,并在24章又提到阮明并揭示了他的结局:他做了官后“颇享受了一些他以前看作应该打倒的事”, 后来“他的钱不够用了,他又想起那些激烈的思想。”用这些思想换取革命机关的“津贴”并参加了组织洋车夫的工作。随后,他结识了堕落的祥子并“为钱, 出卖思想;祥子为钱,接受思想。”最后,祥子出卖了阮明,于是阮明被反动政府逮捕并枪毙。而新版将这些统统删去,改为“他得罪了教育当局,当局要给他个厉害,说他思想过激”。老舍之所以这样改是因为,解放后政治运动时刻冲击着他的民主主义思想,这迫使他不得不纠正思想,提高革命觉悟。
作为中国人施晓菁删除了所有关于阮明革命的有关细节,以体现对革命党人的尊重。在金的译作中,改写了祥子背叛阮明这一情节,同时,他增加了清华女大学生Pock Li这一形象,也为随后的圆满结局做好铺垫。金的改写与当时美国的政治、社会情况息息相关——渴望停止战争,和平相处。
(四)思维方式
中国人说话含蓄间接,一般不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国人喜好渲染气氛,先提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后慢慢进入正题。老舍在进入故事之前,不惜笔墨地描写了北京的风俗习惯和道德风气。在其初稿中的第一章,老舍用1500个人物来介绍北京车夫的生活,并将不同类型的车夫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下文其深入观察车夫日常生活做好铺垫。
西方人喜欢直截了当。伊万·金删除了关于其他车夫生活的描写,只对祥子略作介绍。这种大篇幅的删减,使得译作很难再现原作家所要表达的社会意义——底层劳动人民生活不易。施晓菁的译作中则保留了对车夫生活的细致描写,这一方面体现出她本人对作者原意的尊重,一方面由于施晓菁作为瑞士籍华人,保留了华人传统的思维方式。
四、结束语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话语权力,作者创作的过程深受这些话语权力的控制,然而翻译过程中亦有其特殊的权力话语,这就要求译者要根据当时的权力对原文进行变通。文学并不是纯粹的语言交流活动,其中受文化、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宗教等影响,译者的翻译也不是一一对应的翻译过程,译作实际上是权力话语控制下的产物。通过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版本的分析,不难看出译者的翻译策略深受当时话语权力这种隐形的控制力影响。
参考文献:
[1]Lao She.Rickshaw boy[M]King Evan,trans.London: Michael Joseph,1964.
[2]Lao She.Camel Xiangzi[M].Shi Xiaojing,tran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3]曹英华.权力话语理论观照下的文学翻译活动[J].鸡西:鸡西大学学报,2008.
[4]老舍.骆驼祥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5]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顾嘉祖编.新世纪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论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6]吕俊,侯向群..翻译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12.
[7]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9.
[8]吴怀斌,曾广灿.老舍研究资料[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