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现法濡染语文美育的色彩

2015-05-30 01:03孙盛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美育语文

孙盛

内容摘要:用语文的视角实施美育非常适合移用“发现”的机制。我们要引领学生借助语文的魅力,跨越表层审美的低阶段,抵达实质性审美深层,唤醒他们的审美潜能,师生共同提升人生的境界。

关键词:语文 美育 发现法 濡染

发现,是人类对于自我的内省,对外界的主动认识或再创造。人们一旦对固有而习以为常的错误视而不见,进而“习非为是”的知识或专题发起挑战,进行有理有据地辩驳或考证,其所得出的全新的论断,也正是发现这一词儿的应有之义。用语文的视角实施美育非常适合移用“发现”的机制。这是为什么呢?

美育,即美感教育,“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1]但是灌输式地传播美学,既不符合生本课堂的理念,也有违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够有效地实施美育;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教师通过辅助设置适当的教学情境,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地发现美,濡染美。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只有经由他们自身的发现,才能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只有他自身主动建构,才能激活自身的潜能,释放创造力,积极用美学的眼光审视独我心灵和外在世界。因此最佳的美育境界应该是悄无声息地融合在语文教学活动之中而形成的浑然天成的心灵世界。

事实上,语文学科美育确实存在着两种层次:

1.表层给予。即教师以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素养为目标,帮助他们初步具备一定的美学意识,初步具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常识和技能。很显然,如果美育止步于此,那么,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价值就被严重浪费了,学生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修养,也必定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散文,它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是极其丰厚的,涉及图画美、情感美、思想美、言语美、结构美,甚至还有心理学的研究价值等等美学意义。这样的作品,我们止步于表层审美活动,那么就没有真正完成教育目标。

2.深层唤醒。学生只有深度走入文本、作者的内心世界,才会超越表层审美。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告诉他们写了什么,美在哪里,更应该让他们自主地发现美学因子,就像《荷塘月色》一文,便可启发:你初次阅读这篇散文的感受如何?你从文中发现了什么?这种美育就会引领学生从技术层面跨越到艺术层面,从认知层面跨越到建构层面,从接受层面跨越到创造层面,实现实质性的审美目标。也就是说,语文学科的美学趣味和美育精神活动的交融能够创造出无限诗意,使学生领略到生命的美好。

可见,美育是一种唤醒,是自然的发现,是发自内心的心理活动和精神创造。笔者并不排除大学教师作为专家意义的主导价值,甚至有必要开展适当的讲座,积极传播美学欣赏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如果没有建立在学生充分感知的美学体验上,而纯粹地讲授,即使这些信息是多么的丰富,学生也不可能产生深度的美学体验,更谈不上美学创造。对一群根本没有认真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开展一次鸿篇巨制式的专题讲座,学生充其量就会记住一点零碎的知识而已,不可能提出属于自己的见解,充分调动自身审美储备,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看来,我们有必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形成符合语文审美规律的审美体系,探索审美教育机制。18世纪末,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家席勒主张,审美教育应该有自己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并且指出,美育并不只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应该把美育提升到基于人的全方位的教育。这种观点切中了时下对语文美育的狭隘理解,过分强调言语教育,或者偏重人文濡染。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美育的规律,都有走向极端之嫌。

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性质就是言语性,但是,言语形式所承载的信息,我们不可能回避,更不能刻意回避,因为这其中记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民族历史等一切的信息,也正是言语的存在,才使得国人有着同样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尚,更何况言语本身也具有美学意义。如果摈弃了美学的角度单独地将言语形式剥离审美性,那就完全背弃了语文学科的规律,将使语文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发现”一词无疑将开启我们多维度的教育智慧,营造美好的教育境界。我们该怎样具体实际展开呢?

