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小学生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如何有效地使用最后几分钟,使课堂教学拥有余音绕梁之功效,达到“课虽止,意未尽,思不止”的效果呢?下面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例谈几点语文课的收尾设计策略。
一、激情朗读式
古人云:“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进入结课阶段,老师可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对学生心中蓄积的情感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朗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也可以是课外精选的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篇章,或者是老师自创的内容。朗读的形式可以是一个人的朗读,也可以是全体师生的齐读,还可以是分角色朗读。我在教学《二泉映月》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最后几分钟的教学的。
(课件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
师: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激动不已,他流着泪说:“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请问这样的音乐为什么要跪下来听呢?
生:小泽征尔是被这首乐曲深深打动了。
生:小泽片尔是被阿炳坚强不屈的精神折服了。
师:学到这里,你从“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中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阿炳在诉说自己的人生经历,诉说自己的一番情怀。
生:我听出了阿炳与命运抗争、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境界。
师:(出示“二泉映月”的填词)让我们在委婉动人的二胡声中齐读这首词。我相信琴声会在你我心中延续。让我们一起记住这首不朽的乐曲吧。
教学中,让学生诵读经典词曲,意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这对强化整体认知、培养语感能力、陶冶美好情操等都有重要意义。课虽然结束了,但《二泉映月》会在孩子们耳畔回响,阿炳不屈的精神会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二、升华主旨式
课堂教学进入结课时,老师除应对课堂上所学内容作出归纳总结外,还应对文本的解读再次升温,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从而使孩子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景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上《夹竹桃》一课时,在课的最后阶段,我把孩子的注意力从夹竹桃身上,引到了作者季羡林的精神领域。
师:在平凡的夹竹桃身上承载着作者浓浓的情意,花品即人品,正因为季老一生坚持不懈,善良真诚,所以他笔下的夹竹桃才会如此美丽可爱。我曾听过季老这样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有一年,北大新学期开学了,一位外地来的年轻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看见一位老人走过来,就迎上去说:“能帮我看一下行李吗?”老人爽快地答应了。那位学子就得以轻装去办理各种入学手续。过了一个多小时,年轻人回来看见老人仍在原地看着他的行李。年经人很感动,深深谢过,老人就离开了。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竟然就是那天替自己看管行李的老人。
师:如果你是那位学子,你此时会想些什么?
生:季老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校长。
生:季老这样一位著名的学者,却如此真诚地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学生,真是令人敬佩。
师:季老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一个人不一定要出名,但一定要做一个坚忍不拔的人。交流到这里,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人像什么样的花呢?
生:我觉得我妈妈像蜡梅花,她不怕严寒,再冷的天,她都早早起来为我做早餐。
生:我觉得老师就像夹竹桃,迎风绽放,坚持不懈。
……
师:花如人,人如花,愿岁月如花,生活如花。让夹竹桃永远绽放在我们的记忆里,让我们怀揣着夹竹桃般的韧性,携带着季老带给我们的种种遐想,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把孩子从对物的欣赏引领到对作者的敬佩再到发现生活中人的美,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感悟。
三、读写交流式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到了某一个教学阶段,学生还应当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以便做到能一边书写一边思考。”因此,在语文课堂里,应该有这方面的设计。
师: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你也来做一回小诗人,写下你的感受,可以模仿这句诗的格式,也可以有自己的独创。
(学生动笔写)
师:谁来读读自己的小诗?
生:片片碧螺春,杯杯皆清香。
生:我改写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撮碧螺春,味浓情更浓。(有掌声响起)
生:我从太湖走来,芬芳是我的身影,碧绿是我的气息,纤柔是我的气质,轻轻的,我沁了你的心脾;悠悠的,我让你回味无穷。(掌声更加热烈)
师:碧螺春茶香,你们的诗更美。
学生在对碧螺春茶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让他们抒写自己心中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实现由读到写,边写边想,这样的结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拓展延伸式
语文新课标强调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活动。这就要求语文应面向社会、生活,面向孩子的心灵。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将课内与课外的知识加以衔接,将新授的内容延伸到课外,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话,除了让孩子感受童话的生动性、趣味性,还应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一堂有品位的课,不只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是一种新的开始,要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能力在课外得到延伸、扩张、充实,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的课外延伸,学生不仅扩大了阅读面和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精心设计课堂的收尾阶段,巩固内容,升华情感,拓展视野,挖掘潜能,训练思维,体现结课的情境性、趣味性、归纳性、思辩性、延伸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