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5-05-30 10:48:04宋谦高雪姣
中国市场 2015年39期
关键词: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宋谦 高雪姣

[摘 要]科技服务业是依托科学技术和其他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行业,具有高智力、高附加值等特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服务还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本文从分析沈阳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政策背景,发现沈阳市发展科技服务业存在科技服务业机构不够完善、科技投融资困难、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并从加强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科技服务业复合型人才培育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9.019

1 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

科技服务业是依托科学技术和其他专业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兴行业,具有高智力、高附加值等特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同时科技服务也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加强,在服务业所占比重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质量水平[2]。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沈阳市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沈阳市服务业2008—2012年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做强科技服务业,建设中国制造业研发基地”列为沈阳市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之一。因此本文对沈阳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解决的对策建议,对加快推进沈阳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和促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1 科技服务业技术成交额稳步增长

沈阳市充分利用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免税,以及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等政策,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及技术成果转化,极大地调动了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高新技术企业和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仅在2014年,沈阳市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1740亿元,同比增长9.6%,发明专利申请8963件,同比增长18.4%,占全省的48.7%;有效发明专利7208件,占全省的39.1%。大批科技成果通过沈阳技术市场实现转化,2014年达到139.33亿元,同比增长8.91%数据来源:中国沈阳市政府,http://www.shenyang.gov.cn/app/system—03/04/010108505.shtml,2014。。大力推动了沈阳市科技服务业新业态的形成。

1.2 科技服务业能力稳步增长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沈阳市创业孵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通过重点构建以专业孵化器和创新型孵化器为重点、综合孵化器为支撑的创业孵化生态体系,进一步提升了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层次与水平。初步统计,沈阳市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区级孵化器17家,孵化标准厂房17个,成为推动科技人才和企业成长、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3]。这些孵化器在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企业创业阶段的孵化场地、开发条件、资金筹措、人才培育和指导性管理等方面提供全程服务。

2014年皇姑区的环北陵商务、长江商贸、首府科学城和北站北商务四个市级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省级集聚区环北陵商务集聚区,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成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数据来源:中国沈阳市政府,http://www.shenyang.gov.cnzwgksystem—02/03/010106231.shtml,2015年沈阳市皇姑区政府工作报告,2015。。

1.3 科技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专利中介服务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取得专利代理资格的人数稳步增长,专利中介服务业务范围也逐渐拓宽。2003年以前,沈阳市的专利中介服务业务主要集中在简单的专利代理文案撰写上。经过精心培育和高端引进,目前沈阳市专利中介服务业务已逐渐拓展到代理、维权、交易等各方面;同时科学普及服务逐步加强,仅仅2012年,沈阳市已建成科普场馆26个,总建筑面积185978平方米,展厅面积82708平方米,当年参观人次1504666人次。拥有国家级科普(技)教育基地16个,省级科普(技)教育基地49个,其中享受税收优惠的基地9个数据来源:沈阳科普网,http://sykepu.comkptjnews_show.asp?D_id=490,2012年科普统计数据,2014。。为沈阳市科技进步和创新打下深厚坚实的基础。

1.4 产学研合作更加紧密

产学研合作将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究优势、人才优势与沈阳市市场经济发展优势紧密结合起来,是沈阳市提升自主创新水平的重要途径。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持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攻克关键技术、开展技术集成,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了产学研合作的常态、长效机制。

据统计得知,33家高技术服务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3年总产值为7.44亿元,销售收入7.05亿元,上缴税金4188万元,研发投入784.37万元。2013年总产值达到104.49亿元,年均增长率30.2%;销售收入达到96.86亿元,年均增长率29.9%;上缴税金达到5.38亿元;研发投入达到5.57亿元,年均增长率17.3%;拥有专利1242件。2014年总产值达到96.97亿元,同比下降7.2%;销售收入达到89.11亿元,同比下降8.1%;上缴税金达到5.33亿元,同比下降9.29%;研发投入达到5.5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拥有专利1559件,同比增长25.52%数据来源:中国沈阳市统计局,http://www.sysinet.gov.cn/Tjsj.aspx?LM_ID=6&LM_MX_ID=222014。。

2 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科技服务业机构不够完善,科技投融资困难,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具体分析如下。

2.1 科技服务业机构不够完善

从整个科技服务业机构来看,沈阳市科技服务业机构发展很不均衡,全市大多数科技服务机构官办色彩浓厚,过于依赖政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公平性,内在创新动力不足。同时很大一部分民营的中小型科技服务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和制约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2.2 科技投融资困难