一.培养发现之源:回归本真,占有材料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说辞早已被人说烂。但是这每个人眼中的“哈姆雷特”从哪儿来呢?仅仅是独有的个性、阅历水平所带来的认知吗?这当然不能科学地解释阅读审美的规律。因为只有建立在对审美对象的充分感知、剖析的基础之上,才可能形成独我的审美活动。《莎士比亚戏剧研究》这本教材所呈现给学生的仅仅是已有的审美经验而已,它绝不真正属于学生本身。学生经历了相当程度的研读莎翁原著之后,才有真正的审美话语权。否则所得到的审美体验是伪体验,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美学意义。

大学教育的特点就是相对的独立自由,执教者不妨再多预留足够的时空,让他们恣意驰骋于天然的阅读原野。这一点,美国哈佛大学的教师们教学的方式值得借鉴。比如,导师提出学习任务,开出诸多阅读书籍。这些书籍需要学生付出巨大的心力方能按时阅读完毕,他们必须像饥饿的羊儿一样贪婪地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寻找最佳的草场,咀嚼每一根青草的味道,必须有针对性地做资料的搜集、梳理、提炼的工作,必须形成只能由自己发出的声音。这样学生就占有了丰富的素材,有了与先前从未有过的审美体验。

方兴未艾的翻转课堂的理念正是基于学生的原始认知而开始实施教学的。这种以学定教、反向教学的模式完全基于学生的真正体验。

童话故事《国王和衬衣》讲到:一位国王病倒了,谋士献计说,找到一个幸福的人,把他的衬衣给国王穿上,国王便能痊愈。其实这个幸福之人家里一无所有,连一件衬衣也没有。”[2]中国人会习惯于从这个故事中寻求“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联系,从而得出精神幸福高于物质幸福的结论。但事实上,这种注入式的价值观的审美教育是不负责任的。美国的老师和学生会从穷人幸福的虚伪和不人道、得到国王的衬衣不一定幸福等角度思考构建幸福机制、保障人人享有幸福的大话题来。很显然,这种审美指向了社会制度的构建、普世价值观的推行的道路上。美式重在启发、张扬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的确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发现的广阔天地;中式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在传授、灌输,主张训导、顺从的教育思想,致使学生的思维受阻,得出的结论单一。

可见,回归到认知的本来轨道上来才是真正的审美教育的第一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聚焦特定的审美对象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二.鼓励发现性表达:遵从本心,独立自由

史学家陈寅恪追求“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3],这种立身处世的价值观,也完全体现了他对学术研究的态度。语文美育同样需要这种境界。当学生占据了丰富的材料,审美潜意识在大量被激活的状态下,我们应该倡导遵从本心,独立自由地表达原则。本心即本性,非来自外部世界的横加干涉,是源自内心的重构,“情动于衷,发之于外”,是尊重内心的真实发现、思考,是融合了绘画审美、音乐审美、建筑审美和文学审美等综合的美学思想的体现,是审美技能的物化和外化。一切外界的信息必须经过本心这座神奇地加工厂,产生出打上个性化品牌标签的审美产品。

美式课堂上《国王的衬衫》这个故事所发散出来的价值观,即是一种原生态的审美活动,而不是教师预设的,这样的审美活动才是在一种自觉、自发的自主活动,对于个体才有实质性的意义。哈佛大学的教师展开教学的场所也同样以课堂形式为主,所不同的是,他们搭建了一个充分展示的交流舞台,所有的学生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所有的观点、材料都汇集到课堂上来,于是呈现、辩论、质疑、求证、判断、归结等复杂的思维活动被极大地激活。老师只要先前给予他们合适的审美课题,他们的学生就会在交流环节畅所欲言,生成无限精彩。

值得一提的是,用适当的言语形式命名审美发现,也体现出美学价值,比如有人将自学范畴内的积极阅读命名为“积累生活的表象”和“丰富情感体验”,将阅读中的发现分门别类地命名为“人生的密码”和“幻觉超现实主义手法”等。莫言的作品即被形容为“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就赋予了文学作品很大的美学意义,这本身即是一种审美发现。

总之,表达的过程就是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是最真切、最强烈的审美活动;高效地表达美即是高效地进行语文美育。这是语文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所以,用发现法可以将语文美育濡染上最真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德国)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9-07.

[2]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童话[M].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

[3]王震邦.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1-12.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美育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