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电影《入殓师》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2015-05-30 15:42李艳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生死观尊重

摘 要:日本影片《入殓师》于2009年获得了奥斯卡奖,其揭示的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本人结合该片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尝试从地理、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分析日本人生死观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关键词:入殓;生死观;尊重

1.《入殓师》的相关介绍

2009年,日本导演泷田洋二郎的小成本电影《入殓师》(又名《送殓师》)荣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日本国内及亚洲引起很大反响。影片描述一个殡葬工作者在适应新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接触各种各样的死亡思索生命、死亡的故事。叙述平淡细腻又不失深刻,它提示人们在躁动不安、物欲横流的现代生活中放慢脚步,重新思考生与死、爱与宽容。

该片日语原名为《送り人》,直译为“送别者”,在影片里指“(为死者)送行的人”。原文片名带有一种忧伤的美感,很符合其平静陈述的格调。中文译名似乎太过直白,最初甚至让不少观众误以为是恐怖片。影片描述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因乐队解散,放弃了继续演奏大提琴的梦想,带领妻子回到老家谋生。他没有实用技术很难再就业,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被称为“旅行助理”的工作,实际就是入殓师,负责将遗体擦洗、化妆、放入棺木。小林踌躇良久后决定试试。起初,他对这个职业和普通人同样地排斥,但在各种各样的死别中:女装癖男孩、中年妇女、带着满脸唇印离世的老人、澡堂的老板娘……小林渐渐适应并开始领悟到这份工作的价值,也得到了身边亲朋的理解,还借这份工作解开了自小被父亲抛弃的心结。

2.“入殓仪式”表现出对死亡、死者的尊重

影片蕴含着浓厚的东方文化韵味及价值观,可以从多角度解读多种文化元素。笔者最大的感受是该片表现出“对死及死者的尊重”。它以“死”贯穿始终,从一位新手殡葬人员的立场来认识死、思考死,从中折射出日本人对死及死者的尊重,也是对人性尊严的尊重;同时结合小林本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所谓“生”的困惑,引导观众一同来思考“生”:应该如何看待生命、应该如何对待生活。

影片整体节奏平缓、色彩沉静,内容却不沉重,反而略带幽默感。一开场,茫茫雪雾中,主角小林跟社长去给人入殓。两人默默无言,表情严肃,再加上画外音以“我”来陈述,很快就把观众带入一位新手入殓师挣扎的心境中。开篇近八分钟才出现片名,这期间,影片向观众展现入殓仪式的前半部:上香、按摩、擦身,每个步骤都谨慎周全、有条不紊;场面庄重肃穆,镜头充满神圣感和美感,饱含着对死亡本身、死者及其亲属的敬重。紧跟着氛围微变:小林发现这是一个女性癖男孩。社长为化男人妆还是女人妆征询其父母意见,父母一言难尽的表情和母亲忍不住的抱怨又略微冲淡了哀伤,让人不禁有些好笑,但并不妨碍观众感受到父母此时的心情:也许之前为其性取向有过冲突,如今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爱、宽容和悲伤。

接下来开始倒叙,直至80分钟时又重现了开篇这一段,继续将仪式的后半部展现完毕:换衣和化妆。超越了最初的愕然、恐惧和厌恶,此时的小林逐步认识到入殓师的价值,工作上已经独当一面。他遵循其亲友的意愿,为死者化好了女人妆。死者宛如重生的面容让亲属倍感安慰,并帮助他们忘却之前的种种恩怨,重新唤起了对死者的浓浓亲情。

影片总共展现了六次入殓仪式,其中各有侧重地演示了以上这些入殓步骤,观众很容易从这种反复的描述中感受到影片对死者的尊重、对死者尊严的强调。这也正是入殓师这份职业的价值,通过他们严肃诚恳的态度和专业娴熟的手法体现出来,给死者亲友以安慰和感激。影片中的社长五年前把先他而去的爱妻送走后开设了这家公司;公司的文员亲眼目睹了社长的工作现场,受到震撼遂来到这家公司;同样,小林也是在现场看到社长以敬意和温情送死者最后一程,才逐渐接受了这份工作。可以说,这三位从业者正是为了守护死者的尊严才选择坚持这份职业。

同时,影片并未回避普通人对这份职业的恐惧和排斥:小林一开始不敢对妻子说出工作的实质内容、第一次工作后拼命清洗身体的各个部位、妻子要他辞职时说他“脏”、老同学劝他找个“正经”的工作……甚至有的死者亲属也会鄙夷、对他们恶言相向。但正如小林对妻子说的那样:“死怎么了?你也会死,我也会死。”的确,谁都有死的那一天。谁都希望到那时能有人像小林他们这样,将自己擦洗干净,在亲友们的护送下,穿着整洁、精致体面地奔赴那个世界。这是生者的愿望,但在生时无法达成,死后通过入殓师的帮助才能实现。可以说,对死、死者的尊重正是对生、生者尊重的延续。事实上,死者亲友们都是在入殓师工作完毕、看到死者宛如重生的面容时,再一次想起死者在生时的情景,再一次意识到已经失去了这位亲人,从而悲怆不已。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入殓师的价值。

