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靖 张学茹
河北中医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200
生死观是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医生是离生死问题最近的群体,因此,对高校医学生进行生死观教育是事关医学生成长、医学类高校人文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年来,国内许多医学院校将生死观教育列入医学生的必修课,把生死观教育视为医学人文培养的重点内容。新形势下,医学院校通过持续开展生死观教育,帮助和引导医学生在求学时期通过生死观教育形成恰当的生死观,促进医学生在未来临床工作中正确面对死亡、积极面对生活、落实职业精神,对医学生未来成长和从业具有重要意义。
生死观教育又称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等。1912年,美国纽约水牛城大学医学院外科医学教授派克医师(Roswell Park MD,1852—1914)首度将“死亡学”概念引入美国[1]。随后,经过发展催生了死亡教育学科,并逐步从大学拓展至中小学和社会教育。国内死亡教育开端于20世纪末,由我国台湾地区传入。近年来,关于生死观教育的议题日渐受到教育领域和学术领域的普遍关注。胡宜安[2]认为死亡教育是针对每个生命的教育,而且应该成为贯穿整个人生的教育,尊重生命,让孩子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赵东方[3]提出:“生死观教育,是通过对生与死的考量,建立起生与死的内在张力,揭示生命的意义,揭示死亡的意义,提升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提升生命和死亡的品质和尊严,从而推动完美人格形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本文中对生死观教育概念的界定为:生死观教育是立足人文性和自然性双重视角对死亡、生命本质等进行多维度的理解,从而引导个体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进而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提升个体的生命品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生死观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内容,也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前提和关键[4]。 生死观教育的兴起,是现代人对生存进行反思的结果,是教育不可回避的内容。以生与死的连接在彼此之间建立内生张力,引领学生理解死亡的本质,使学生通过死亡感受到生命的神圣,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与生命价值观,处理各种人生问题,形成完美人格。
在医学院校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生死观教育,引领其透彻理解死亡的本质,能理性面对病患,承担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死观教育能有效降低医学生死亡焦虑 焦虑本身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情感反应,其并非一种疾病。但是,过度或过弱焦虑则会造成情感性或生理性的疾病。有些人担心死亡的到来,由此产生焦虑,为了能让自己处于安全状态不惜放弃自由与成长,产生心理压抑与心理冲突,出现不正常的现象,无法正视死亡,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些情况发生在医学生身上,会对其走向临床工作岗位造成不良影响。在医学院校中,通过对医学生开展生死观教育,可以引导医学生形成对死亡的正确认知,充分意识到死亡是生命的构成部分,不能任由自己的生命被耗尽。生死观教育的开展,能引导医学生把死亡焦虑调整到合理水平,加深对生与死的领悟。
2.2 生死观教育可以让医学生更加理解死亡,尊重生命 不可否认,医学生和常人相比会更多地面临死亡,甚至会迫不得已把死亡作为临床治疗的无奈结局,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与使命,却忽略了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是所有生命个体都要经历的过程。在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就是让医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质和量,正确认识死亡的本质,真正地做到尊重生命,理解生命,更加牢固树立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让医学生更从容地面对患者及其家属,面对自己的内心,让患者与家属生死两相安。
2.3 生死观教育是提高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安宁疗护日渐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卫计委) 于 2017年提出中国将临终关怀、舒缓医疗、姑息疗法等统称为安宁疗护。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期前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等服务,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安宁疗护实践以临终患者和家属为中心,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医学生未来从事医疗卫生工作,会接触各种各样的病人,更近距离见证人间的生死离别。在医学生求学阶段,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生死观教育,引导医学生探讨生死问题,可以帮助医学生成为具备人文关怀的医疗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医患之间关系,减轻患者死亡恐惧,帮助患者与死亡和解,有尊严地离世,从而提升安宁疗护服务的整体质量。
高校医学生生死观教育事关医学生生命成长,是学校人文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根据目前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主要存在以下2个方面问题。
3.1 囿于传统文化死亡观念,医学生惧谈生死 生死观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生死观念,而这一观念受个体所处的文化影响。例如,儒家学说将生与死相对立,强调了生是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途径,而死则是对生的否定与终结[5]。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并对人们的思想行为带来深刻的影响。儒家生死观的核心思想是重生、轻死。道家亦有道不言寿的通戒,也反映出了道教悦生恶死的思想基础。无论是道教思想、还是儒家思想,时至今日依然对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受传统文化影响,部分医学生仍然对死亡讳莫如深,不敢轻谈。由此可见,在传统文化死亡观念影响下,“死亡”是成为触碰他们敏感神经的字眼。因此,现阶段从医学生生死观教育情况来看,依然有待进一步加强。
3.2 对生死观教育重视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内学术领域以及教育领域对生死观教育研究重视程度的不断建设,医学院校逐步通过课程教学、公开讲座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死观教育。但是,依然有一些学生自残、恶意伤人等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生死观教育依然有待进一步深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生死观教育内容抽象、空泛,缺乏针对性,无法吸引学生的重视,且较少涉及生与死的具体过程、意义及情感体验等问题。第二,现行教育中存在许多空缺,缺乏对学生生死认知现状的充分调研,影响生死观教育的有效性。由于缺乏对生死观教育模式的深度思考、探索和创新,造成许多学生无法理性、成熟的领会生死的真正含义。总之,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亟须进一步加强对生死观教育的重视,并从教育模式、课程内容建设、师资培训项目等多个层面构建起一套科学、完善的生死观教育体系。
医生是离生死问题最近的群体。在新形势下高校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应立足现阶段生死观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开展生死观教育的科学路径,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生死观教育的认知度,引导学生形成恰当的生死观。医学院校开展生死观教育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提高学生对生死观教育的认知度 为引导医学生形成对生死的正确认知,医学院校应着力从引导大学生形成对死亡的深层理解、增强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引导大学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等方面入手,具体如下。
