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远库
【摘要】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立。本文分析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法治教育的三方面意义。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教学;初中生;法制教育
引言
近年来,人们几乎每天都能从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上看到触目惊心
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就学校教育而言,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平台落实法制教育。在诸多途径和平台中,德育课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加强德育建设的主导渠道,理所应当成为法制教育的主要阵地。思想品德课与法律知识联系得最为紧密,法制教育的内容在政治教材中均有一定的体现,因此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价值。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法律知识传授的集中阶段。因此,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法制教育,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立。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然需要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不成熟,如果没有法制的约束,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其各项权利往往容易遭到来各个方面的侵犯。因此,我们政治教师有必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维护其合法权益,保证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青少年如果不懂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观念,就不会评判是非,就不能依法办事,甚至还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而通过法制教育,能使学生懂得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行为规范,养成自觉守纪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使广大青少年成长成为“四有”新人。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越来越高。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更需要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中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巨大的创造性作用,更需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中学生如果缺乏法律知识,是很难得到全面发展的。法律素养是全面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法制教育来帮助中学生形成相应的法律意识,使法律成为中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保护其健康成长,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内在需要
陶行知先生说:“今日旳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的公民就是今日所应养成的学生。” 人不仅是单个的“人”,而且还是社会中的一员,在现代社会中人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居民,更应是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的公民,是国家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在思想品德课上传授法律知识,弘扬法的精神。特别是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民主观念、公民观念和国家主人翁意识。通过课堂上的法制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特别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须具有的素质。通过法制教育,能使学生更好地辨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懂得在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能够从法律角度观察社会现象,自觉地将自己的行为纳入法制的轨道,更好地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养成自觉守法的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从而适应法律生活,使广大中学生健康地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觀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进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将我国稳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党基本的治国方略,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对实现共同理想之途的理性选择。苏教版九年级教材对依法治国作了如下定义: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的实施,需要国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更需要公民树立法治观念,拥有相应的法律意识、法律心理与法律行为。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是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二是全体公民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要求培养和提髙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一方面,公民在提高法律意识的基础上树立法治观念,才能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律规定旳义务;另一方面,公民增强了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意识,才能更有利于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提高依法决策和依法治理的能力。邓小平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律教育要从娃娃幵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中学生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法律意识的强弱,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尺。通过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小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进而增强他们的法律素养,深化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才能为依法治国方略的持续推行,提供人才保障和动力支持。
3结束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也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进程。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将我国稳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党基本的治国方略,凝聚着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对实现共同理想之途的理性选择。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深知我们在普法教育的大环境下所承担的重任,我们期望学生不仅能很好的掌握和运用法律知识,在政治中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而且能树立法治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促进自己的健康全面成长,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教材(全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曹明荣等.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初探[J].文献资料,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