3.日本人生死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说到对死的认识,影片通过在火葬场工作、送走了很多人的老伯说出了至理名言:“死亡其实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这道门),走向下一程”。此处与影片的开头暗合:小林最初从报纸上看到的招聘广告上称这份工作是“旅行的代理”。没错,人生本是一场旅途,死亡同样是另一场旅途的开始。

日本历史学家立川昭二曾历时三年,以“日本人的生死观”为题,前后8次对585名日本人进行过关于“死”的问卷调查。接受调查的对象下至10多岁的学生,上至80多岁的老人。调查的内容与结果表明:60%以上的日本人认为生和死的世界不是完全隔绝的,在某个地方可轮回相通;大多数日本人相信“来世”及灵魂的存在[1]。

日本人如此看待死亡,和日本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的特点不无关系。日本是个岛国,四周环海,没有领土与大陆连接;而且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多地震,地震还经常引发火灾、海啸等灾难。平时地震频繁,尤其是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震灾,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生命、财产及精神上的损害。在这样不安定的自然环境中,日本人自古坚强、忍耐,敬畏自然、敬畏神灵,同时也能比较客观地看待生死。

日本民族历来有“物哀”的审美情结。所谓“物哀”,是指日本国民更爱残月、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隐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进一步增加了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美感正是“物哀美”的精髓。[2]它在赏樱文化和武士道精神中展露无遗。

日本人自古赏樱,17世纪时逐渐发展为全民风气。每年三月中旬后,媒体会持续报道各地樱花开放的消息,人们成群结队地在树下喝酒唱歌,尽情地欣赏美景。樱花的花期极其短暂,从盛开到凋谢一周左右。日本人年复一年地目睹樱花从几朵花的悄然绽放,到一簇簇地热烈盛开,再到枯萎凋零、被风吹落只留下满地花瓣的过程,他们从樱花短暂的美丽中感受到生命的稍纵即逝。这培养了日本人细腻、敏感的民族性格,同时也形成了日本民族独特的生死观:生,要像樱花那样有“生的辉煌”、有价值、有意义;死,要像樱花那样死得壮烈、凄美、有“死的尊严”。他们认为“死的尊严”与“生的辉煌”同样让人崇敬。古代日本人常以樱花自喻,将樱花的“瞬间美”上升到视死亡为人生极致、在生命的瞬间闪耀中得到永恒的高度。因此,借咏唱落花抒发“生死流转”、“世事无常”的古今文学作品不少。同时,也存在很多赞美死亡的内容,如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平静地写道:“死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3]日本著名的文学家川端康成、太宰治、三岛由纪夫、有岛武郎等,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他们的死因与历史的背景、个人的经历相关,但他们在不畏惧死、通过死来达到新生、通过死来封存生命最绚烂阶段这一点上的认识是一致的。各个历史时期日本社会的自杀率都高居不下,每年有三万左右的人自杀,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普通日本人的生死观由此可见一斑。

同样,日本历史上一度推崇的武士道精神敬重死亡、又看淡死亡。日语中有一句谚语专为赞美樱花与武士:“花は桜木、人は武士” ,意思是“樱花是花中之王,武士是人中之王”。武士道精神是日本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曾留学日本的戴季陶在《日本论》中将武士道精神概括为“仇讨”和“切腹”,“仇讨”即报仇、杀人,“切腹”即自杀[4]。在武家社会,为了名誉而牺牲其财产、家人及性命的武士会被奉为道德楷模。武士认为死是真诚的,其他世间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他们为了追求忠义、保全名节,只要需要就会选择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包括剖腹自杀。武士的剖腹行为虽然不可否认是一种血腥的自杀方式,但日本人认为这是尊严、气节的表现,就好像樱花烂漫盛开后又凄美地凋谢,令人肃然起敬、感叹不已。

4.结语

本文尝试结合影片来分析日本人生死观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希望能为理解、解释日本的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提供一种视角。正如日本电影评论家品田雄吉所说:“这是一部描写日本的习俗及日本人情感的电影,该片被世界所认同这件事本身有着深远的意义。”[5]无论在选材上还是情感给予上都纯粹而丰富,揭示出人性的本质在于对自身的尊重和尊严的维护,包括对死亡的尊重和维护。它诠释出一个民族对于人性尊严的理解,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日本人的生死情结。日本文化固然有其岛国文化封闭狭隘的一面,却也正好助其传统得以保存,甚至包括被传播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死亡的解读,对亡者的尊重,繁琐的礼仪,严格的程序……。或许只有日本人才能够拍出《入殓师》这样的电影,也只有日本人才能把死亡描绘得如此唯美又温情。

参考文献:

[1]立川昭二.日本人の死生観[M].東京:筑摩書房,1998.

[2]杨烨 浅谈日本人的生死观 《学理论》2010.16

[3]林少华.挪威的森林[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9

[4]黄庆强.从歌舞伎《忠臣藏》解读日本人生死观《安徽文学》2008.10

[5]朝日新聞[N].2009.02.23(5)

作者简介:李艳(1973.2-),女,汉族,湖南长沙人,就职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国语学院,硕士,副教授,从事日语教学,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日语教育及日本文化。

猜你喜欢
生死观尊重
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现实价值及路径探索*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现状、必要性及方法探析
合作共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