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鸿跃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基本理念。面对新课改,我们教育一线的教师也曾茫然不知所措:新课改的课到底该怎么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学校语文教研组提出了一个与之相应的语文教学方法——“自学互助导学法”,并把它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2013年被列为省级一般课题。我身为一个多年的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尝试。
一、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自学能力就要放手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能独立的地方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我在语文教学中做好以下几点。
1.课前预习,布置预习提纲
在教课文之前,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查找相关资料,疏通全文,提出问题,集体讨论等。把这些事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预习的主人。但教师布置预习要注意:难度宜简单,不宜太复杂;要求要具体,不宜空洞;内容要有趣,不宜枯燥无味。
2.课堂教学,重思维训练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思维方式教给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传授给学生。训练时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让他们成为思维训练的主人。
3.指导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师应重视这项工作。
二、互助合作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
互助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主要指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它是生与生、生与师、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1.把任教的班级按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进行分组
一般分为六至七个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六至八人组成,既有男生也有女生,小组内有组长。教师把要传授的新知识编成“学案”,提前一天发给每一位学生,小组根据相关辅导材料学习课文,通过互教互问或小组讨论的方法完成“学案”提到的学习任务。
2.把一篇文章分为若干部分,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教师在引导一部分新知识后,将任务交给各个小组,并提出相应的要求。
3.利用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互动
教师提出讨论主题或教学内容,规定小组讨论时间。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或其他教学需要组织学生练习情景对话或排演短剧,让每个学生扮演其中一个角色。
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导”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1.善于疏导,放飞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方法灵活,善于疏导,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疑难及时指导点拨,紧要处扶学生一把,减少学生学习过程的盲目性,实现自主发展。
2.尊重个性,激发参与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自己的创见,保护学生创造性火花,珍惜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给全体学生足够的思维和训练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运用多种形式、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
3.善用评价,增强自信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手段,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学的信心,有效地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自学互助导学”教学模式实际上是针对传统的“满堂灌”模式的革新与挑战,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及课改理念的以学生自学、学生活动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把握運用好这种教学模式,我相信语文课堂教学会迎来美丽的春天。
注:“自学互助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已列入“2013年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一般课题,立项编号为:2013B058。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