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动中思

2015-05-30 09:40艾菁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0期
关键词:学具素质教育儿童

艾菁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给予学生结论不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即“授人以鱼”;素质教育恰好相反,它就是要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把学生请进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会学习的方法,即“授人以渔”. 如何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主动介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 抓住这个重点,分解这个难点,是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引进学具,变革数学课堂结构也就成了突破“关键”的必然选择.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强烈呼声. 数学课堂存不存在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存在. 既然如此,冲破旧有模式的禁锢,走一条“重质轻负”的路就刻不容缓了.

一、数学概念物化a

即使是“1、2、3、4”这样的简单数字,对于儿童来说也是抽象的概念,“加”、“减”等这样的概念就更不用说了. 在学具使用课上,教师把这些抽象的概念首先具体化为一样样学具,例如彩色小棒、算珠等,而“加”、“减”等概念则具体化为“拿来”、“拿走”等操作行为. 这个“物化”过程遵循着严格的数量关系和科学原理,但又直观活泼,学生极易接受,学得快,记得牢.

“物化”的过程近似于儿童的手工游戏,有时伴随着教师提供的发散思维机会,儿童的确是在“玩”. 与普通的玩不一样的是,他们也在玩中学,学到了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二、学具使用

学具使用是本模式的中心环节.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使用学具,逐步明白小棒、计数器、小动物图片与数字之间的关系. 儿童习惯于直觉思维,而学具的使用使学生眼、耳、手、脑充分参与了学习,也充分发挥了视觉、听觉、触觉的功能,使学习速度加快,效率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儿童介入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懂得了什么是“加”,什么是“减”,“为什么要加”、“要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素质教育所期望的,也是旧有教育模式不能办到的.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由于好动,手上总喜欢玩点什么. 学具的使用,满足了儿童这一要求,继之而来的就是在“玩”中“学”,在“动”中“思”了.

三、抽 象

毕竟是数学课,毕竟是最后还要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算理. 但是,此时的抽象是建立在牢固的实践基础之上的,学生不会感到茫然. 抽象过程是把计数实物或操作过程符号化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跃迁的过程. 由于这个“跃迁”紧连着学具及使用,而且,一遇到困难随时可以回到学具上去. 所以,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教学过程的程度大,课堂教学民主,气氛和谐. 全体学生(包括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都与老师一起活动,一起玩,一起想,学生的人格得到了提升.

在传统教学模式里,学生练习后的反馈靠学生举不举手或口答“对”或“不对”来解决. 由于一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多,教师往往分不清谁举手谁没举手,谁口答了谁没答,谁做的对或不对,教师很难掌握. 当使用了学具中的“反馈牌”后,上述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学生举起反馈牌,即使教师看不清牌上的“?菁”与“?菖”,仅依据牌上的颜色就可以迅速收到学生反馈的信息. 更有趣的是,在旧有模式里那种学生举不举手、东张西望、相互干扰,相互攀比的现象被排除了,有效地提高了反馈信息的信度,培养了学生的诚实品格.

四、学生思维发散

这个“思维发散”是广义的,包括学生即得知识的迁移和对未知领域的想象. 在儿童眼里的客观世界并非完全与成人相同,他们的童真童趣与学具使用的结合,使思维易于发散. 而这种发散是创造性思维的启蒙. 学生不仅使所学知识与未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且对学具本身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改造构想. 后者是传统教学模式永远难办到的.

“玩”与“动”,是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又一特色. 玩,是少儿的天性. 教师不让他玩,他会偷着玩,偷着玩就会贻误学习. 但是,如果教师引导他们按一定的形式玩,并在玩中学习,则他们就主动拉近了与教师的距离,“亲其师而信其道”,学数学就带上了感情. 学具使用课的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玩学具,在玩中把学生的注意力渐渐凝聚起来,集中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上去,玩就玩出了名堂,玩就玩出了效率. “玩”学具,要引导学生表演,要引导学生表述. 这是一种“压力”. 任何人都想有一方展示自己的舞台,儿童也不例外. 在“压力”的作用下,儿童对学具的使用会格外用心,于是,由使用不熟练到熟练,再到运用自如,最后出现创造性的“玩”.

“动”,也是儿童的天性. 在课堂教学中不让学生动是不可能的. 不让他们动,就会束缚他们,就会扼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就难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人格. 学具的使用,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动”. 在本模式的第二和第四环节,学生都在积极地动手,同桌之间相互商量,使“动”的质量迅速得到提高. 其实,“动”,按照心理学原理,学习中行为的投入,符合儿童的性格特点.

总之,人的学习可以通过各种感官进行,由眼、耳、鼻、舌、身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学习. 学具的引入使学生发挥了多种器官的参与学习功能,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学习速度加快,效果增强. 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学生中约有11%左右的人是触觉学习者,如果不让这些人动手实践,只让他们看与听,他们的学习效果往往不好. 联系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实,不让学生动手实践,那11%的学生不是很容易掉队吗?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老师讲,学生听,那些学有困难的,最后被淘汰出局的是不是这11%的学生?果真如此,学具有其使用意义就非同寻常;构建学具使用课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了.

猜你喜欢
学具素质教育儿童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留守儿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六一儿童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小学数学学具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创新应用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