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关键的专业基础学科。本文总结了当前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包括优化医学微生物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模式;结合临床病理讲解医学生物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关键词】医学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53-01
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关键的专业基础学科,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机体抗感染免疫、诊断及预约和治疗方法等是其主要研究内容。当前生命科学、医学等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教育模式及理念不断完善,对基础医学教研室和教师的要求更高。我们从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改革的思路与方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校的医学微生物学授课对象包括护理专业专科学生每年2000多名,临床专业专科生每年1000多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每年100名,药学专业100多名。学生对微生物学理论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护理等专业来说,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医学微生物学与专业的关系不大,对毕业后的工作用处也不大。
目前,对于新的医学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十几年前护理和临床等医学专业设置,各专业的课时、教学和考试基本上相同。对于不同的专业特点,教师不能优化课程体系,只能千篇一律,严重有悖于与新时代的要求。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沿袭了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内容偏重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课程整体的逻辑性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医学专业,除了应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还要讲解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如检验专业,在微生物感染后,其检测的原则和最新的检测方法作为讲授的重点。对于预防医学专业,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预防及其相关疫苗的研究是讲授的重点。而对于药学专业,重点讲授药物的体外抗菌实验、抗生素与耐药性的关系和微生物与药物的本质等微生物在药学中的运用内容。
二、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一)根据医学微生物学特点,对微生物教学内容和体系进行优化
我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特点不足,因此,對于不同的专业,我们必须对微生物学课程内容和学时重新调整和优化,编写合适的教学大纲,更趋完善医学微生物教学。
对于教学大纲,学生除了要求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外,对于不同的专业特点,还应加强自学、讨论的内容和补充相关专业知识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鼓励个性发展。教学内容拟分为三个部分:①基础微生物学,主要讲授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感染、免疫及防治的原则等。②病原微生物学,主要讲授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特点和防治原则等。③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补充的微生物学知识。
(二)改进教学模式
目前的理论教学习惯于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根据个人的想法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课、记笔记。医学微生物教学沿袭了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内容偏重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课程整体的逻辑性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合临床病理讲解医学微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课堂导入对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的兴趣至关重要,讲授时应列举一些临床例子,加深学生的印象。如狂犬病、疯牛病、黑死病以及最近流行的埃博拉出血热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条件,不定时地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观察一些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临床表现,或者参观检验科,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病原微生物检验的原理、原则。
为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师还可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并在课堂上适当讨论、总结。学术讲座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首先邀请附属医院各科室的临床医生讲一个微生物专题,然后学生到医院,结合病人请医生讲解病原微生物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使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医学微生物的积极性。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能够全面地推动我国医学院校微生物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佟书娟,詹臻.中医药院校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4):337-338.
[2]邱玉林.新时期医学微生物教学改革的探索[J].右江医学,2007,35:12-13.
[3]杨红亚,王明谊,张天娥.中医院校《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5):41-42.
[4]唐小龙,江振友.改革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微生物学教学效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3):280=282.
作者简介:
熊书(1987-),女,硕士研究生,重庆万州人,助教,研究方向:生物化学与微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