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我国的事业单位不断进行改革和优化。事业单位的发展当中,绩效考核管理是确保其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优化和提升,是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进行简要概述,进而分析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的现状,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优化的策略,以期为我国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策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066
从我国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水平不高,绩效考核量化标准不科学,绩效考核缺乏有效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欠缺,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不健全。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水平不高,对于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的改革和优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深入了解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的内涵和作用,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办法和策略,使得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得到有效优化和改进。
1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概述
绩效管理是对一定组织中的员工进行绩效评定,并采取有效的考核办法,使得员工的职责落实到位,确保其工作效能,激发其工作热情,并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人事编制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发展了巨大改变。绩效考核被引进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当中,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下,事业单位职工的薪酬和晋升机制不再是过去的固定模式,而是结合其工作的绩效表现,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待遇,提供其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然发展的结果,也是事业单位实现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1]。
2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的现状
2.1 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水平不高
在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当中,首要问题即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水平不高。首先,许多事业单位领导对于绩效考核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并没有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应有作用。许多领导的管理思想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模式当中,绩效考核管理未落实到位[2]。其次,事业单位人员也缺乏相应的认识,导致其在工作当中的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2.2 绩效考核量化标准不科学
许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量化标准不科学,往往以职务作为量化标准,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对于分配的公平性存在较大疑问,且在工作上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同时,事业单位普遍依靠财政拨款进行基本工资的发放,且工资的发放标准往往依据事业单位人员的职位高低,职位越高,薪资越高。许多成绩突出、工作成果优秀的职工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其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
2.3 绩效考核缺乏有效的激励作用
绩效考核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准确反映职工的工作成效,并针对其表现给予相应的报酬和奖励,实现其对职工的有效激励。然而,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激励功能缺失,其考核结果无法与职工的薪酬和职位的升降相挂钩[3]。许多职工在岗位上表现突出,却得不到应有的激励政策惠及,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4 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欠缺
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欠缺,是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面临的巨大问题。许多事业单位在完成绩效考核并汇总考核结果后,并不将其及时反馈给职工,而是简单将其作为领导的管理参考。这样一来,事业单位职工无法掌握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自身的优势也无法及时发现并发扬。
2.5 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不健全
绩效考核评估是确保考核准确性和真实性的重要保证。然而,许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并不健全,在实际绩效考核当中,由于花费时间较长,且涉及的主体对象较多,往往因各方的影响导致考核结果出现相应误差,导致其效果不佳。缺乏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事业单位的考核效果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4]。
3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3.1 提高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水平
在新形势下,为实现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就应当确保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得到有效优化,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充分保障。提高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既要提高事业单位领导的认识水平,使其能够加强绩效考核工作,还要提高事业单位职工的认识水平,认识到绩效考核对于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能够有效配合相关考核工作。
3.2 量化绩效考核标准指标
为确保绩效考核标准得到有效统一,保证事业单位全体职工能够获得公平待遇,应当实现绩效考核标准指标的量化和细化。除将业绩和工作成效作为考核指标外,还应将品德、廉洁和勤劳作为考核指标之一,使得所有职工的各方面表现都能被发现并得到评估,有效促使职工进行自我的全方位提升,使其个人表现和单位全体表现都能得到良好发展[5]。
3.3 健全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
健全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首先应当明确,激励机制不仅要给事业单位职工提供相应的奖惩标准,还应结合新形势要求,将绩效考核与职工的薪酬和升迁相挂钩,使得绩效考核能够从根本上发挥其激励作用。应形成事业单位的优胜劣汰生存发展环境,有效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能够为追求个人和单位的共同发展而激励自身的进步。
3.4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能够有效改善传统的考核机制下,职工无法了解自身及他人的绩效表现,既无法掌握自身的优缺点,也无法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的局面[6]。应在考核工作结束后,对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制定有效的考核报告,反馈到每个职工手中。职工结合自身和他人的表现,能够进行自我反思,实现对自身的激励和鞭策。
3.5 完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
为确保绩效考核的准确性,避免因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导致考核标准不科学、考核结果不准确的问题,应当完善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首先,对于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有效评估,结合单位和职工情况,确立最佳、最合适的考核管理体系。其次,对于单位的岗位职能加以清晰化、明确化,使得考核对象更加具象化,岗位职能得到有效认定。
4 结 论
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事业单位的运营管理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确保事业单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为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和深化改革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应针对相应问题采取对应的办法,提高对绩效考核的认识水平,量化绩效考核标准指标,健全绩效考核的激励机制,并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机制,完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方瑛.浅议如何做好事业单位职工绩效考核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2(15).
[2]江玉芬.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20).
[3]张东民.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4(1).
[4]王芳.浅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1(17).
[5]马锋梅.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现状思考[J].管理观察,2014(9).
[6]马继申,邢霏霏.浅析事业单位职工绩效考核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2(20).
[作者简介]韩潍蔚(1976—),女,山东莱阳人,烟台市政务服务中心副科长。研究方向: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