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语文课堂上出“语文味”

2015-05-30 10:28林亦颖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字词教学比较阅读专题研究

林亦颖

【摘要】语文课堂要上出“语文味”,教师要引导学生涵咏品味教材的字词、句子、谋篇结构、情感价值等方面。“语文味”的课堂,既是书声琅琅的,又有援疑问难的深层探究,让学生形成专题研究,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语文味 专题研究 字词教学 比较阅读

从教十多年,从备课到听课,到上课,到磨课,再到上课,教材教法逐渐熟练于心,沿袭着三维授课目标的思路,力求在课堂上既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互动学习,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以触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样课复一课,日复一日,固定的模式让我得意于自己驾驭了课堂,也渐渐感到疲倦,开始问自己,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否少了些什么?

与其他学科相同,语文课堂也要让学生收获,增长知识,形成能力。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应该是语文课堂独有的“语文味”,语文课堂应该有自己学科个性化的东西。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尤··克·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方式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取决于教学的三个因素:教师的个性品质、特定的教学内容、特定的教学对象。①每学期开学分发课本时,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首先对语文课本感兴趣,因为语文课本里有故事。抓住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点,但又不局限于初级趣味,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本应该是教师课堂构成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语文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多角度诸方面地思考探究应该是课堂的首要任务。因为学生是个性化的,教师不应该以单一整齐的概念去取代学生独立的思考,而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教材进行多角度的解读,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有“语文味”的,才能培养出不同层面的专业人才。

要让课堂有“语文味”,教师要用好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优秀的篇目,这些篇目的字词、句子、谋篇结构、情感价值等方面都值得涵咏品味,这些涵咏品味实际上就是在教学中展现“语文味”的过程。课堂的“语文味”还应该体现在课堂的形式上,既是书声琅琅的,又有援疑问难的深层探究等等。

首先,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可以从教材的字词开始。

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后都附有“读一读 写一写”的字词,这些字词出自课文,属于让学生识记的词语。新的《课程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这已经明确学生掌握字词的数量。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纯粹的注音,解释词义是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的。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例如学生容易混淆的“即使”和“既然”,可以从“即”和“既”的象形意义展开区别,“即”字是会意字,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本义指走近去吃东西。而“既”字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像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指吃罢,吃过。通过对汉字会意意义的讲解,学生对于这两个易混淆的字有了较深的印象,在文言文中遇到“即更刮目相待”和“既出,得其船”也就能从根本上进行区分辨别。又如《岳阳楼记》中“沙鸥翔集”的“集”字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栖息”的意思,这与今义“集中,集合”有较大的区别。但学生如果分析“集”字的古字写作“雧”,上面的偏旁代表鸟类聚集,就容易引申出“栖息”的意思,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语。通过这样的字词引导教学,字词教学变得有趣有味,也引领学生对日常用字的再审视认识,激发学生对于汉字研究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研究清晰的线索。

其次,“语文味”的课堂可以书声琅琅,显现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语文学科是以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传授道理、提高素养为主要任务的。而学习语言,朗读便是主要的训练形式。”②古人说“观千剑而后晓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没有适当的语言功底是谈不上欣赏的,底蕴足了才足以发现美,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童庆炳说“注重在背诵中感悟把握文章,培养语感,学会‘知音式的鉴赏。背诵的篇章也许学生不能立刻完全理解,但这没有关系,学生是会长大的,在这个成长变化的过程中,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领悟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对于储备在自己头脑中的诗篇和文章,会逐渐地用他的生命来领悟,开始可能是较低的三级领悟,然后是二级领悟,最终是最高的具有创造性的领悟。” ③所以有些篇目可以舍弃课堂讲解,组织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比赛,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为鉴赏打下基础。

第三,“语文味”的课堂可以着眼于文章的比较阅读,通过比较,感受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倾向,适时适机地拓展课堂的深度和容量。

