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5-05-30 12:46:09安一帆
科技资讯 2015年26期
关键词:大型活动

安一帆

摘 要: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进行大型活动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目前,能够影响大型活动现场安全的因素大体可以从大型活动本身特性、人员、物体、环境、管理五个方面进行分类,通过层次分析法的建模思路,构建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公安机关在大型活动安全保卫工作中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管理依据。

关键词:大型活动 现场安全 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

大型活动举办期间出现的突发事件是活动现场安全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导致各类安全事故最直接的隐患。本文从探讨影响大型活动现场安全的引致因素入手,通过建立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从而进一步降低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隐患,确保大型活动的安全举行。

1 影响大型活动现场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大型活动本身的特性

大型活动本身的特性是从活动本身出发,来探讨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等特性的大型活动对现场安全的影响程度。一般来说,活动的类型和性质是影响大型活动现场安全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本次大型活动的影响力、观众和媒体的参与程度以及参加活动的人群构成等诸多因素,同时也会间接影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分工和重视程度。另外,大型活动的规模、举办时间、举办场地等特性也会直接影响到资金的投入、参与人员和车辆的规模等因素,进而间接影响到活动现场的风险系数。这些不安全因素都是由于大型活动本身的特性不同而有所差别,所以,大型活动本身的特性是影响活动现场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人员的影响因素

1、人群构成

由于大型活动的参与人员是社会上的不特定人群,人员构成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从年龄上分即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和儿童,从性别上分又可分为男性和女性。从以往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大型活动现场的社会成员中高风险人群占的比例越大,活动现场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概率就越大。这里所说的高风险人群一般是指在活动现场由于缺乏对风险事件的识别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自我保护能力的不足所导致的在同样的环境下相比其他人群更容易遭受风险的特殊人群。另外,参与社会人员在社会经历、自我保护意识、性格、心理素质、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参与活动时的身体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都会导致其在大型活动现场遇到突发事件时反应出的自我保护能力大为不同。

2、人群密度

人群密度是指在大型活动现场单位空间内的社会人员的数量,人群密度可以直接反映出活动现场的人群拥挤程度。如大型活动现场的总人数超过了安全容量或者活动现场某个地点的局部密度过大都表明了大型活动现场的人群已经出现了拥挤现象,此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造成拥挤踩踏等不安全事故。

3、人群流向

大型活动现场的社会人群往往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如人群流向的突然转向,高速流和低速流之间的相互转换,人群中突然出现的异向流,都会对整个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产生一个动态的影响,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安全管理,很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如2014年12月31日发生的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在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人行通道阶梯处发生了对冲的两股异向流,当有人失衡跌倒时,继而引发多人的摔倒、叠压,致使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最终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三)物的影响因素

1、固有设施设备

固有设施设备首先指的是设备质量,有些活动举办的场馆本身的设施就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活动的参与人群过多或者是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安全行为,很容易诱发一些安全事故。其次,固有设施设备也包括活动现场建筑的规划布局,如现场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活动现场疏散通道的数量、形状、光照程度、平坦程度等都会对人群的疏散时间造成直接的影响。另外,还要注意活动现场的供水系统、供电系统、供暖设备、供气设备、以及已经安装的安全技术防范设备等,防止这些设备的失常影响到大型活动的顺利举行。

2、临建设备设施

大型活动中有时会根据需要搭建一些临时的设施设备,而这些临时搭建的物件往往会造成活动现场的新的安全隐患。尤其是那些改变活动场地使用性质的大型活动,由于临时租用的活动场地的固有设施设备往往不能满足举办活动的需要,因此在活动现场会重新搭台并且连接一些大功率的设备,如果在搭建的过程中缺少安全保证势必会存在许多隐患。另外,有些临时搭建的舞台、观众席等设备往往会破坏原有场地的布局,甚至遮挡住了疏散通道,这些不合理的临时设施设备都会对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造成间接的影响。

