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骆驼祥子》中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

2016-12-26 15:48陈金芝
考试周刊 2016年98期
关键词:骆驼祥子悲剧

陈金芝

摘 要: 《骆驼祥子》标志着老舍的第一个创作高峰,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北平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原本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劳动者,一直坚持自我,想要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经过一系列致命的打击之后,逐渐丧失生活信心,沦为没有情感没有信念的行尸走肉,直至走向堕落和毁灭。造成祥子人生悲剧的原因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 《骆驼祥子》 外在原因 内在原因 悲剧

《骆驼祥子》是老舍用同情的笔调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主人公祥子从乡间来到北平,以拉车为生。他勤劳朴实,善良正直,富有责任心和同情心。他的生活理想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但最终却被永无止境的黑暗所吞噬。作品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这是旧社会老北京贫苦市民的悲剧命运之一。祥子悲剧的原因,有外在因素,主要来自于孙侦探、虎妞父女和乱兵所代表的社会黑暗势力对祥子人生过程的摧毁,当然祥子自身内在的个性因素也将其推向悲剧的深渊。

一、祥子悲剧的外在原因

祥子的堕落可以说是一个命运交响曲。由“对生活的积极向上”到“不愿向命运低头”再到“自暴自弃,自甘堕落”,这一命运三部曲,是当时的黑暗社会把他一步步由“人”变成“兽”的。他只是想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正像农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田地一样。就是那么简单的愿望,就只是一个独立劳动者内心最诚恳的愿望,但在当时的社会却成了奢望。历尽艰辛,由买车到失去车子再到买车,直到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以至于祥子从满怀希望的人间天堂掉落到人间地狱。依我看来,祥子之所以堕落也不能全怪祥子自己,其实致使他最后堕落的是这个黑暗的社会,最终使他堕落的是他希望的破灭。老天总是喜欢捉弄善良的人,好人没好报,让祥子怎么再用吃苦的心面对这个‘吃人的社会?

第一次车子丢失后,祥子是不甘心的,他自认为,不拉上自己的车,简直就是白活,能够买上自己的车是祥子的“志愿、希望、宗教信仰”。所以,他在努力一角钱一角钱地省,想再买回车;后来,第二次买车的阶段,祥子就开始有点在实现自我和丧失自我的矛盾里挣扎。看到别人喝酒吃烟跑土窑,受了委屈的祥子非常羡慕,他开始觉得烟和酒不会花掉自己很多钱就可以安慰自己的虚荣心。不过,在自我实现与自我丧失的抗争中,自我实现还是占了上风。他还暂时不敢沾染烟酒,目的是早点实现自己的愿望。但在孙侦探的威胁恐吓下,祥子不敢反抗,更不敢呼救,无可奈何地娶了虎妞,但还是没有放弃拉车,还在为自己能买上车的愿望努力,但此时祥子在自身负面性格的作用下已经开始逐步丧失自我。

第三次买车是虎妞用自己的私房钱帮祥子实现了愿望,可是不久虎妞因难产死去,祥子也只能卖掉车子料理后事。最重要的是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死给他的打击,同社会的悲催一起熄灭了他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小福子是祥子的最爱,如果没有现实的残酷打击,如果没有肩负养家的重担被迫出卖肉体,我相信祥子和小福子是会在一起的,他们是可以在困难中相亲相爱走到最后的。可是故事的结局却不能让他们在一起,悲剧总是充满戏剧性,也许这才是悲剧故事最大的看点。与虎妞的婚姻不是出于祥子的本意,祥子和虎妞的婚姻是没有爱情的“强扭的瓜”,有的只是虎妞对于祥子的性欲要求。对祥子而言,虎妞的纠缠就是一种灾难。随着小福子的自杀,最终祥子丧失自我,走向末路。祥子只想淡而不厌地一天天地混,就算遇到怎样的挫折困难,他都不曾放弃,因为他心中一直有一种信仰,一种爱情的信仰一直在支撑着他。但小福子死了以后,祥子就“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从那以后,他从一个坚持个人奋斗的个人主义者变成“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不再对别人负责任,也不对自己负责,放弃自己的生命意志,只凭本能浑浑噩噩地混着。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没有信仰,没了信仰,就是一具行尸走肉。