目前,从整个科技服务业体系看,由于沈阳市科技服务业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使得全市对科技服务业的投资力度不足,金融机构对科技服务业的贷款规模小。而在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方面,还缺乏对中小型科技服务业机构的支持,同时民间资本很难进入。另外沈阳市科技服务业的授信额度低,融资渠道单一,缺乏专业的融资担保机构。期间有很多实验室由于先期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导致没有建设起来,检验检测的范围大大缩小,直接影响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2.3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从沈阳市科技服务机构现有人才队伍状况看,不论是事业型还是企业型服务机构,其从业队伍中高端人才短缺,不仅影响科技服务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制约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的发挥。在科技服务业用人机制上,由于缺少相应的激励政策,没有形成高级科技服务人才集聚的整体优势,难以适应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3 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方向及建议

针对沈阳市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体制改革与创新;加大科技服务业资金投入,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通过"外引内培",加大科技服务业复合型人才供给;做强科技中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健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统计和评价系统;建设公共信息平台,促进资源共享的建议。具体分析如下。

3.1 加强体制改革与创新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激发科技服务机构更多活力,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国有科技服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科技服务企业改制,促进股权多元化改造。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服务企业,积极支持合伙制的科技服务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具备条件的科技服务事业单位转制,开展市场化运营。推动科技服务企业和机构实现知识产权私有化、成果商品化、受益终身化、产权资本化。

3.2 加大科技服务业资金投入,完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建设

不断增加市级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规范运作,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服务业的贷款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科技服务机构的授信额度。扩大市级科技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对银行、股权投资、担保、保险等机构针对沈阳市科技型企业创新活动的信贷、股权投资、担保、保险等业务,实际发生损失的,按照本金最终损失部分、代偿和赔偿部分给予风险补偿。鼓励设立面向科技服务业的专业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科技服务企业或机构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科技服务业发展。

3.3 通过“外引内培”,加大科技服务业复合型人才供给

加强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省内高等院校围绕科技服务业调整专业设置,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沈阳市高校集聚的优势,完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紧抓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加快引进和培养科技服务领域专业化、特色化人才,重点加强科技中介人才培养,促进各项人才政策对科技服务业的倾斜。从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出发,充分发挥沈阳市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作用,增加紧缺专业、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综合性紧缺型人才。在科技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岗位,多渠道、高层次引进业务拓展能力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完善科技服务业人才的职业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加强从业人员在职教育,健全职业资格制度,制定适合科技服务业人才特点的职称评定办法。

3.4 做强科技中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鼓励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技评估、科技招投标、管理咨询等科技咨询服务业,积极培育管理服务外包、项目管理外包等新业态。完善科技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全方位覆盖创业辅导、创业投资、市场开拓等多种业务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支持科技咨询机构、知识服务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开展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咨询和知识服务。加强科技信息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利用,支持发展竞争情报分析、科技查新和文献检索等科技信息服务。

3.5 健全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统计和评价系统

市统计部门强化对科技服务业各项指标的统计工作,加快科技服务业重点指标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和发挥统计体系对科技服务业各业态的宏观调控功能。根据沈阳市科技服务业的特点和发展实际,确定统计指标,明确行业涵盖范围和分类,建立常规统计制度,充实科技服务业统计力量,积极探索科技服务业统计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示范,夯实科技服务业发展基础。制定科技服务业统计数据季报制度,加强科技服务业统计监测与分析,以指导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3.6 建设公共信息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依托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园区的设备资源,立足产业发展的客观需求,采取多种途径建设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促进共享,提升平台应用水平、服务水平和研发能力。加快建设科学技术转移、技术产权交易、科技投融资、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创业孵化等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优化沈阳市科技发展环境,推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强建设包括科技资源共享、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科技金融服务、“一站式”政务、商务综合服务等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使其成为服务沈阳的科技资源集聚共享与创新支撑的综合服务平台,为沈阳市乃至我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及社会事业进步提供持续有效的科技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

参考文献:

[1]王永顺.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J].江苏科技信息,2005(8).

[2]张珍.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统计,2008(8).

[3]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专辑.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录[J].科技成果纵横,2008(S1).

[4]徐伟.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析[J].中国市场,2012(3).

[5]杨龙塾.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6]刘凤芹.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科技传播,2011(5).

[7]陈春明,薛富宏.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4(4).

[8]韩鲁南, 关峻 ,包江山, 等.北京市科技服务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

[作者简介]宋谦(1978—),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企业战略、服务业管理;高雪姣(1990—),女,河南开封人,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对策建议发展现状
河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改革创新之我见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探讨
试述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与发展现状
澜沧县冬早蔬菜现状与发展思路
天津市和平区民营科技企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06:52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6:04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41:40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