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的心理学研究

2015-05-30 13:02:49祝春兰刘伟陈超王婷婷
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理效应

祝春兰 刘伟 陈超 王婷婷

关键词:网络互动 网络心理学 心理效应

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网络互动,是当前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由于互动的内容和动机的不同,使得网络互动成为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产生复杂多元的影响。

1965年,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罗伯茨(L.Roberts)成功地把一台TX-2小型计算机用电话线和声音调制方式连接到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台Q32机器,互联网由此产生了。五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已处处充满了网络:个人电脑、电视机、移动电话等都具备了上网的功能,被称作“第四媒体”的网络新媒体也随之发展起来,电子邮箱、虚拟社区、博客/微博、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网络功能在日常交流、学习、工作和娱乐中得到广泛应用。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同时,以互联网为工具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即网络互动,也成为人们交流和交往的重要方式,在年轻人中尤其如此。根据意大利学者菲奥拉万蒂(G.Fioravanti)和卡萨莱(S.Casale)2012年对257名青少年的调查,96.9%的被调查者使用网络工具与他人交往,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方式是社交服务网站、聊天室和即时通信工具。

与传统的交往互动方式相比,网络互动有着主体可匿名、互动方式灵活多样、表露程度可控制等特点,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有着独特的影响,所以,网络互动也成为1990年代兴起的“互联网心理学”研究之重要内容。

网络互动的主要形式

网络互动具有与现实互动类似的形式,但又因以互联网为工具而有着不同的特点,其中网络利他、网络欺凌、网络交友这几种网络互动形式较为典型。

网络利他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帮助他人、使他人受益,并且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行为。网络互动中的利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网络提供帮助,包括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在线资源共享、社会救助、技术或方法指导等;二是提供社会支持,即通过网络和他人建立友情,使他人获得归属感和情感支持。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各方社会力量通过网络表达爱心,许多网民在论坛上出谋献策、转发寻亲信息和捐助钱物,互不认识的人们通过网络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等,这些都是网络利他的集中表现。

网络互动中的利他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能促进使用者的利他行为,即人们在网上比实际生活中更乐于帮助别人。根据已有研究的观点,原因之一是网络环境为个人的利他行为找到了一个更容易的“出口”,即并非网络使个人产生利他行为,而是网络“放大”了个体原本就有的利他的特点。例如,赖特(M.F.Wright)等人在2011年对493名18-25岁年轻人的问卷调查表明,受调查者在现实中利他行为越多,他们在社交网站、网上聊天等网络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也越多。国内郑显亮等学者也发现,自尊、移情(指对他人情感感受的理解)等个性的和情绪的特点与网络利他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网络上的利他行为实际是个体固有人格特点通过网络的真实表现。另外,网络利他的“无损失”特点也是这一行为较多发生的原因。与现实中的捐献、救助等利他行为需要主体一定物质、体力或精力的付出不同,网络利他的主要形式是提供技术帮助、精神支持以及进行信息和专业咨询等,付出较少且可以足不出户,还能增强行为主体的成就感,获得他人较多的关注或感谢。其在网络上的“人气指数”也会随之上升,所以个体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

网络欺凌 是指在网络互动过程中,故意对他人进行骚扰、威胁、侮辱等伤害的行为,是网络互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表现形式,可能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网络信息、社交网站等来实施,在青少年中尤其普遍。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儿童犯罪研究中心在2005年进行了一项关于青少年安全使用互联网的调查,发现有2%的受调查者经历过网络欺凌。同年,英国的“全国儿童之家”也进行了一项调查,更显示有20%的青少年承认,曾经利用电子设备欺凌他人。相应地,网络互动中被欺凌的人也不在少数。班宁克(R.Bannink)等人分别在2008—2009年和2010—2011年招募了数千名学生参与两次调查,在“过去四周内是否在网络上有过被欺凌行为”的问题上,有5.1%的被调查者做出了肯定的回答。研究者还发现,网络被欺凌者更有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也是被欺凌者。