例如《杨修之死》可以与《隆中对》联系起来进行比较阅读,比较杨修和诸葛亮的智慧,提出疑问:为什么两人都智谋过人,但唯有诸葛亮为世人称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比较两人展现智谋的事件性质,可以得出结论:诸葛亮的智谋着眼于国家局势,心忧天下,忠君爱国为人称道;杨修的智慧集中于日常琐事,围绕曹氏集团运筹谋划,因清楚阴谋而恃才放旷。两人的高下清晰可见,教师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查询资料分析影响形成诸葛亮和杨修不同性格的环境因素等等。《出师表》也可以与《隆中对》对比阅读,以诸葛亮在隆中即能洞察天下局势的智慧、对天下三分的预见,为什么坚持在不利条件下多次北伐?他难道不能预见北伐的失败?他北伐屡败屡战的精神动力何在?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感知诸葛亮智慧的同时,也能认识到诸葛亮性格中知恩图报忠于刘氏父子的另一面。这些对人物的感知是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的,学生可以形成课题专题研究,这就拓展了课堂的深度。程红兵说“语文教育要真正完成自己的目的,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培养人,塑造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感,即以人自身为目的而非仅仅是手段,使人成其为人,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必须发展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人格发展是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其真正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然。” ④让学生在课文中学习伟人容易流于形式,学生通过伟人专题研究进而发展学生人格是一条可行之路。研究李白,明白了如何在逆境中旷达洒脱;研究陶渊明,知道了如何在自然中放飞心灵;研究杜甫,明白了人可以在困窘中心系家国;研究诸葛亮,知道了人可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第四,“语文味”的课堂上要充斥着援疑问难的声音。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⑤学贵有疑,疑问是对文章

的深入研究和深入探讨,在辨析中培养创新意识和思辨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必须营造宽松自由的辩论氛围,通过有价值的小问题启迪学生思考。同时在学生“钻牛角尖”时要引导学生回到有价值的“主流”场合来,决不能“信马由缰”,“放任自流”。例如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疑问让学生细读课文:除了得出“分解困难来战胜困难”的结论,课文中叙述的故事还隐含哪些决定成功的因素?课文中隐含的因素还包括克服软弱自卑心理,接受合理建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整合信息,专题来论述。八年级上册课文《生物入侵者》中,作者为“生物入侵者”下了这样的定义“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这个定义下得不够准确。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后来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比如,原产于西域的黄瓜,在西汉时引种到中国后,并未见其对某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并没有给人类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反倒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增加了可食菜肴的品种。像黄瓜这样的“移民”,生活中可谓多多。如西红柿、胡萝卜等这样带有“西”、“胡”字眼的植物,或是由国外引进,或是由少数民族地区引种。它们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改变,是有益的。这样的揣摩质疑解读,对于锻炼学生思维,提升思辨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又如上《与朱元思书》,教师引导学生在平常中寻找问题:“风烟俱尽,天山共色”烟可尽,风如何尽?这里的“风”是否有其他意思?“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随意与“自富阳至桐庐”的路线确定是否矛盾?这些问题与作者的谋篇构局立意都是有联系的,通过问题的深入探讨,去最大程度地接近作者的心灵。

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在固定的时间内不可能将语文所有的知识点一一展现。但一节语文课应该允许在固定的时间拓展深度和广度,让不同的学生研究不同的方向,各有收获,这样的课堂是受学生欢迎的。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的刘勇老师说:“敢于舍弃,敢于放下,就是解放学生的手脚,释放他们的心灵……学生在课堂上找到了自我,主动探究,合作,获取知识,这才会真正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才是真正的学习的回归。” ⑥

【参考文献】:

[1]尤·克·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2]王献花《论语文教学中注重朗读的重要性》(《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第6期)

[3]童庆炳《漫谈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中学语文教学》2008.2)

[4]程红兵《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

[5]周琴花 《质疑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师道· 教研》2009年第8·9期)

[6]刘勇《例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字词教学比较阅读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古代地中海文明
《孙武专题研究》
谈比较阅读内容的专题化
“万丈高楼”由此始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原点之妙 终点之效
立体化字词教学初探
The Collaborative Cross mouse genetic reference population designed for dissecting complex traits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