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2015-05-30 10:48:04郭伟
中国市场 2015年39期
关键词:使用情况社区体育

郭伟

[摘 要]调查发现,社区居民普遍有着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需求,而社区现有体育设施在种类、数量、质量、维护管理和收费等多方面存在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其需求。建议城市规划、建设、国土、体育、财政等政府部门通力合作,大力推进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保护和管理等工作,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开发商宜积极承接社区居民对健身器材、各类球场、各类有偿使用优质体育设施等潜在需求,有效建设社区体育设施,实现项目溢价,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使用情况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085

1 引 言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开展和市民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全民健身需求,正成为各地方政府加快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工作之一。社区体育设施是以方便社区成员就近健身为目的、社区规划配建的公益性体育设施,是广大市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社区体育设施状况,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关系到创建体育强市目标的实现[1]。为此,了解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使用情况,把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使用现状、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地方政府进一步做好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平顶山市为例,通过对当地多个代表性社区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和分析当地社区体育设施状况,为促进当地社区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 调查基本情况及内容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覆盖平顶山四个行政区,选择城区内26个代表性社区,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25份,有效问卷率为86.5%,调查时间为2015年6月。

2.1 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偏好分析

(1)对于是否喜欢体育锻炼,94%的受访者表示喜欢和非常喜欢,其中非常喜欢的占比多达64%。由此可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有着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需求。

(2)对室内外体育锻炼场所的喜好,过半居民选择在室外,占比60%,选择在室内的仅占6%,二者都喜欢的占28%。由此可见,室外体育设施是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选择,是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重点。

(3)对使用社区体育设施频率,经常使用的占18%,偶尔使用的占72%,从不使用的仅占10%。由此可见,社区体育设施使用频率较高,是小区居民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和工具。

(4)对社区体育设施有偿使用的态度,近一半居民接受有偿使用优质体育设施,占比48%,勉强接受的近三分之一,达28%,不接受的不到四分之一,仅为24%。由此可见,社区优质体育设施存在较大消费需求,开发商可考虑建设相应设施以承接该需求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2.2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使用情况分析

(1)社区体育设施种类:以健身器材为主,占比41%;其次是活动广场,占比21%;各类球场和游泳池等数量较少,合计占比38%。投入成本较低的健身器材、活动广场仍是现阶段社区主要体育设施,游泳池等投入成本较高的优质体育设施普遍缺乏。

(2)社区体育设施维护管理情况:三分之一居民反映社区体育设施损坏严重,无专人维护管理,仅18%居民反映社区体育设施有专人维护管理,其他居民则对此不清楚。维护资金不到位、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等,是导致社区体育设施普遍缺少维护管理的主要原因。

(3)社区体育设施是否齐全和满足使用:近四分之三的居民认为社区体育设施不太齐全或非常不齐全,占比多达74%,而认为齐全或较齐全的仅占26%;能完全满足使用的只有10%,部分满足的占58%,不满足的多达38%。社区体育设施普遍配置不齐全,不能完全满足居民使用需求,亟待加强建设。

2.3 社区体育设施存在问题和居民反馈意愿

(1)存在主要问题:30%的居民认为体育设施种类不齐,占比30%。其次是数量不足,占比26%,损坏严重和质量差的占17%和12%,被占做他用、设置地点不合理、使用费用高等合计占比15%。由此可见,社区体育设施在种类、数量、质量、维护管理、收费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落实解决。

(2)居民反馈意愿:59%的居民希望多建设各类球场,尤其是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篮球场,依次占比18%、15%和13%;19%的居民希望增加健身器材的种类和数量,10%和9%的居民希望增加活动广场和游泳池,完全不需要或增加其他设施的合计仅占3%。此外,大多数居民认为在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增加社区周边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以更好的承接和满足社区居民体育锻炼需求,占比高达89%。

3 结论及建议

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满足全民健身需求,是地方政府深入开展和落实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举措。文章以平顶山市为例,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问卷,调查分析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与使用情况。

研究发现:大多数社区居民喜欢体育锻炼,普遍有着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和锻炼需求,室外体育设施是其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选择,对社区体育设施使用频率较高,对社区内部分优质体育设施有偿使用持接受态度且有较大消费需求。但目前社区内体育设施种类单一、数量不够,普遍因缺少专人管理和维护致使设施陈旧和损坏严重,健身器材、各类球场等存在较大需求空缺,不能有效满足居民体育锻炼需求,亟待加强建设与管理。

为切实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提出以下建议供地方政府和社区开发商决策参考:

(1)政府各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城市规划部门应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使其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体育部门要按照国家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规范的标准和要求,与城市规划等部门一同确定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建设部门要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综合改造工程,体育部门要参与其中的评比和验收。国土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社区体育设施用地规划等。

(2)建设一批社区体育设施精品工程。通过加快推进城市体育公园和体育中心的建设,以高水平的体育设施服务于社区体育。

(3)加大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修缮力度。对于建成时间较长、磨损严重以及功能设计不合理、定位不准确的社区体育设施,应及时更新存在安全隐患的陈旧设备,添置适宜不同群体的健身设施,改善社区体育设施结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健身需求。

(4)严格保护社区体育设施。地方政府应建立社区体育设施保护相关规章制度,防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侵占、破坏、挪用、改变社区体育场地设施或规划体育用地。

(5)加大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拓展经费筹措渠道。政府部门要加大体育事业经费投入,确保社区体育设施基本建设资金和维护资金能及时足额拨付,并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经费,积极探索向社会筹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的新路子。

(6)开发商宜积极承接社区居民对健身器材、各类球场、各类有偿使用的优质体育设施等潜在需求,有效建设社区体育设施,实现项目溢价,获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意见[EB/OL].(2006-11-12).http://sfzb.gzlo.gov.cnsfzbfile.do?fileId=D63015E45A4947D590BE4912F21A33CE.

[2]肖端.创建新型社区体育模式的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使用情况社区体育
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研究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7:30:50
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
关于《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新增日语外来语知晓与使用情况调查
青年时代(2016年20期)2016-12-08 14:06:07
西安高校体育资源与社区体育共享可行性的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31期)2016-12-03 01:23:59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27:54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14:32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30:52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13:14
湖南郴州话中的“起”
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