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
多年来,中国在国际舆论引导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成效离预期总有差距。2014年,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分析其中关键,“首脑外宣”功不可没。“领导人一张合影,比媒体发多少篇稿子都有用”。虽只是一句笑谈,但的确反映出了2014年中国推进“大外宣”过程中的亮点。
2014年,外媒格外关注中国领导人的出访,迫切解读其背后所蕴含的关于中国改革的新构思、新布局、新理念,及其将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和影响。这种关注度的提高,有助于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推进国际舆论引导工作。
除了“首脑外宣”的成功,中国政府在新闻发布、互联网环境治理、文化“走出去”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在2014年收获丰硕果实——中国官方发布的信息更多地得到外媒直接引用;净化互联网环境有效遏制了前几年境外媒体与国内互联网两个舆论场相互呼应的局面;各项交流活动的举办使中国软实力更上一层楼。总之,2014年,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呈现全面立体发展。
一、2014年外媒涉华舆情态势及特点
1. 以改革为主线,全面解读中国各大议题
2014年在中国发展的编年史中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章,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是始终贯穿全年的主题。治国、反腐、经济转型、中国特色外交、社会民生……一年来,中国在多领域都有改革“大动作”。从境外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中,我们能够很清晰地观察到这些改革的路径,以及国际主流舆论对中国改革的关注重点和期待所在。
由于境外舆论环境复杂化,各领域议题间相互渗透的程度日趋加深,这也成为外媒2014年涉华报道的另一大特点。外媒在就某一热点议题展开报道时,通常会将之无限放大和引申,使其成为颂扬西方优越性或抨击中国政治体制的“利器”。比如在有关MH370客机失联事件的报道中,外媒在称赞我国积极参与搜救工作之余,却还借此质疑我搜救动机,抨击我计划生育政策,谈及中国信息审查、民众对政府不信任等问题。
总体而言,2014年境外主流媒体涉华报道的态势较为平稳,尽管在人权话题等传统负面议题上,外媒仍不时发声,对我指责攻击,在“暴恐”“占中”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上也曾出现较为集中的报道,但持续时间不长,关注力度有限。分析其中原因,一方面,国际局势风云变化,乌克兰、伊斯兰国组织、埃博拉等热点话题吸引了国际舆论;另一方面,对中国改革进程议题的关注占据了外媒的主要精力。
2.“习式外交”展现风采,提升中国国际形象
在众多领域中,外交是2014年外媒涉华报道的一个核心议题。在这一议题上,外媒报道态势呈现出两个明显特点:第一,外交首次超过政治和经济议题,成为近两三年来外媒涉华报道中最受关注的对象;第二,在外交议题中,最大的亮点并非传统大国关系,而是首脑外交。纵观全年,外媒密切关注习近平主席的历次出访活动,并对他提出的“亚太梦”“亚太安全观”“新丝绸之路”等观念展开详细解读。
在愈发纷繁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往往影响一国的国际形象。从2014年外媒报道态势看,习主席成功开启中国首脑外交新时代,他亲民自信、沉稳大气的“习式外交”,加之第一夫人的添光加彩,成功帮助中国实现世界角色的华丽转身,在设置外交议题、争夺国际话语权、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方面均取得良好收效。
3. 以经济增速“平稳下滑”为主调,接受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4年,随着中国经济形势步入“新常态”,外媒涉华经济报道也表现出一些新特点。
从占比来看,由于2014年外交、政治话题格外突出,加之深化经济改革的各项措施按照规划稳步推进,外媒涉华经济报道不温不火。从论调来看,“唱衰论”“过热论”“崩溃论”“硬着陆”“软着陆”等常见调门均有出现,但表现得并不集中,且出现时间与经济数据的发布有着较为直接联系。比如,第一季度经济数据相对乏力,外媒悲观论调就有所增加;而到半年数据发布时,经济增长加速,外媒开始出现担心中国经济过热的观点。
总体而言,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平稳下滑”是主论调,这表明国际舆论逐渐接受中国经济新常态,更加务实、贴近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4. 意识形态分歧根深蒂固,报道中“捧西踩东”
由于中西方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外媒2014年涉华报道中仍流露出明显倾向性色彩,在吹捧西方价值观的同时,贬损中国所遵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方面,外媒通常的表现是,在缺乏对所报道的议题进行全面了解、客观分析的情况下,就肆意发表用词激烈的报道和评论文章。2014年有两个较为突出的案例,一是面对香港“占中”抗议活动,外媒最初的报道非常极端,刻意塑造学生领袖的“光辉”形象,抬高香港居民对于“民主”的追求;二是在有关新一届政府改革问题的报道中,这一倾向也非常明显,希望我按照西方社会的期望展开政治、经济、司法改革的情绪强烈。
二、对于对外传播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借首脑外交唱好外宣大戏,运用技巧获得外国受众接受
2014年,中国首脑外交赢得外媒的一致称赞,习近平的个人魅力成功改善外媒笔下的中国形象,同时随着亚太自贸区、丝路基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具体措施的出台,习近平的“一带一路”战略也得到部分外媒的称赞。
目前,国内各大媒体已经乘着这股首脑外交的东风,加大力度宣传“一带一路”战略。为了达到更好的外宣效果,就要考虑到中西方受众接受习惯的不同,在外宣过程中注意技巧的使用。比如在宣传“一带一路”战略给沿途国家经济发展带来的益处时,应注意避免空洞的宣传语言。对此,一方面可邀请对象国知名专家发表专栏或评论文章,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说明、介绍和评论;另一方面可多从“人”的角度出发,讲述动人故事,用实例来展现中国政策给沿线国家带来的实际好处。
2.冷静对待外媒意识形态倾向,展现我大国自信心态
随着中国崛起,外媒希望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日益增多,涉华报道中流露出的希望中国按照西方预想前行的情绪也愈发浓重,意识形态色彩愈发明显,表现在:对于我国政府做出的符合西方价值观取向的举动予以高度称赞;对于不符合西方预期的做法,则强加抨击指责,用词激烈程度日甚。
面对这一态势,建议以平稳心态,大国自信,淡化处理,不予正面回应,坚持走我们自己的路。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这种报道态势自然会逐渐减弱。
3.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主动解读经济改革措施
2014年外媒涉华经济报道的深度解读文章有所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为外界对中国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强,但同时,也与中国经济部门缺乏与外界沟通不无关系。外媒认为,有关部门缄口不言的态度一直令试图解读中国货币政策走势的人们困惑不已,而且降低了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鉴于此,建议加强有关部门对经济政策,尤其是重大敏感问题的官方权威解读;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用数据说话,避免“口号式”评论;鼓励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智库和学者积极参与到关于经济改革的对外宣传工作中,同时加强与国际学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交流研究。
4.重视智库作用,深化国内外理论交流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之际,建议重视国内顶级智库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可加强国内外专家智库的交流,组织双方就特定议题展开定期或不定期研讨,及时了解西方思潮的时代变化,并向外界传达出中国的理念,进一步提升中国思想的国际干预力,助推中国软实力发展。
5.国内媒体应避免偏激言论,以免授人以柄
笔者在日常搜集外媒涉华报道的过程中发现,外媒大量引用中国某些媒体的报道,但这种引用并非善意,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中诸多援引内容或颇具民族主义情绪,或多为无稽之谈。之后,外媒主动将这些论调曲解为中国政府的声音,借此抨击中国政府及相关政策。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現,建议国内媒体在报道、评价重大事件时,秉持低调、平衡原则,谨慎使用激烈的字眼,不能为了自己“博眼球”“搏出位”,给涉华舆论增加负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