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小中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在经营管理中的地位越发突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会计信息失真是我国会计领域的“顽疾”,干扰了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判断,危害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加强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是提高经营决策科学性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措施。文章从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加强会计信息失真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深层原因;对策研究
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一个扰乱经济秩序的会计问题,也是一个衍生贪污腐败的社会问题。虽然我国政府机构和企业单位一直致力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由于各种原因,会计信息失真一直存在于经营管理中。据报道,2012年财政部抽查了106户企业,结果显示多家上市公司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包括中国北车、京东方、弘业股份、宇通客车等。为了加强会计信息管理,优化外部投资环境,必须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为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会计信息环境。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一)会计制度体系不完善
首先,制度内容不健全。虽然会计制度对业务处理作了详细规定,对违法行为也作了相应处罚,但制度还是不够完善,没能涵盖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所有行为,对无意失真和故意失真的区分不明确,导致企业易出现无意失真,或采用故意失真谋取私利。其次,制度执行不到位。会计制度的不完善、奖惩机制的缺失、执行步骤的不完整,造成会计人员法制观念薄弱,在处理会计业务时不按制度行事,导致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最后,制度更新不及时。会计业务处理应当遵循最新规定,但由于会计制度在不断变化,尤其是最近几年会计准则变化极大,部分企业未能及时更新制度,致使会计信息无法正确反映真实情况。
(二)领导干部的非法干扰
领导干部的非法干扰造成主观意识上的会计信息失真,即故意失真。领导层为了企业本身或相关主体的局部利益,不顾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授意并指使会计人员造假,导致大量会计造假案的发生。虽然会计人员是会计造假的实施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大多数会计造假主要责任在各级领导人,他们在技术上的介入程度较低,但在决策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从管理体系来说,会计人员是从属于企业领导的,当领导要求会计进行造假时,虽然会计人员可以用法律法规拒绝,但长期而言,这是无济于事的。因为领导是不会允许与他作对的员工存在于公司,所以多数会计人员迫于生计选择服从命令,进行有意识的会计造假。
(三)内外监督执行不到位
第一,内部审计不完善。大部分企业的内控制度形同虚设,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不合理,岗位分工不明确,人员牵制关系弱化,内部审计被企业领导所控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存在。第二,政府监管缺乏有效性。当前,审计局、税务局、财政局是政府监管的执行主体,但许多地方管理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甚至与企业存在权钱交易,导致政府监管无法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第三,缺失社会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监督主体,未能坚持“公正、客观、独立”原则,受自身利益驱使与企业合谋,在审计过程中走形式,甚至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协同者。
(四)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差
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差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深层原因。有些会计人员文化知识欠缺,判断能力不足,做事粗心大意,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不佳,基本素质难以满足会计岗位要求;部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工作经验不足,实践能力较差,无法胜任难度系数大的会计工作;有的会计人员不了解财经法规和企业制度,自身道德修養差,未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缺乏精通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会计人员自身素质差,业务处理时不自觉违反规定,或会计工作无法满足要求,或惟命是从编造虚假信息,或会计处理马马虎虎出现差错,这些都致使会计信息严重缺乏真实性。
(五)法律层面规则原因
我国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的规定间接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税收负担重。福布斯公布的税收统计指数排名中,中国高居第二,企业不仅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还要多缴纳通货膨胀和财政拮据导致的实际税负多出名义税负的部分,高税收促使企业利用法律缺陷,采取合法但不合理的手段粉饰报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第二,处罚力度小。会计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一般都是责令改正、罚款等,很少出现退市、暂停营业等严重处罚,就算轰动一时的绿大地造假事件,也只是以罚款告终。违规的巨大利益与低廉的机会成本,促使企业剑走偏锋违反规定,导致会计信息真实性降低。
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一)健全会计制度体系,优化会计系统环境
第一,完善制度内容。区别故意失真与无意失真,细化会计业务处理规定,量化违法乱纪处罚内容,弥补会计制度漏洞,不给会计信息失真留下空隙。第二,落实会计制度。建立奖惩机制,规范执行流程,增强法制观念,杜绝关系主义,提高会计制度执行效果,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第三,及时调整制度。时刻关注经济领域法制法规,适当调整更新会计制度,保证会计业务符合最新规定,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二)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坚守会计独立原则
为了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应当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坚守会计独立原则。会计委派制指的是政府部门或企业所有者委派会计人员,监督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制度,是对会计队伍管理体制的新尝试。在会计委派制下,会计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薪酬均是由政府或企业产权所有者管理。因此,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够摆脱会计人员与企业领导之间的依附从属关系,使会计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提高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提高监督执行力度,强化内外监督职能
首先,完善內部审计。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科学设置机构人员,明确会计岗位分工,强化人员牵制关系,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次,健全政府监管。规范地方政府部门的监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政府监管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最后,加强社会监督。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端正执业态度,在审计过程中恪守本分,严格审计,提高社会监督有效性,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四)加强职工素质管理,建立会计人才队伍
加强会计人员招聘管理,建立会计人员基本标准,雇用符合岗位要求职员,改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保证会计人员基本素质满足工作要求;开展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弥补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漏洞,培养系统性的知识结构,促使会计人员不断更新、拓展、补充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大力宣传财经法规和企业制度,建立会计道德守则,提高会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道德修养,杜绝以权谋私行为的发生,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五)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法律法规是会计行为的限制,是违法行为的制约,应当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加大违法处罚力度,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适当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弥补法律法规缺陷,防止合法但不合理的利润操纵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在会计法律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利益关联方对会计行为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行为加以限制,提高法律法规对企业单位、领导干部及会计人员的处罚力度,将企业会计行为引入合法化、规范化的轨道。
总之,随着会计信息重要性的提高,会计信息失真逐渐受到各领域的关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本文立足于会计信息失真特点,从制度体系、管理体制、监督控制、素质管理、法律层面五个方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鉴于作者理论和实务的局限,所探讨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及对策研究难免有所偏颇,希望能够对相关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霍香芬.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1(14).
[2]罗雅凌.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和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36).
[3]肖雄松.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及其治理问题的探讨[J].投资与理财,2007(05).
(作者单位:宿迁市人民商场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