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探究

2015-05-30 07:25李卫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0期
关键词:动态教材数学

李卫华

随着“新课改”时代的到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已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百花齐放的教学模式中寻求全面兼顾,在此背景下动态生成的互动教学应运而生. 课堂教学避免生硬的包办,不再亦步亦趋地跟从于教师预设,能随时应付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建构数学知识. 但在互动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体现课堂的民主和开放,刻意而为之,由于不能应付复杂多变的课堂,显得力不从心,导致课堂出现失控现象. 那么如何实现高效的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动态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突出问题

1. 教学目标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强.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也是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内容的依据,由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流于形式,照搬教参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不具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的设计重知识轻发展,教师只是考虑如何去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 教学设计过于程式化,缺乏弹性与空间. 部分教师照搬现成的教案,或直接从网上下载直接抄袭了事,或全凭自己的经验行事,随意写写,不能按照学情来优化教法.

3. 教学方式单一,仍以讲授式为主. 虽然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受到教师的青睐,但部分教师只有在公开课上才采用,常态课仍以讲授的方式为主,课堂缺乏师生的对话,显得枯燥乏味,毫无生机可言.

4. 师生对话方式单一,互动质量低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形式单一,以师问生答为主,所提出的问题多以记忆性和陈述性知识为主,而较少涉及推理性和创造性知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 学生的交往能力不足、合作意识淡薄影响了课堂的动态生成. 教学过程是师生和生生之间情感交流、分享经验、质疑争辩、共识共进的过程,在互运交往中不断创造,促进生成资源的产生. 但由于部分学生交往能力不足,对新鲜事物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影响了课堂的动态生成.

二、构建有效的动态生成数学课堂的有效策略

1. 教师——提高自身素养,营造和谐氛围,善用教学机智 (1)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增强生成的课堂离不开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宽厚的文化底蕴,因而教师要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养成丰富的文化底蕴,以渊博的知识、自然的教态、风趣的谈吐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要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以信任为基础,能彼此打开心扉,获得知识的分享和精神的交流.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以形成科学的学习策略.

(3)创设课堂情境,激发求知兴趣. 教师不能孤立地讲解知识,将结论直接抛给学生了事,而要从生活中挖掘素材,通过创设情境拉近教材与文本的距离,为旧知与新知、生活之间建立联系的纽带,让学生有所想、有所悟、有所感,才能表达自己的见解,产生智慧的碰撞. 如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教者设计情境如下:同学们,请看太阳慢慢升起的模拟动画,思考:

问题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呢?分类标准又是什么?

问题2:(观看动画演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有何关系?如何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大小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与之前学过的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何联系?

(4)善用教学机智,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不能很快回答问题时,教师往往急于用暗示性的语言将学生引导到自己的思路上来,向标准答案靠拢. 而在互动生成教学中,无论是正常的思路,还是个别人的“怪论”,都要引起教师的重视,不沿袭惯性的思维,才能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

(5)重视学生的操作体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在探索中自主建构知识,获得感知、认识的自我体验.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设计、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历发现数学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中,教者设计情境如下:

① 将一长方形纸片对折并沿虚线剪下,再将其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② 上述过程得到的三角形有何特点?

③ 除了剪纸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2. 学生——夯实基础,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1)外累积知识,内夯实基础,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 只有“厚积”方能“薄发”,灵感的迸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 没有知识的积累,再好的创见也会被我们所忽视. 知识只有被消化之后,才能转化成自己的认识,然后外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铭刻于记忆深处,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随时随地会被激发.

(2)提高自身交往能力. 自我效能有利于让学生产生抗压能力,增强自信心,学生的自我效能越高,成绩会越好. 教师要在小组合作中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让他们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增强自信,不再自卑,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部分学生在家庭中备受宠爱,自私、狭隘,不善于与人合作,往往在合作中“找茬”. 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他们勇挑重担,在合作竞争中奋力向前.

3. 媒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

(1)科学地使用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师不能囿于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拓展,以丰富学生认知结构,建立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 教师要摒弃“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学的方法,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为学生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自主选择教学内容,选用个别化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互动.

总之,我们初中数学教师不能照搬教案,局限于课堂的预设,要时刻关注课堂,引导学生在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中建构数学知识,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动态教材数学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动态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