网络欺凌的具体形式很多,主要有造谣中伤、贬低嘲讽、言语威胁、侮辱谩骂等。它虽然不像现实中的欺凌现象那样包含面对面的对抗和身体伤害,但这一行为能对当事者精神上造成持久的压力,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为探明网络欺凌行为产生的原因,心理学家们对这类行为与其他不良行为的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引发网络欺凌的因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现实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利特威勒(B.Litwiller)等人在2008年对27所公立学校共4693名14-19岁学生(男生53%,女生47%)的调研结果显示,网络环境中的精神欺凌(包括现实生活中的身体欺凌)与物质滥用、暴力行为、不安全的性行为和自杀行为相关。

二是不良的家庭环境。父母的不良行为与孩子的网络欺凌密切相关。洛(S.Low)和埃斯皮莱奇(D.Espelage)在2013年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者让1023名来自美国中西部学校的5—7年级学生完成一份包括网络欺凌问卷和家庭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父母的酒精和毒品依赖程度对孩子的网络欺凌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

三是個人态度和同伴影响。美国学者巴利特(C.Barlett)和金泰尔(D.Gentile)让493名青少年通过网络完成三个问卷,调查他们对网络欺凌行为的态度,如是否赞成“发内容刻薄邮件给罪有应得者可以接受”等。结果显示,个体对网络欺凌越赞成,就越多地表现出网络欺凌行为。另外,研究者还进行了一个纵向研究,让181名受试者完成关于网络欺凌与被欺凌的调查,两个月后再进行一次测试,结果发现网络欺凌具有稳定性,在第一次调查中受到网络欺凌的受试者在第二次调查中更倾向于表现出网络欺凌,表明网络欺凌具有同伴间的“辐射性”。

网络交友 是指通过网络跟原本陌生的他人建立和维持友谊关系。这一交友形式摆脱了现实中交友的空间和地域限制,无限扩大了交友的选择范围,是青少年网络互动中常见的活动。心理学家们主要研究了网络交友动机以及网络交友对网络使用的影响等问题。

陈(J.K.Chen)和瓦尔肯堡(P.Valkenburg)对493名青少年進行调查后发现,个体的网络自我表露和社会补偿动机水平高者,更倾向于使用网络进行交友活动。所谓自我表露,就是将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经历等表露给他人的倾向。在亲密关系的发展和维持上起重要作用。而社会补偿,在这里是指以发展网络人际关系的方式来弥补现实生活中不理想的交往状态。可见,网络交友对个体心理需要的满足有一定正向作用。

但研究也表明,通过网络进行交友有增加“网络成瘾”的风险。前述菲奥拉万蒂和卡萨莱在2012年的研究中还发现,网络成瘾和使用网络进行交友互动的频度之间有很大相关性。同年,斯梅希尔(D.Smahel)等人也得出了类似的研究结果。他们选择“世界互联网调查”中捷克样本(394名12-26岁青少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那些喜欢在线交流、花更多时间在网上和网友进行互动的人,网络成瘾的比例较高。

网络互动的心理效应

网络互动对人们现实中的行为和心理有着怎样的影响?这就是网络互动的心理效应问题。网络互动的心理效应似乎很难用“积极”或“消极”进行概括。而是受个体认知、情感、人格、社会适应等的影响,表现出复杂的特点。研究者对于网络互动的心理效应也有褒贬不一的看法。

就消极心理效应而言,一些研究认为网络互动会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早在1998年,克劳特(P.Kraut)等人对73个家庭的169名受试者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网络交往会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主要表现为网络互动使人减少了社会参与,心理幸福感水平也有所降低,同时还导致孤独感和抑郁感的增加。个体的这种孤独和抑郁有时直接由网络交往的对方对其话题、观点等的消极反馈所引起。

网络互动还会导致个体在现实中的人际距离发生疏远。国内的一些调查发现,个体会因沉湎于网络互动而忽视日常社会交往。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有深度的面对面交往越来越少。比如李薇菡等人比较了每天上网数小时和不上网大学生的“人际感”。发现每天上网数小时者中,11.2%的人“对身边的人和事不感兴趣”,而这一比例在不上网者中只有6.3%。相应地,每天上网数小时者中。“即使与别人在一起也有孤独感”、“从未感到自己与(现实中的)其他人很亲近”的比例分别为5.6%和10.6%,而在不上网者中的比例均为1.6%。