3、应急设备

大型活动中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就需要有效的应急物资作为保障,应急设备直接关系着活动现场应急救援的成败。例如,医疗救援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医疗器材和医疗用品;应急疏散过程中需要通道的照明设备、对应的指示标志以及有效的广播信息等。

(四)环境因素影响

1、自然环境

影响大型活动现场安全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暴雨、暴风、雷电等天气状况以及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自然环境的影响分为原生事故灾害和次生事故灾害,其中又以次生事故灾害的影响最为常见。例如,在开放性的场地举办的大型活动,雷电或者是暴风暴雨等恶劣天气不仅容易导致电路损坏引发火灾,也极易造成参加人员的秩序混乱,进而引发踩踏事故等。

2、社会环境

大型活动举办期间的宏观社会环境对于活动场地的安全性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活动举办地的社会治安环境。大型活动不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能引起一些情绪激烈的闹事者甚至是不法分子的关注,特别是举办与政治、外交、宗教等相关的大型活动,活动现场很容易成为某些社会群众或者团体提出诉求、制造混乱的途径,这种情况一旦不能及时解决或者处理不当都有可能诱发活动现场的场面失控,直接影响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

3、场馆周边的交通环境

大型活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性就是不论是人群还是车群都是集中聚集和集中散开,这种特性很容易导致现场周边出现交通堵塞,尤其是在散场的时候,交通冲击波比进场时的冲击波更大。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果交通瘫痪,阻碍人群的正常疏散,极易发生混乱造成活动现场的不安全行为。

(五)管理因素的影响

管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活动现场的管理制度、现场的组织指挥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虽然管理因素不是直接导致活动现场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但是管理因素却可以通过其他四个因素间接作用于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管理。如,当活动现场出现突发事件时,现场的组织指挥中心没有在第一时间将分散于管理工作的警力资源和应急处置力量迅速整合起来去现场进行处置,那么一个小的秩序混乱事件就很可能演变成一个大的群体性踩踏事故。

2 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

安全评估的方法通常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每种评估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应用条件。目前,常用的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方法有罗氏危险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估法、社会风险定量评价法等;常用的以定性评价为主的方法有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风险矩阵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由于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方法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多次安全测定的基础上,又因为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影响因素众多且无确定性,因此,本文采用以定性评价为主同时结合定量计算的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体系的建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结合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的综合评估方法,主要用于区分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由于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过程中受到参与人员、设施设备、环境、管理、自身特性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并且确定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以此来区分出各个风险因素之间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3 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建模思路,建立了如下图所示的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上述的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模型,每个不同指标的影响因素也就确定了,通过层次分析法中的判断矩阵,便可确定出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即对于整个指标体系的影响程度。最后,计算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各层指标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也就是对于大型活动现场安全评估体系的综合影响程度,从而有利于公安机关对于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状况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152-157.

[2] 张秀红,张登国.志愿服务项目成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基于AHP法和模糊区间评价[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54-159.

[3] 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解读[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4] 章春明.大型活动现场安保要点解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4,(3):36-39.

猜你喜欢
大型活动
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的组织及功能分析
高职会展专业大型活动现场实习教学初探
中国市场(2017年13期)2017-06-03 10:32:32
探究群众文化大型活动的策划
青年时代(2017年11期)2017-05-10 13:42:12
大型活动中电视导演的技能应用
魅力中国(2017年1期)2017-05-08 20:11:15
基于HHM的大型活动风险管理研究
大型活动的直播策划解析
新媒体研究(2017年5期)2017-04-21 04:16:26
浅析大型活动中如何发挥编辑的作用
科技资讯(2016年32期)2017-03-31 03:11:50
社会治安治理新模式研究
世纪桥(2017年1期)2017-02-27 21:57:14
高校大型活动的传播实践分析
今传媒(2017年1期)2017-02-27 21:04:39
张家口居民对2022年冬奥会的感知及其参与意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