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30 07:25:38余爽爽
俪人·教师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支架理论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而支架理论对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支架理论的内涵,并论述了如何把这一理论英语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关键词】支架理论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最近发展区域

一、支架理论

支架理论是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Jerome Bruner)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理论中的“支架”类似与建工程时临时搭建的脚手架。在教学中,它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时,教师像给建筑工人搭建脚手架似的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等到学生慢慢掌握新知后,老师逐渐撤出。

而支架式教学要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实行。“最近发展区域”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这个区域指的是儿童能独立完成任务的水平(也就是“现有水平”)和儿童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完成任务的水平(也就是“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维果斯基还指出,教育要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展开。因为如果教师教授的知识太难,学生无法理解所学知识。而如果教授的知识是儿童已经掌握的知识,那么这种教育也是一种浪费时间。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常说:“跳一跳,摘果子”,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思想。

支架式教学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搭建支架。教师要依据本节课的主题,创建问题情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搭建的支架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发展水平。2.进入情景。老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3.独立探索。在探索刚开始时,教师要引导、帮助学生去探索。然后逐渐推出。4.协助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写作完成对知识的意义构建。5.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小组对成员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

二、大学英语写作现状

在英语的四项技能中,写作一直是学生们的弱项,大学生们也不例外。在四、六级考试中,写作往往得分最低。事实上,学生们的文章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中国式英语,语法问题,结构混乱,内容贫乏,等等。而且,学生往往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和信心。写文章时就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或者完全放弃英语写作这项技能。

三、支架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的应用

写作不仅仅是写作者个认知行为,而且具有社会性和合作性,因而教师要为作为写作者的学生提供写作的真实情景,以及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而支架理论可以提供给写作者构建情景和合作的机会,最终促进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支架理论指导的英语写作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搭建支架。

这是支架式教学的第一个步骤。在搭建脚手架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英语写作水平,理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然后,教师要为学生分组,并讲解本节课有关的写作知识和写作策略。

2.进入情景

教师可通过各种方法将学生引入写作主题。比如,播放歌曲、视频,用实物、表演、图片等各种方法。教师还可以用“头脑风暴”的方法来进行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本次作文要讨论的话题,学生们尽可能多的挖掘出针对这个话题他们可以想出的单词和词组。此外,在记叙文的写作任务之前教师还可以用故事接龙的方式来导入。比如,老师选定一个话题,和故事的第一句。学生们一人一句,最终把这个故事推向高潮。

3. 独立探索

学生们通过独立的思考来列出文章的提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这个步骤的参与者,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提纲。这个过程要遵循渐进性原则。最初教师的引导和帮助要多一些,后来慢慢的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要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独立的列出文章的提纲。

4. 协助学习

学生们在列出提纲之后对将要完成的文章已经构建了大致的框架。然后学生们分组来进行讨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启发,改进自己对将要完成的文章的想法和思路,为写第一稿打下基础。

5. 写初稿

在写作之前和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相关的写作知识和技巧来给他们提供帮助。比如,交给学生如何写主题句,如何写开头、结尾等。

6. 同伴反馈

一稿完成以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同伴反馈。教师要事先给学生提供培训,告诉学生同伴反馈的重要性,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同伴反馈,给学生提供同伴反馈的标准等材料等等。在同伴反馈进行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引导和帮助。

7. 定稿

学生根据同伴反馈来修改自己的文章,最终定稿。

8. 效果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定稿给予教师反馈。在教师反馈中,教师要针对文章的形式(语法,拼写)和内容(结构,意义)都给予反馈。而且在给学生的评语中,要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因为根据williams(2007)的研究,学生们最容易记住的是正面的评价。然后,教师要提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此外,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交流对解决学生们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必要的。

四、结语

总之,支架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写作学习能够给学生们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从而拓宽他们的写作思路,促进他们的写作技巧提高。同时,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增强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提供的“支架”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Bruce, A. M.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the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 [M]. Califormia: Corwin Press, 1998.

[2] Williams, J. Teaching Writing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M]. Beijing: World Book Inc, 2007.

[3] 崔刚, 罗立胜. 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4] 鲁志华. 巧用激励性评语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英语教师,2010(10): 63-64.

[5] 吴锦,张在新. 英语写作教学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213-218.

作者简介:余爽爽 女 1981.7 河南南阳 汉 讲师 硕士 学科教学(英语)

猜你喜欢
支架理论
应用型高校网络多模态及支架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教学研究(2016年4期)2017-02-28 09:48:52
支架理论在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例研究
基于支架教学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
用“支架理论”优化英语阅读教学
支架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运用支架理论指导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1期)2016-03-11 10:09:15
支架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怎样有效实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
探究支架式教学模式走进初中英语课堂
精心搭建支架,优化中学易错、易混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