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妍 丁鼎
摘要:我国当前审计事业的新发展对审计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指出现有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审计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审计知识能力结构单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以及审计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高校应构建审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卓越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多元化的知识能力结构;设置合理多层次的审计课程体系;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模式、由多个学科的教师共同上课的模式;建设创新型实践强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审计创新人才 知识能力结构 教学模式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
1 审计事业的发展对审计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
自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重要监督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并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这意味着党和国家迫切需要大量的审计创新人才来推动审计事业的发展,以健全和完善审计监督制度。作为培养审计人才主要基地的高校,必须审时度势,完善当前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审计创新人才。
2 当前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我国的审计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且一直依附于会计专业。我国高等学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基本都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晓审计准则和会计准则,掌握现代审计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及各单位内部的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从事会计、审计和管理咨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现有的审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非常接近,未凸显审计人才培养特色。
2.2 现有审计知识能力结构难以满足审计业务的拓展与变迁
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的业务也在不断地拓展,审计不仅要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更重要的是关注财政财务收支的效益性,而评估效益性必须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效益进行评价,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对象的工艺技术、业务流程。而目前对审计人才的培养具有明显的以财会为主的倾向,未关注对被审计对象的工艺技术、业务流程的培养,这与当前审计知识能力结构要求差距较大。并且,审计对象也发生了拓展,已从过去单纯的以单位或事项为对象,拓展为以人为对象与单位为对象相结合,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就需要审计人才在审计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法律知识,而现有对审计人才的培养忽视对所需的心理学知识与法律知识的应用,这就与现有环境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存在偏差。
2.3 忽视社会需求未能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审计监督体系由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及政府审计共同构成,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分别在公司治理和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迫切需要具有内部审计及政府审计专业知识的审计人才。特别是自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政府审计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的重要监督作用,如“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对政府审计人才数量的需求及素质的要求都逐渐提高。但现有对审计人才的培养,主要偏向开设社会审计的课程,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虽同为审计,但三者内容体系及审计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现有对审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忽视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相关的课程。
2.4 审计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首先,当前审计教学方式仍普遍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审计案例教学法未能普遍应用于课堂教学。其次,审计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只重视审计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审计的过程是一个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的过程,这就需要多个老师共同上课,而目前仍多采用一个老师主持一个课堂的方法。
2.5 师资队伍缺乏审计实践经验
审计师资大多是学院派出身,担任的教学任务较为单一,普遍缺乏审计实务工作经验,专业操作技能水平较低。由于教师能力的限制,这就导致大部分教师上课时仍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难以将审计理论与审计现实实践及案例结合起来,也就难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审计理论及审计所需的技术与方法。
3 构建审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1 确定审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审计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都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因此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应确立“卓越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审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2构建审计创新人才知识能力结构
随着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业务已经不再是过去仅以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为对象,而拓展为对单位经济效益的审计、对人的经济责任审计以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我国开始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对领导干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因此,对审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不能仅依靠财政财务知识,还需要培养审计人才具有多学科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谈判技巧以及良好的法治观念和全局意识,才能达到现有政府与市场环境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因此,审计创新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应多元化,包括财政财务知识、泛化的学科基础、交叉学科应用知识、心理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
3.3构建审计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审计课程体系设置应包括审计基础课程体系、审计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审计基础课程体系应开设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财政学、统计学、工程学、法学和心理学基础、水利水电概预算等基础课程群,这些课程不是简单地将相关学科的同名课程直接拿来开设,而是将与审计业务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提炼,形成适合审计专业的概论性质的课程;审计专业课程和专业选修课体系应开设审计学原理、内部审计、政府审计、审计准则与法规、舞弊审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成本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等,在此基础上,为了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和未来就业需要选择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按照审计业务设置课程群,如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审计课程群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概论、建筑概论、工程估价及建设项目审计;环境审计课程群包括环境工程概论、环境行政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学及环境审计等。
3.4构建审计创新人才教学模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采用讨论式、案例情景模拟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较透彻地熟识审计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改变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 的教学方法,设置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和项目,培养真正的审计应用型人才。再者,由于现有的审计实践要求审计知识结构是多结构的,要求多学科的融合,并不是过去单一的财会知识结构,因此需求改变过去一个老师主持一个课堂的方法,由多个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上课。
3.5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
首先,由于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更新速度较快,因此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种相关的专业培训班与学术研讨会。其次,审计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的审计实践,是教科书上难以反映的,因此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到政府审计机关、企业内审机构或会计师事务所挂职参加审计实践。再者,应从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到校任教或兼职,以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莉莉,刘静. 地方财经高校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探讨[J].科教导刊,2014( 6上).
[2] 高志远. 高校立体化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依据及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3] 刘世林. 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