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5-30 07:25掌于前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0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小学生数学

掌于前

【摘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学习的人. 可见,如何让学生主动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如果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就会显著加强,远非注入式教学所能相比.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名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把书本知识转变为自己的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多措并举,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 ”这说明,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而课堂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参与意识的重要场所. 因此教师应牢牢占领这块阵地,想方设法使课堂激情四射、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因此,激发自学兴趣十分重要.

二、提高认识,培养学生自学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人本主义教学观则认为:每名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 因此,教师应借助各种途径和手段,诸如介绍古今中外杰出人物自学成才的事迹等来感化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磨砺学生自主学习意志,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教育,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立足于未来竞争社会的需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质疑问难、敢说敢议,为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打下基础.

三、联系实际,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一个人能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方法的多少及是否科学. 同样,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更离不开学习方法,良好的自主学习方法必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所以,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也就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因此,在初学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四、强化合作,增强学生自学效果

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着力做到:首先努力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 其次是养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 根据班级情况,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最后是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懂得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更有效”. 对合作学习阶段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五、优化评价,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学习评价具有导向、反馈、矫正、激励、评判等功能,正确的学习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评价观念,依据课标理念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努力做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内容具体化、评价形式多样化. 自主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评价的全面性、适应性和创造性.

1. 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的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教学;其次,评价应及时准确,褒贬有度. 对学生的创见,大力表扬;对学生的异见,充分理解;对学生的误见,宽容引导. 切不可采用如“对”或“错了!”或冷嘲热讽等“劣性”评价来“摧残学生的感情、诚实和自信,挫伤学生的自尊. ”

2. 注重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进行自我调控的过程. 开展自我评价,能使学生从多向信息交流中开拓思路,自我调控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学习习惯,进而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项长期而反复的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灵活地选择适当的教学与评价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克服学生的盲目自信,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指导与点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小学生数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