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与策略分析

2015-05-30 00:10曹一帆
中国集体经济 2015年3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困境高校

曹一帆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己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教兴国方针的指导下,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是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存在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透彻地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对策是当务之急,引导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走出困境并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困境

一、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创新创业能力是个人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的复杂、高水平的结合。不同领域的创新,能力的结构也各不相同,但都存在着共同的五个方面:知识储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成功的体验。厚实与合理的知识储备是创新活动的基础,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任何创新只能是“无米之炊”;创新个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和保障,与各种基础能力协调配合来发挥作用;成功的体验是指在学习、生活或科研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成功解决实际问题的心理体会。创新创业能力与知识储备、创新个性、創新思维、实践能力和成功的体验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且是一个多维的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五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如果我们把人的创新能力比作一个能量球,那么知识储备在最里层,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个性是动力和保障,处于第二层,创新思维作为创新能力的核心,处于中间层,实践能力在外层,是创新能力直接外在的表现,而成功的体验则处在最外层,是信息反馈纽带与创新的催化剂。成功体验又促使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进一步加强,创新思维积极活跃,实践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等等一系列过程,从而实现创新目的。这五要素只有相辅相成才能构成一个人完整的创新能力,缺少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使创新能力大打折扣,甚至根本无法发挥出来。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要从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入手,以各要素的发展促成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革策略

(一)更新创新教育理念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先导

人们在强调高等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功能的同时,应更加注重高等教育的创新特征。教育观念创新是创新教育的先导。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观。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和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强调个性的自由及思维的扩散,同时这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价值观和素质教育的延伸,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综合反映。培育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发展,不仅仅局限在理想认知方面,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全方位培育综合素质人才。(2)把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教育的目标,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创新趋势的要求。创新实践能力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和检验标准,也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结合的真实体现。(3)加强“通才”教育。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综合化趋势的要求。高等教育综合化的实质是指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的综合化。为了使创新教育理念真正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首先学校要从战略高度上引起足够重视,否则,只是流于口头文件。

(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是关键

长期以来,高校将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对学生能力尤其是是创造性活动能力重视不够,要改革这一弊端首先应该对高校教学的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我认为,知识的积累确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人正是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才具备利用知识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能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然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对于习惯性被动接受理论与实践应用知识的大学生而言,从分数为标准底线而随即转为创新创业为主的标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一步的引导与规范,在理念转变及创新思维提升中实现转换。在校园范围内应注重培育学生深厚的系统理论知识及实践应用技术,不断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对于实践应用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引导,培育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三)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1. 第一课堂—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工作及实验实训任务作为教育的基本形式与重要方式对于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创新创意意识的培育、综合素质的培育及发展思维的恒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的创意性对于学生创新思绪的养成、全方位推动学生参与创意创新活动的意识及热情具有重要推动意义。同时教育方法及教育内容的创意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起到承接启迪的效果,教学教育方法的创新与改革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教学教育内容的发散性。教育教学内容要深刻全方位阐述理论内容的前沿性和系统性,彰显本学科的连贯性和集约性,更要系统阐述该学科的研究创新点和热点,系统化和全方面折射出该学科对于大学生逻辑辨析和价值观的展现,从而进一步培养创新思辨能力和做法。(2)交互式的互通方式。教学教育内容预设现场情景和模拟境界,进一步激发创新创意意识和思维,提升创新的能动性和主动性。(3)多种答案的题目。教育教学内容中要设定多种答案的题目内容,引导大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分散思绪,寻求多种路径和方式解决相关问题。(4)运行科学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网络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

2. 第二课堂—以课外活动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育范畴内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及培养内容是大学生创新体系的基础环节和关键动因,课堂领域内的传授的创新理论知识和创业思维能效是个体创新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单元,但是只有真正融入实体化和具体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才能爆发出惊人的效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效融通。学校理应开展形式多样及丰富多彩的创新科技校园活动,这样才能进一步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紧密契合,可以通过学术讲座及项目研讨的方式提升创新能级和理论知识,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兴趣社团等方式迅速提升实践应用能力。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创新能力。应着重强调指导老师的指导,改变目前指导老师只是起到活动联系人或发起人的作用。因为正确科学有力的指导,能使学生比较容易进步、取得成果,有实实在在的满意感和成就感。同时,通过榜样的模范、激励作用,形成活动的良性循环。

3. 第三课堂—以社会实践为中心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1)不断丰富社会实践内涵,实现运作方式的市场化

各高校应在重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拓宽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层面,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并组织好参加社会实践的各志愿服务队,积极依靠当地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建立长期活动基地,把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生长期的岗位挂职锻炼相结合,把单纯意义上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实习和毕业分配相结合,把传统的实践活动与扶贫帮困,学生课外科技、勤工助学工作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实现强校带区,努力建成一批既能长期坚持又能取得成效的实践基地或锻炼岗位。

(2)与导师制相结合,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将社会实践形式分作教学计划内的实践如生产见习和公益劳动、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军事训练等形式;教学计划外的实践如社会调查和考察、科技文化服务、勤工助学、义务劳动、挂职锻炼及社会事务活动等形式。教学计划内的由教务部门落实,而计划外的由校团委和各院系分团委组织,这种社会实践的运作机制会导致教务和学生工作处沟通不够,产生两张皮的现象,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性不够。应在广大教师中积极倡导“教书育人”,并与导师(指导老师)制相结合。有导师来主要承担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环节,团委和教务部门配合,主要承担咨询、指导和事后的评比工作。

(3)机制保障。社会实践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应积极构建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个性化的考核、奖惩和评价体系,着力引导、激励学生参加实践,引导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经受锻炼,增强动手能力,拓宽素质,实现全面发展。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整合校内外资源、设立学生实践创新基金和实践创新基地,为学生开展科研和创新实践提供物质保障,推进学生社会实践向项目化、阵地化、机制化方面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內容。

参考文献:

[1]李时椿,刘冠.关于创业与创新的内涵、比较与集成融合研究[J].经济管理,2012(16).

[2]李乾文.熊彼特的创新创业思想、传播及其评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8).

(作者单位: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困境高校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