但是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网络互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以网络为工具的交流既方便又便宜,个体在网上可以通过获得亲密的友谊关系而感到愉悦,特别是对于那些在生活中胆小害羞的人来说。网络互动的方式更是补偿了他们现实交往的不足。早在2000年,伊芭拉(M.Ybarra)对1501名10-17岁经常上网的青少年进行访谈,询问他们上网和网络互动的相关情况。结果显示,95%的年轻人表示在过去一年中自己通过网络互动和他人建立了友谊,其中75%的网络友谊被认定为亲密友谊,7%被描述为恋情。不少青少年在网上和比他们年龄大很多的人成了朋友,而且和他们共享快乐的、有趣味的信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害羞的青少年,在网上聊天室中也能比较自如地与他人互动。不像现实生活中那样感到不舒适。

另外,通过网络与相识的人进行互动交流,也能改善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这是因为网络环境能让交往双方比现实中有更多的自我表露,双方之间的讨论也会更为彻底和深入,这样有利于增加人际信任和保持良好通畅的沟通。如基谢列维奇(S.Kisilevich)等人研究了俄罗斯热门社交网络上超过16万用户的自我表露情况,发现社交网站的使用者通过网络互动中的自我表露,很好地维系了人际关系。博伊德(D.Boyd)连续两年使用观察和访谈的方法研究了美国青少年参与某大型社交网站的情况,多数受访者表示,参与网站的社交活动是因为那里有他们的朋友,可以通过网站进行交流互动,并使用个人空间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网络互动:影响心理与行为的“双刃剑”

不可否认,互联网是一种高效的交流互动工具,并且已经运用于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诸多领域。例如,2007年的一项研究曾详述了一组女性I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使用互联网与其他糖尿病人进行交流互动的情况。这些患者通过网络互动共同开发了一系列康复策略,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稳定,提高了幸福感水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后,学生们运用互联网进行即时互动,都有助于提高学习的外部动机。

但是网络互动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可忽视。除前述的研究结果外,新加坡学者在2010年的一个实验也生动地证明了这类影响。研究者给36名16-24岁平时吸烟的年轻人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他们每天用30分钟的时间和隔壁房间的一些人(由实验者事先安排)通过网络视频聊天的方式一起听6首流行歌曲,并在听完每一首歌曲后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聊天的双方吃零食、喝饮料和吸烟。结果发现,若是被有意安排的聊天伙伴在实验期间吸烟严重,那么受试者吸烟也较多,否则吸烟较少。卡普兰(S.Caplan)在2005年曾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251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根据调查结果,这些学生的网络互动行为与强迫性使用互联网(即网络成瘾)的程度密切相关,并且进而引发逃课、逃避参与社会活动等不良行为。

可见,网络互动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并不是单一方向的,而是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点,是一把“双刃剑”。要想充分发挥网络互动交流的正向影响,避免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侵害,就要掌握这种“双刃剑”作用的机制和规律。国内外的研究者们都认为。网络互动表现出何种效应,取决于一系列外部的和主体本身的因素。例如,“信息搜寻”类的网络互动,即以浏览新闻、获取学习资料、查询生活信息等为目的的网络互动,以及旨在拓展知识、获得技能的“工具-信息获取”动机的网络互动,对大学生学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休闲娱乐类的网络互动,还有抱着缓解压力、获得和维持友情等情感目的的“社会-情感调节”动机的网络互动,则不利于学业,同时对心理健康也有负面的影响。根据这类研究结果,从动机和内容两方面正确引导青少年的网络互动行为。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心理效应
浅谈心理效应在教学管理中的巧用
从心理效应谈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0:53:37
让政治课紧扣“心”弦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化解作文教学窘境
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心理效应的再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16期)2016-07-11 10:43:56
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心理效应的探索
浅析色彩在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7期)2016-05-10 12:56:58
善用心理效应提升高职生就业力
考试周刊(2016年14期)2016-03-25 03:54:42
表扬、鼓励激发学生奋进
中国市场(2016年5期)2016-03-07 13: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