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书荣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教育标准越来越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而当前学生升学压力逐渐增大,课后投入体育锻炼的时间也相继减少,因此,对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就十分重要。为推动传统体育课程的改革,将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中就很有必要。本文在拓展训练的背景基础之上,分析了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对实施过程提出自己的见解[1],以供众多一线初中体育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拓展训练;可行性
拓展训练的概念由德国的教育学家库尔特·汉恩在1941年提出,拓展训练的前身是“Outward Bound”。世界上第一所拓展学校创立于英国的海上生存训练学校[2],于1995年正式引入我国,当时叫做“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学校”。而后这一模式逐渐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于2007年正式引入到中小学课堂。
1.拓展训练内容、特点、设计原则分析
(1)拓展训练的涵义。拓展训练是以“学生身体活动”为主要载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它遵循“先行后知”的原则。本质上就是说,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要以“团队学习和个人挑战”为基础,并以“挑战自我、团结协作”为理念,充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设置趣味性、挑战性、团队性及针对性的活动项目,让团队及个人在一系列的活动项目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勇气,充分拓展自我品质及团队意识。
(2) 拓展训练的特点。拓展训练的特点主要有:投入为先、挑战极限,团体合作、突显个性,完成任务、高峰体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所谓投入为先、挑战极限是指通过拓展项目的设置,使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同时项目设置要有一定难度,充分磨炼学生的意志力,挑战自我。而团队合作、突显个性是指在团队活动中,不仅要避免个体的孤立存在,又要挖掘个体的潜能。完成任务、高峰体验是指个体在完成训练项目后,内心获得成就感的高峰体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参与训练项目的过程中,依据自我表现及自身实际提出自我反思,并进行自我针对教育,强化学生的自我反思教育、弱化老师的强硬灌输。
(3)拓展训练的设计原则。初中体育拓展训练设置项目时,首先,要充分符合学生的自身实际,符合学生年龄段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征。其次,训练项目的设置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且教育目的要强,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获得一定的教育启发。再者,训练项目的设置要具有趣味性,符合初中生的自我心理特征,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最后,项目设置要具有安全性,在具有一定冒险性的基础上,要做好相适应的安全措施,尽量减少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发生,确保活动安全开展。
2.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 优化传统初中体育教学结构。 虽然传统的体育教学具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当今社会发展过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日益更新。这就需要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输送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不仅仅停留在唯学历论,还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而拓展训练的引入,必将更好地优化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结构,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
(2)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拓展训练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操作简洁性、针对性、挑战性及教育性。这更符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加有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展开。
3.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1)实施中的问题。 当前,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萌芽阶段,很多教师对拓展训练的概念都存在一定的认识模糊,这就给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育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活动组织困难、学校重视力度不够、安全意识不足、教学场地设计简陋等。首先,拓展训练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及管理技能和心理学等方面要求很高,但是很多教师都存在理论知识不足的现象。其次,学校对拓展训练不够重视,很多学校甚至出现几个班级一起大班上课,一节课只有45分钟,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组织相对就比较困难,强度和训练密度很难达到教学标准要求。最后,就是教学场地设施简陋,局限性较强。
(2)针对问题提出建议。由于我国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展较为迟缓,无论教师及学校都对这一概念存在认识上的不足。要真正发挥拓展训练的优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下,要充分发挥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的应用优势,必须强化学校领导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加大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强化教师业务水平、加强设施建设、进行安全意识培训、拓展多元的教学资源等。从而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全面快速推动拓展训练项目的有效实施。
综上可知,拓展训练无论是自身特点还是实施效果都有效地响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优化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结构,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且能锻炼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王 祥.体育课程拓展训练教学法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3(02).
[2]张奎生.拓展训练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2).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