从以上看来,我们不难发现,祥子的形象是鲜明的,他是那个病态社会里千千万万个底层劳动者中的一个,是那个旧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正是那个“人吃人”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把他给压碎了,并最终将他抛弃。他的希望,他的善良,他的吃苦,他的幸福,他的青春,他的要强,他的所有的一切,都被罪恶的社会所葬送。祥子的悲剧可以说是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悲哀。祥子的悲剧使我们再一次想起那句老话:旧社会使人变成了鬼。

二、祥子悲剧的内在原因

祥子的毁灭是奋发向上的生命意志的摧毁,他的命运控诉了黑暗社会对穷苦人的不公平。这里我们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在外在的社会打击之外,祥子的精神堕落是否还有内在的个性原因?

首先,我们想到的是祥子的个人主义思想。祥子并不是因为追求个人利益才引来社会恶势力的迫害,也不是因为损害了他人利益才遭受厄运。从车被拉、钱被抢、人被诱惑、虎妞难产、小福子被逼死等这些都与祥子的个人主义思想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如果说小福子没有被生活所迫,为养家糊口去出卖肉体的话;如果说祥子能在小福子最需要他的时候,愿意帮助她,哪怕只是一点点安慰或者说如果祥子愿意娶她的话,或许小福子就不会死得早,这么悲惨。

其实在祥子的身上,本身就有着与生俱来的小农意识。祥子来自农村,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尽管他来到城市,努力勤奋,渴望靠自己的双手开始新的生活,可是他身上仍然存在农村习惯和农民意识,在尝试各种工作失败后,最后选择拉洋车。城市的生活并没有改变祥子农民的思维方式,他习惯于个体劳动,目光狭隘,所以他无法看清残酷的现实一直在威胁着他,也无法认识到他所处环境的险恶。祥子和周围的车夫不相往来,彼此之间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他一心只想拼命赚钱,早一天实现自己的理想。对于祥子来说,即使拥有了自己的车,难道就能摆脱欺压过上独立自主地幸福生活了吗?在混乱的社会,如果他自身具备看清周围现实残酷的能力,那么他连人带车被抓的灾难就不会发生;如果他不那么保守,听从方太太的话,把钱存进银行的话,就不会被孙侦探敲诈;追根到底,还是祥子自身狭隘的眼光和保守的思想害了他。因此,祥子的愿望和追求,都是不切实际的,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惨的结局。

除了这些外,祥子的自私也让我为之心痛。小福子“为教弟弟吃饱,她得卖了自己的肉”。祥子深爱小福子,却因为她肩负着养家的责任而离开她;即使在最美好的爱情憧憬中,祥子仍然想“她可以不管二强子,也可以不管两个弟弟,她必须来帮助祥子”。祥子为了买上自己的车,不惜与老弱病残者抢生意,以至于“背后跟着一片骂声”。并且在虎妞撑不住,快要死的时候,当他从小福子那里知道,请医生需要几十块的时候,“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都死吧”。这里所透出的就是祥子的自私,他不愿为虎妞花钱请医生,他不在乎生命的意义。祥子正是因为这些与生俱来的性格,让他最终堕落下去。祥子的心已死,对残酷腐朽的社会不再抱有希望,对自己更是如此,所以就自暴自弃,最终走向沉沦与毁灭。

祥子最初坚持自我,不向命运低头,不愿认同一般洋车夫浑浑噩噩地混日子的生活态度,与其他车夫的不合,都体现了他对人生积极向上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祥子在彻底堕落之前,其个人主义思想虽然包含自私的成分,但他身上最主要的却是个人奋斗、吃苦耐劳,与之相关的是恪守职业道德、讲信用、勤劳、节俭等美好品质。可后来,一系列的致命打击使祥子渐渐从精神上开始认同车夫群体意识。在认可车夫群体意识的过程中,祥子对自我丧失信心,无助的祥子只能以此麻醉自己的精神,沦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直至最后堕落、毁灭。

猜你喜欢
骆驼祥子悲剧
伟大的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河北省卷《骆驼祥子》阅读
从《骆驼祥子》看祥子的多重性悲剧
试谈《骆驼祥子》中两大女性形象
唤醒沉睡在《骆驼祥子》里的写作精灵
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看歌剧《骆驼祥子》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