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斌 孙学雁
摘要:针对实习基地数量、现有实习环境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及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较短,指导教师实践能力欠缺问题,提出建立校内校企生产实习基地,建设校内校企联合实践教师指导队伍,建立校内虚拟辅助生产实习平台,以校内仿真实习,开展多种形式并存的生产实习新模式,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上述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校企联合,生产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改革,生产实习,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a)-000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需要建设一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我校机械工程学院一直注重求创新、求特色、求实效。肩负共和国老重工业振兴 使命以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学院目前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物流工程、体育装备工程六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的特色是侧重于机械设计及加工方向,培养的是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生产实习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际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创新目标、创新技能及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1,2]。然而在这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实习基地数量、现有实习环境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及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较短,指导教师实践能力欠缺问题。
1 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1.1 实习基地数量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生产实习的要求
随着近些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实习学生数量大幅增加,相对有限的实习单位需要接纳的实习学生愈来愈多,企业生产实习的压力不断增大[3]。如我校机械专业由原来的六个班扩大到八个班学生增加了30%。同时, 许多国有企业从生产、管理、安全等各种因素出发,对接纳大规模学生生产实习态度非常不积极,只能靠学院领导和教师与企业的关系勉强联系到实习单位,使落实实习单位变得非常困难。
1.2 現有实习基地不能适应实践教学的要求
在实习过程中,由于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设备的更新,封闭的加工环境,学生们在实习工程中很难接触到零件的具体加工工艺过程。造成学生对实习内容印象不深,对实际零件加工工业过程缺乏深刻的了解,失去了生产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生产实习流于形式,实习质量下降,实习效果差强人意[4]。
1.3 实习经费不足、实习时间较短。
一方面高校的扩招,实习学生数量剧增。另一方面,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增长明显落后于招生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实习经费偏少,
1.4 指导教师实践能力欠缺
目前,师资队伍存在着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实践经验不足,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践技能训练,,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6]。
2建立校内校企联合生产实习基地开展多种形式并存的生产实习新模式
2.1依托校内校企联合生产实习基地,开展校内集中式实习
将企业的先进设备、先进技术、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和行业经验引入学校,整合学校现有的机械实验室的机床等资源与工程实践中心联合,按照现代企业生产组织形式建设校内校企联合机电实践教学基地, 为学生提供能进行工程设计、制造和创新的实践与技术环境, 使学生掌握机电设备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生产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2以校外参观式生产实习,弥补校内生产实习的不足
通过到企业实地参观及开展专题报告等形式, 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及管理、产品研发过程、生产环境、加工工艺和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控制、市场营销和企业文化氛围等方面的情况, 以弥补校内生产实习存在的不足。
2.3 以其他多种形式的生产实习模式,作为前两种生产实习形式的补充
同时针对少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与校园、企业生产实习联系并不紧密。可采取学生及导师自主联系,并以课题小组形式自组织去与其毕业设计课题相关的企业进行校外分散式生产实习。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导师的横向课题、科技大赛作品制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作为前两种生产实习形式的补充。
2.4建立校内虚拟辅助生产实习平台,以校内仿真实习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
仿真实习是近年来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实习方式,是对校外生产实习的补充。为了在有限的企业生产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实习内容,可在校园网上建立可视化的虚拟辅助生产实习平台,让学生通过该平台对即将实习的企业单位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了解实习企业概况、产品、车间、设备等基本情况,典型零部件的工艺路线、关键工序加工过程、被加工零件的定位与装卡典型等工艺问题。使学生在实习之前能够对实习内容了然于胸,从而在正式的企业实习过程中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企业生产实习的质量。
2.5 建设校内校企联合实践教师指导队伍
聘请企业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兼职的指导教师。遴选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具有多年工程实践经历和丰富工程背景的本专业教师为首席指导教师,组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及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并吸纳与课题相关的其他专业的指导教师组成的多层次、跨专业、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教师指导团队。即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也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积累工程实际经验,促进青年教师由讲师到工程师的工程型人才转变,培养“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保证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实践教学改革效果
实践教学改革在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良好效果,多种形式生产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活动空间。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校企结合的良好氛围、优质的办学条件,结构合理、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不仅使培养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且大大拓宽了毕业生的择业范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企业需要提前一年多时间到学校预约招聘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4 结束语
开展多种形式的生产实习是提高机械类学生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以校内校企联合实习基地为平台,以包括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教师指导队伍为保障,以校内虚拟仿真生产实习为补充,进行多种形式的生产实习使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以一,王雁.对工程教育改革中关键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9):14-16,29
[2] 郭钟宁, 骆少明, 张湘伟.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9(6):15-22
[3] 王永生. 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5-18
[4] 余龙江, 李 为, 鲁明波. 新形势下本科生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08, 10: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