第一,引导医学生真正地认识和理解死亡的意义,正视死亡而非避而不谈。海德格尔指出,只有理性地面对死亡,对死亡的内涵产生深刻理解,才能为自己找到合理的生存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生命之路。从我国当前的教育情况看,医学院校在开展生死观教育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理性开展死亡教育;(2)引领医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死观,使之具备生死智慧,既要敬畏生命,也不能“蔑视”死亡,不做没有意义的牺牲;(3)要积极回应各大媒体介绍的死亡现象,特别是影视作品中的凶杀暴力现象;(4)高校、家庭、社会等都要对大学生自杀与他杀事件予以重视,及时对在校生进行疏导,消除其自杀想法,对其表示足够的重视。要引领医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生与死,生命有无限的内涵,每个人都要面临痛苦、受到苦难,要培养医学生的死亡意识,使之具备承受苦难的能力,鼓励学生在逆境中成长,磨砺其意识,使之感受到生命的艰辛。增强对外界环境压力的抵御能力,积极地追求人生价值。
第二,增强医学生的生命责任感。在培养医学生生命责任意识方面,先要鼓励学生肯定自我,只有能热爱与珍视自己的生命,对自己表示忠诚,才能感悟人生的意义并向着光明的方向前进。如果一个人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则无法对其他人与事负责,更谈不上热爱生命。要让学生意识到所有人都拥有生命权,他们就会尊重世间所有生命,只有这样,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才能坦然面对医生这份职业,正确看待生命,正确面对生命的离去。
第三,引导医学生探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来实施,生命价值也会在体验过程中得以探寻与认识。医学院校通过开设死亡体验课、参观殡仪馆、观看生命教育电影等多种形式,引导医学生从中体验想象不同的人生机遇,形成对疾病、对痛苦、对生死的正确理解,不断对自我予以肯定,努力完善自我,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质量、有底蕴,使自我意义能与人生的社会价值相吻合,探寻到生命真正的意义与价值。
4.2 培养专业师资教育队伍 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生死观教育师资队伍是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生死观教育的重要保障。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充分地说明了教师队伍建设对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在培养专业师资队伍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构建完善的教师队伍培育机制。在教师培养工作中,应当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和死亡教育方面的学术大会,拓展教师的知识视野,逐步提升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通过参加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教学研讨会,使青年教师熟练掌握和运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新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地提升死亡教育的课堂效果。
第二,不断地加强校内外的交流。高校应当积极地从境外、港台地区邀请生死观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有效地增强校内外的合作交流,为本校医学生生死观教育活动开展提供更加专业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第三,提升教师的生死观教育水平。教师要有良好的生命情怀,给医学生讲述医患生命故事,敞开心扉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在观点碰撞的过程中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与感悟生与死,使之产生正确的生命体验,让学生的生命变得愉悦而健康。因此,医学院校应给予生死观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等高度重视,除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学习、进修机会外,应当鼓励教师群体进入医院,带领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死亡教育,提升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为高校生死观教育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4.3 完善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课程 受客观因素的影响,生死观教育在医学类高校的开展并没有从总体上进行规划,生死观教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开展,要重视课程建设,要有合理的教材。回避生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大误区,伴随着医学生生命体验的不断突显,对生死知识充满了渴望,高校理应承担起谈生论死的责任[6]。具体而言:
第一,完善高校医学生生死观教育课程内容。医学院校在学术研究方面保持天然优势,教师不仅要在课题研究中有出彩的表现,也要积极编写教材,探寻生死观教育的规律,找到合理的实践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在生死观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学科渗透。生死观教育在医学生中的开展,需要得到多学科的支持与参与,包括医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等,如果只是把生死观教育当成一门独立的课程,无法实现预设的目标,需要将其渗透到其他学科建设中。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发动,使相关学科教师都能对生死观教育的开展表示关注并积极参与,把更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当成教学活动的有机构成部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使学生能结合所学专业理解生命的内涵。例如,生物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与生命循环、本质等有关的知识;临床医学指导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态度,使学生加深对人体构造的了解;伦理学教师要组织学生围绕器官捐献、基因技术、同性恋等话题组织讨论,使学生能建立正确的生命道德意识。所有教师齐心协力,让生死观教育在高校扎下根并结出硕果。
第二,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优势,创新生死观教育式模,提升医学生生死观教育实效。一方面,医学院校应推进生死观教育主题课程资源库建设,为医学生生死观教育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满足线上教育实践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习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创新线上教育的形式。例如,可以借助直播方式、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线上会议探讨、线上圆桌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增进学生对生死的真正理解。此外,要充分利用线下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并将线下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实现生死观教育内容在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有效传播,不断地创新生死观教育形式,提升生死观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