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放在工作的首位。”这一指导思想是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它说明了生存、健康、安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我认为,幼儿园安全工作重点不在于教师如何更好地去关注幼儿的安全,而在于培养幼儿本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关键词:幼儿;安全;自我保护
近几年,关于幼儿校园安全的问题在网络上已经屡见不鲜,如,幼儿在园内溺水身亡、幼儿掉入学校食堂沸水锅中、幼儿在学校摔伤等,出现这些安全问题的原因总是令人匪夷所思。幼儿园将幼儿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理所当然,但是孩子在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之下,依然不断地发生各种各样的危险,甚至有孩子因吃馒头窒息而亡。那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是我们的幼儿园的安全工作还做得不够吗?
不,不是。在我看来,当前大部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到位。在幼儿园里,孩子户外运动,教师担心摔伤;孩子戏水,教师担心溺水;孩子游戏,教师担心磕伤;孩子喝水,教师担心烫伤。幼儿园的教师一直处于一种惊惧的状态,她们饱受来自园长和家长等各方面的关注幼儿安全的压力,由此更加注意安全问题。这样,最终使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被关进笼子里的小鸟、被养育在温室里面的花朵,一旦小鸟被放出来,一旦花朵被拿出温室,他们将遭受“暴风雨”的侵袭,发生各种危险。
曾经有这样一个画面让我印象深刻。在瑞士的幼儿园,孩子们在森林里面游戏和玩耍,有教师在旁边拿着斧头砍柴,孩子们帮忙将木头放到教师的斧头下面,将教师砍好的木块依次搬到一边摆放整齐;另外一边,教师用刚刚砍好的木头烧着正在煮午餐,坐在旁边的孩子每人拿着一把锋利的小刀削着树枝,不知道是不是用来做午餐的筷子。看到这里,可能有很有人要惊叫:“斧头?”“小刀?”“烧火”这些怎么能出现在孩子身边,孩子受伤怎么办?但是,老师们、家长们,瑞士的幼儿园老师难道就不知道这些东西存在安全隐患吗?她们就不关注孩子的安全吗?当然不是!她们不是不关注幼儿的安全,而是她们擅于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习惯于在生活中教授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我认为,当前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们关在幼儿园和家里像保姆一样照顾他们,而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抓住安全教育契机,注重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渗透。
随机教育是指对教育过程或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可预料的事,给予科学正确的解答并能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把握一次有意义的随机事件,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实施教育的良好机会。虽然这种机会的出现常常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不经常能碰到,但只要教师善于捕捉,给予幼儿正确及时的引导,或许可以收获比其他教育方式更好的效果。如,幼儿在进入食堂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幼儿注意远离危险物品,如菜刀、热水等。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安全教育的质量。
日常活动中的集体教育是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我们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并根据计划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大班针对以防火、防电、防地震自救为主的教育内容,开展了“着火了怎么办”“哪些东西不能玩”等谈话活动。为了使幼儿将获得的感性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间接经验转变为直接经验,教师也可以开展一些灾难演习,在真实情境中的演练可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而对于中、小班的幼儿,可以情境游戏教学为主。
第三,家园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共促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家和校园是幼儿生长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因此,要想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应与家长合力,给幼儿创造好的成长环境。教师与家长应经常就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沟通,形成一致的教育策略,并共同参与,共同引导。如,教师在校园给幼儿介绍了一些自救方法,家长可同时在家里人为地创设一些环境,让幼儿充分利用在学校学到的自救方法来进行自救。如,一个人在家时,突然停电,应保持镇静,不乱跑乱喊;在大街上商店里与家人失散了,可找商店的叔叔阿姨或警察帮忙。
总之,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幼儿园安全工作中至关重要。一个永远处于他人保护之中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孩子,只有自己能保护自己的孩子才会获取真正的安全、自由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童 萍.幼儿安全自护教育的途经和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03).
[2]王秀华.对幼儿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作者单位: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