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个维度

2015-05-30 13:19王洁
科技资讯 2015年26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大学生

王洁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促使人们思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引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三十年的奇迹?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凝练,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育者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重大时代问题。高校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重点要把握好实践唯物主义维度、主体性维度、超知识性维度、文化传承维度等四个维度。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教育者 维度

中图分类号 :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价值方面的态度和取向,即人置身于其中的价值情思,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价值观对个人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动力所在;对国家、社会而言,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使人们思考:引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它是否能够保持它的生命力,并继续提供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推动力?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凝练,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肩负着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而言,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高校教育者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重大时代问题。高校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重点要把握好四个维度。

一、实践唯物主义维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发展,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取向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往似乎只注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一面;而生活实际的发展则使人们认识到它同时也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价值选择”。大学生如何在符合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论证和把握自己的价值选择,就需要有对于价值和价值取向问题的理论反思和武装。

马克思说:“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相对于世界的存在、现实、事物的既有状态而言,价值现象具有某种超越的性质,它是产生于现实和实践,又高于现实的现象。价值产生于人类特有的对象性关系——主客体关系及其运动——实践活动之中,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是实践的一个内在尺度、一种基本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于现实和实践,又高于现实。要让大学生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特征,就必须让大学生深入全面理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通过“应然”与“实然”、历史与现在、成就与不足的对比分析,引导大学生实事求是的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表现。

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的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注重“应然”,但更要从“实然”出发。教育者要通过历史对比分析,既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出现的各种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更要用具体数字、事例,让大学生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诚然,目前我国在政治、经济、法治、环境治理等领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党和国家一直在致力于各项改革,积极稳妥的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大手笔的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高校教育者要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用长远的眼光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协调因素,用能够说服人的事实和事例,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大学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 主体性维度

“主体性”是描述人在自己对象性行为中地位和作用的概念,其核心是人的权利与责任。价值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属人性”或“主体性”。马克思主张“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世界,而“价值”这一概念恰恰反映出人的主体地位。价值就是以人的主体尺度为尺度的现象,在价值领域中“人”普遍地居于最高的、主导的地位。主体性意味着权利和责任的统一。因此我们在任何情况下谈到价值,谈论任何价值,人对任何事物任何人的价值判断,不管意识到与否,实际上都是以人自己的尺度去评量世界。万物的价值及其等级和次序并不是世界本身所固有的,从来都是人按照自己的尺度来排列的。

按照人的具体历史面貌来把握人的价值主体性,意味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立足于大学生实际,突出大学生主体、强调大学生本位。高校教育者要把着力点放在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方面,帮助大学生积极转换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研究者,无论课堂教学还是课外社会实践,都能以学生群体性的探讨和自主性学习思考为主。具体来说,教育者要在课堂教学上通过专题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意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从而生动活泼地发展自己,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要广泛建立课外实践平台,让大学生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思考,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引导每一大学生主体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价值选择、判断及其标准,有一个清醒的意识,承认并重视自己在一切价值判断和选择上的权利、责任及其统一,自觉地承担,并不断地自我检验、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

三、超知识性维度

高校教育者要让大学生明确区分两大系统——知识系统与价值观系统。知识系统意味着人们“知道什么,懂得什么”,价值观系统则表明人们“相信什么,想要什么”。知识能够为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基础和选择范围,价值观则指导大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尺度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和作用不是知识所能包含或代替的。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信仰、理想等不同于具体的知识、理论和科学。当大学生在已知的边缘以外,遇到问题需要做出回答或选择的时候,就只能凭借信念、信仰和理想了,特别是,越是在知识和经验达不到的地方和时刻,信念、信仰和理想就越发挥作用。可见,并不是什么样的知识本身,而恰恰是知识的有限性,使大学生都需要寻求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知识性意味着必然含有某些非理性、情感化的因素。因此,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像普及科学知识那样,不考虑大学生的个性需要,仅仅通过传播和灌输就能统一大学生的头脑。事实上,价值观念是不能强求一律的。毛泽东说,“企图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用强制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是非问题,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是有害的”。[2]因此,高校教育者要充分理解大学生形成自己价值观念的多样性、条件性和过程性,尊重大学生选择执行自己信念、信仰和理想的权利与责任。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交流、建议、示范与合作等方式进行引导,这样才能更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超知识性并不等于无理性。事实上,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越来越需要和依赖于理性的引导。在此层次上,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不是越来越远离科学,而是越来越需要和依赖于广义的科学。人类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却能够超越这种有限性。彻底的科学精神是沟通知识与信仰的桥梁,是预防迷信的药方。历史证明,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这里起着比自然科学更为深刻普遍的作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在力求传播先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时候,更注重树立对科学和真理的信仰,把倡导和培养科学理性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特别是把哲学批判精神和人文精神放在首位,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弱各种迷信及病态心理的发作。

四、文化传承维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源自中华传统的主流价值观。传统的主流价值观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是立足点、是根基、是根本、是命脉。高校教育者要以中华传统美德体系的传承与实践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根本条件和根本落脚点,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美德的关系。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今天更要发扬光大。仁义礼智信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约定,也是社会基本价值的诉求。就个人道德而言,仁是敦厚慈爱、义是坚持道义、礼是守礼敬让、智是明智明辨、信是讲求诚信;就社会基本价值来讲,仁强调仁政惠民、义直指社会的正义原则、礼强调文化体系、智注重人生大道人生智慧、信是诚信信心信念。除了仁义礼智信、孝悌、中和、诚敬等道德条目外,还有很多与这些德目有密切关系的修养方法,如克己、反身、正心、诚意、慎独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最为深刻久远,是构成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已经长久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和人们的心理习惯、思想言行中了。

因此,要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挥效用,高校教育者就要引导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融入具有根源性和民族性的儒学元素,发挥儒学文化原初纽带的作用。要引导大学生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树立文化自信。要在高校普遍推广中华经典阅读、开设中国文化必修课、定期举办中国经典文化沙龙等形式,从理论上普及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要有效利用中国传统佳节,通过举办各种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实践活动、民俗体验活动等,以凝聚广大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情,引导大学生重新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通过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活动,唤醒大学生内在的民族文化基因,提高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增强人文素养,有效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参考文献

[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 2]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62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大学生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人生三维度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