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5-30 01:53任艳玲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风格文化差异

任艳玲

内容摘要:本文从英语教学实践出发,针对英语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从文化差异、语言风格和文学修辞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对提高英语文学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英语文学 文化差异 语言风格

1.引言

英语文学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外语与文学双重作用。然而,传统英语文学仍然偏重于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这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现代化的需求。目前英语教学领域的普遍共识是应当将英语文学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背景、培养人文关怀精神、形成良好品格等方面。因此,改进教学观念和改善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2.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英语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文化差异对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涵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有目的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同身受,不再受到有限文字描述的约束,可以把读本融入到时代背景中,构建出一个比较完善的文化框架,最终做到既能站在作者的文化角度看待问题,又能正确对待他国文化同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其次,也要加强对英语文学的深层文化的探究,加深文化挖掘的能力。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在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后,都会形成特有的行为模式,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以这种行为和人文为平台,才能够真正品读出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细腻情感,进而从中挖掘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来丰富自己的精神感受,提高精神修养。在跨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寻找到契合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多种文化进行整合,从多种视角出发进行文化的分析,才能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文化移情能力是一种主观意识,只有学生从自己的意识角度出发,自觉地进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才能够从心理层面以及情感层面出发,对本土文化的束缚进行解除,从而实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人和谐相处的目标。

3.重点强调隐喻修辞在英语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隐喻在英语文学中十分常见,许多经典名著中都大量的采用了此种修辞方法,通过隐喻性的语言,一方面可以提高文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枯燥,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文学的力度和厚度,是阅读者感同身受,增强了文学感染力。对于阅读者而言,只有准确把握作者在隐喻背后表达的真实意图,才可能真正的把文章读透。例如:文学名著《简爱》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My hopes were all dead-struck with a subtle doom,such as,one night,fell on all first born land of Egypt. I looked on my cherished wishes,yesterday so blooming and glowing;theystark,chill,livid corpses that could never revive.用景色来“描写”心情,字里行间都萦绕着悲伤和无奈的情绪,让读者深刻了解到时代背景下,主人公的命运多舛,引发读者对当时时代背景的思考,深刻认识到文中映射出来的深意。

4.把握不同的语言风格,与作者产生共鸣

关于语言风格的评价,许多著名作家发表过意见。例如,法国作家Stendhal 说:“我只认可一条规则,即清晰简明,至简则至美。” 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著名作家的认可,如英国作家George Orwell等即是此种观点的拥护者。但是,也有人持反对观点,如,英国作家Luis Steavenson就反对在文学作品中使用“自然的风格”,他主张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应该是“满足最高程度的优雅和给人以想象余地的含蓄”。

其实,语言风格的简练或繁丰、明了或隐晦、平淡或绚烂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只要能同作品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即能够实现提升文学价值的作用。例如,对于新闻报道而言,理应言简意赅,主题突出,以论述事实为主要文体,而对于抒情散文而言,则可能会采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文风丰繁绚烂,让读者充分体会到艺术的美感。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进行英语文学的教学工作时,应从多个角度、多种层面出发,处理好文化差异和不同的语言风格,帮助学生从字里行间品读出这些经典名著的闪光之处,同这些文学巨匠们进行跨越时空的灵魂交流,从而真正提高学生们的文学修养。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文学语言风格文化差异
艺术语言学视角下方言节目分析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英语文学教学中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策略
电视购物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分析
论姜夔词语言的风格及特征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高职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