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域下《荷塘月色》形象和主题隐喻研究

2015-05-30 10:12李欣芳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认知隐喻

摘 要:《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与经典。对该文中隐喻的传统研究主要将其视为修辞手段,与明喻、通感等手段并列,探究其在文学作品中传达情感的价值。本文通过认知视域对《荷塘月色》中的形象隐喻和主题隐喻进行解读,将该散文中的隐喻作为基本认知方式之一进行重新诠释,有助于从新的角度理解《荷塘月色》这一经典美文的意象表现方式、作者情感抒发和主题表现手法,以期为其他文学作品的隐喻研究提供参考路径。

关键词:《荷塘月色》;认知;隐喻;形象隐喻;主题隐喻

1.引言

作为现代散文中的名篇,《荷塘月色》文笔优美,景物描写出神入化,宛如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隐喻的广泛使用更使得整篇文章生动活泼,主题传达方式也丰富多彩。自该文问世以来,研究者多受修辞学、文体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手段,对文中诸多隐喻的关注也仅限于其在意境传达中的美学特征和艺术效果的层面之上。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隐喻被看作是一种语言修饰的工具,研究基本上是以修辞为导向的,忽略了隐喻的认知功能。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为隐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带来了新的突破。当代认知语言学已经不再视隐喻为单纯的修辞现象, 而是在本质上把它看作一种认知工具, 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活动。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荷塘月色》中的形象隐喻与主题隐喻,将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重新解读文章的形象表现和主题意蕴。

2.认知视域下文学作品中的隐喻

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和文化现象,“隐喻”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90年代以前,我国对隐喻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辞格对比上,如隐喻与明喻及借代的对比上。Aristotle的“类比理论”,Richards的“相互作用理论”及发展其理论的Black 都没有超越语言自身的范畴,但这些理论和观点揭开了人类对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序幕。80年代初,George Lakoff和Mark Johnson发表了Metaphors We Live by,从此产生了一种和传统观点相驳的理论,即用认知的观点来研究隐喻。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定义为跨域映射(cross-domain mapping),或两个概念域和认知域之间的结构投射,即从喻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以 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及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阐释隐喻的实质, 隐喻即人类通过一个概念域的事体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个概念域事体的方式, 是一种特定的心理映合, 这种映合对人们的日常思维、推理和想象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隐喻具有普遍性,它无处不在,人的思维和认知从根本上说都是隐喻的。隐喻作为主要的语言形象手段是艺术语言的核心。Derrida(1982) 认为哪里有文字, 哪里就有隐喻。隐喻是文学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知视域下理解文学作品中的隐喻,是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手段,通过推理将一个本体概念域(喻源域)的特征映射 (map或者 project)到喻体概念域 (目标域), 从而使喻体概念域(目标域)获得某些相关的特征, 在映射的过程中产生隐喻义。在文学作品中通过隐喻思维,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事物的情感,既能深化文章主题,又能提升文章情感表达。

3.《荷塘月色》中的形象隐喻

文学作品中,常有“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的说法,足以可见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文学作品的形象意蕴通常指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意象,也就是倾注作者感情的景和物。《荷塘月色》一文作为以写景见长的优美散文,其中的意象与情感表达自然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传统的修辞学上,通感一直被认为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技巧。但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发展,通感已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隐喻,是人们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认知模式。通感隐喻结构中的喻源域和目标域在日常逻辑分类系统中属于不同的感官范畴,它们产生的相异性(即语义冲突)就是通感隐喻意义构建的基本条件。通感隐喻可以说是一般隐喻的特例,可以从认知角度进行研究和

分析。

3.1意象隐喻

文学作品中意象是主观的作家的情感与客观的社会生活画面的统一,是形与神的统一。《荷塘月色》一文被誉为“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其中的景物描写除大量明喻以外,意象隐喻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一句中的“寂寞”即是隐喻,概念隐喻中的基础隐喻是指人的寂寞,路作为客体本身并无“寂寞”的感情色彩可言,是作者通过隐晦的表达将自己的情绪赋予“路”这一意象之中,间接地传达当时的心境与情绪。再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几句中,“点缀”、“袅娜”、“羞涩”、“肩并肩”和“凝碧的波痕”等是隐喻词,将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进行认知确认,即赋予源域以目标域的特征或特性。具体来讲,就是使本体“荷”这一意象具备喻体人的特征——“袅娜”、“羞涩”、“肩并肩”等。形象隐喻通常都是通过词汇隐喻来实现的,“隐喻表达在词语中,一个隐喻性的词将与其他在句法和词法上与它构成关系的词发生相互作用”。通过这几个隐喻词与句子其他成分及上下语境联系起来,简练生动的寥寥数语就将荷花的各种美妙姿态和荷叶的盈盈碧波之景描绘得绘声绘色、淋漓尽致,荷之美景尽收眼底。

