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伊岚
【摘要】礼仪教学课程具有实用性、时代性的特点,在职业院校金融财税类专业中开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培养。金融类专业的礼仪教学不同于其他普通性质行业的礼仪规范,它是学校教学风格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对于具体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探究可以更好的优化教学效果,文章主要从礼仪的角度分析了职业院校金融类专业礼仪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金融财税类专业 礼仪教学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240-01
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途径,另一方面也对人才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职业院校中,加强学生的金融财税专业礼仪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提高专业知识学习效率的同时完善自身素质,掌握基本礼仪规范。针对于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中金融类专业礼仪教学的现状,完善教学模式,加强礼仪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有很十分必要的作用,也是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1.职业院校构建金融类专业礼仪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1.1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在现代职业院校金融财税专业的教学课程中,礼仪教学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必修内容,礼仪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以及在以后的工作中掌握与沟通对象交流和合作的技能。像:语言礼仪、服饰礼仪、行为礼仪、仪容礼仪等等方面。金融财税行业不同于其他的行业,行业的参与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礼仪素养,因此在学生的学校阶段就培养好从业人员的基本礼仪习惯,为金融财税行业输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现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1.2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的内在要求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经过学校的三年理论学习后,进入社会,开始职业生涯,这就需要在求职的第一阶段充分展示自己的各方面素质,给用人企业留下良好的印象。学生在学校的礼仪学习,大部分都是以理论为主,缺少很多的实践训练,需要长期不断的运用,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实际运用礼仪,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3现代职业院校金融财税类礼仪教学存在着很多亟需改善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金融礼儀教学情况来看,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知行脱节”问题。礼仪的理论知识教育可以在课堂上得到体现,但是“习礼”和“用礼”在生活中又往往是两个矛盾点,很多学生学习礼仪却不懂得运用礼仪。目前,各院校存在教学模式的单一、学习氛围的缺失、以及理论实践的脱节等情况,导致礼仪教学的开展无法达到有效性,学生只懂得背诵理论,却无法实际运用,从而给学生今后的就业造成不便。
2.金融类专业礼仪教学模式的探究
从上文分析可以得知,在当前职业院校中开展金融类专业礼仪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更为有效的掌握金融财税礼仪,需要多方面的深层次的考虑。
2.1创新理念,树立意识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金融财税礼仪的学习更侧重于实践,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实际创新教学思维,注重实际的运用,例如:在仪态礼仪教学时,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开展柜面实训,开展一比一的情境模拟,将仪态仪表以及处理投诉建议的礼仪规范,在课程中模拟教学实践,在课后进行补充性的理论提示就完全可以,而不是以前的先理论后实践教学模式。
2.2注重日常规范化训练
礼仪教学不是单单的靠短时间学习就能完全掌握的,需要长期的慢慢运用,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注重日常中的训练运用,在具体的细节方面,要规范化,不能随意。例如:对于柜面礼仪教学中常见的手势语练习,可以让学生创设情境,扮演角色,互相之间进行练习运用,教师可以录像,然后播放给学生观看,相互之间指出好的地方和不足点,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详细点评,亲自演练帮助学生改善不足。金融类专业的礼仪,特别是财税专业的礼仪规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师要把日常细节训练作为重点教学。
2.3构建良好的氛围环境
像英语口语学习的模式一样,金融礼仪教学同样需要良好的氛围条件,这样学生在氛围的作用下会自觉主动的使用礼仪,要尽可能的鼓励学生多用,多实践,要将这样的礼仪行为发展成为平时的习惯,学生可以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同时学校也可以为学生多提供一些实习训练的机会和场合,如校内外的大型活动,可担任接待工作,如参加校外金融及财税柜面,大厅接待服务的实习等,良好的氛围环境就像一双有力的双手推动着学生的学习发展。
职业院校的金融类专业礼仪教学注重的是现实的实践,学生在理解掌握的过程中,要以以后的从业发展为前提,重视日常的训练,在交往过程中自觉主动的运用,形成良好的素质习惯,为以后的社会生存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颖.高职礼仪教育现状分析及实施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1,(04):26-28.
[2]张晓艳.高职院校礼仪教学的重要意义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190-191.
[3]杨雪.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礼仪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市场,2011,(5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