3.2 通感隐喻

新奇的隐喻能够激发人的灵感,使人愉悦。通感本质上其实就是一种新奇的隐喻。通感又叫移觉或感觉移借,是“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通感可以理解为隐喻的“逆向性”。也就是说,通感作为一种隐喻不是单向的从比较具体、熟悉的源域指向比较抽象、陌生的目标域,文学作品中为了追求特殊效果往往将熟悉的事物比作比较陌生的事物。《荷塘月色》中有极为出名的两处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处是嗅觉到听觉的移位。“清香”本来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以此描写香气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轻淡缥缈的特点,以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完成了从源域到目标域这一映射过程,可见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清香”和“歌声”本无关联,但通过远处歌声的“渺茫”建立起相似性,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荷香清幽淡雅的本质特征,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另一处则是“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将观看“月色”的感受通过映射上升为倾听“名曲”的感官体验,以此来表现月光树影的完美组合,营造一种美轮美奂却又悠扬雅致的氛围,将读者置入对美妙朦胧月色的陶醉之中。

4.《荷塘月色》中的主题隐喻

英国学者Wayne Booth指出:“杰出的文学作品本身即是对生活及其可能形态的隐喻,艺术作品隐喻地表达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理想与批判。” 隐喻具有主观性,可以表达说话人的情感、视角以及认识。结合《荷塘月色》一文的写作时间和当时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背景,从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间部分出现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到结尾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都是对主题的隐晦表达。反映文章主题的隐喻可以从抒情性隐喻和反衬性隐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4.1抒情性隐喻

文学艺术是作家对情感生活的隐喻,艺术家运用隐喻的过程来从事艺术品的创作。文中的景物所构成的优美意象,其实是一个个隐喻和象征。由其组织的诗一样的意境有别于日常生活的心理和象征的世界,那些优美意象背后自然隐含了作者的情感和精神。这些意象组合又成为表达主题的铺垫。《荷塘月色》一文中也多处着墨直接抒发情绪,表达情感。开篇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直抒胸臆,奠定了整篇文章的主题基调。作为一名爱国知识分子,作者“颇不宁静”的心绪背后必然与当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知识分子无力改变社会现状的历史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抒情性隐喻正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射。后文“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和“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两句,对故乡江南的眷恋和思念之情字里行间溢于言表。这些隐喻性的抒情其实就是读文章要懂得的“弦外音,画外意”。

4.2反衬性隐喻

情感性作为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通常是在隐喻、象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反衬表现法是对人们特殊情感的对反性表现形式的隐喻或象征。文中诸如“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是作者对生活中特殊情感的对反性表现形式的隐喻或象征,折射出自己当时的心绪,尤其是后句隐晦地表达出现实生活中被迫的无奈和不满。此外,以“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与“像是画在荷叶上”的“弯弯的杨柳和稀疏的倩影”对比,显现出荷塘空灵恬淡、静谧幽雅的特点。“黑影”与“倩影”的对比发人深思,同时又更能突出景物特点。“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此处外部环境的热闹与个人心绪形成强烈的反差,通过“热闹”更反衬出作者内心无人诉说的苦闷,更加体现出了隐喻所表达的情感冲击力。

5. 结语

不同于将《荷塘月色》一文中的隐喻作为修辞手段,探析其美学效果的传统研究方法,本文从认知角度,尤其是以概念隐喻理论对该散文中的形象隐喻与主题隐喻进行了全新的分析与诠释。隐喻分析中囊括了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探究了形象隐喻的具体体现和情感性隐喻突出主题的作用。本文对重新认识和理解《荷塘月色》中隐喻的表现手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仍有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引起业界对文学作品隐喻研究的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朱自清全集》(第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3]杨志伟,黄波.隐喻的修辞和认知功能分析[J].台声.新视角,2005,07:169-170

[4]谢琴.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谈隐喻翻译[D].天津大学,2009

[5]王军.隐喻映射问题再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报),2011,04:50-55

[6]郭爱萍,郝玫.论明喻和隐喻的认知取舍倾向性[J].外语教学,2009,05:40-42

[7]程世和.《荷塘月色》与中国文人的“江南情结”——读杨朴《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一文之商榷[J]. 学术月刊,2006,01:123-128

[8]高文.浅析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抒情作用[J].大舞台(双月号),2008,01:92-93

[9]赵军,孟昕. 明晰与含蓄之间的艺术——重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J]. 云梦学刊,2011,02:102-105

[10]刘知洪.《荷塘月色》语言特色译文赏析[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44-47

[11]黄洁.文学作品中隐喻的理解及翻译[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05:55-56

[12]杨辰翔.莲花美人,江南幻梦——关于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莲花”的原型联想[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8:164-165

[13]王莹. 论朱自清散文中比喻和通感的艺术效果[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3:197-198

[14]武柏珍,沈荃柳.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翻译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81-85

作者简介:李欣芳,女,汉族,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董会庆,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研究生外语教学、农业科技翻译理论与应用。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认知隐喻
荷塘月色
作品: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荷塘月色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