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钊
内容摘要:介词“于”在先秦作品中大量出现。秦代以来,由于方位词的高频使用和处于虚化中的动词“在”、“从”、“到”等部分地替代了“于”的功能,导致了“于”的使用频率逐渐走低。本文试图通过统计先秦和西汉时期两部作品中有关介词“于”的使用频率来论证秦汉交接之际是介词“于”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转折期。
关键词:于 方位词 处所名词 使用频率
介词“于”在很早的文献中就已出现且沿用至今,其异体字为“於”。它是古汉语中一个较明显的形式标记,用以区分实体名词和处所名词。如“积土成山”(《荀子》)和“藏金于山”(《庄子》)中的“山”分别是实体名词和处所名词,可是两者并无形态差别。因而处所名词前须加介词“于”,才能与实体名词相区别。到了西汉,许多处所名词的后面加上了方位词(如“上”、“中”、“下”等,本文一律用“F”代表),所以处所名词前没有“于”也可以跟实体名词区分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大约在哪个阶段是介词“于”由盛而衰的转折期呢?”
为了论证这个问题,笔者就对先秦和西汉时期两部代表性著作(分别是《左传》和《史记》)中介词“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为简要说明问题,本篇只列举出“于”与“河”搭配使用的频率及部分用例),详情见下:(注:用“⊙”表示“‘于的缺省”)
《左传》中:于+河,19例;于+河F,6例;⊙+河:0例;⊙+河F,1例。而在《史记》中分别为18例、5例、9例、24例。
《左传》中的例句:
于+河,19例(只选5例):用事乎河。(定4)/造舟于河。(昭1)/将饮马於河而归。(宣12)/秦伯以璧祈战于河。(文12)/宋桓公逆诸河。(闵2)
于+河F,6例:使帅师次于河上。(闵2)/秦泊师于河上。(僖25)/鱼石自止华元于河上。(成15)/晋候以公宴于河上。(襄9)/津人得诸河上。(昭24)/寘诸河上。(哀16)
⊙+河,0例。
⊙+河F,1例:乃如河上(僖24)
《史记》中的例句:
于+河,18例(只选5例):沈白马玉璧于河。(河渠书)/我为江使於河。(龟策列传)/公旦自揃其爪以沉於河。(蒙恬列传)/赵人不敢东渔於河。(田完世家)/后子孙饮马於河。(秦本纪)
于+河F,5例:北败晋兵於河山。(秦本纪)/大破晋军於河上。(郑世家)/沈其卒三万人於河中。(白起传)/及项籍杀宋义於河上。(黥布列传)/使田仁护边田谷於河上。(田叔列传)
⊙+河,9例:是时秦地东至河。(秦本纪)/晋楚(走)流死河二万人。(秦本纪)/朝晋至河。(十二诸侯年表)/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鲁世家)/朝晋至河。(鲁世家,3次出现)/东地至河。(魏世家)/秦送重耳至河。(晋世家)
⊙+河F,24例(只选5例):秦军河上。(晋世家)/以挫晋兵河上也。(晋世家)/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霍去病传)/浮之河中。(滑稽列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滑稽列传)
由上可知:①《左传》中不用“于”的很少(仅1例),《史记》中不用“于”的很多。②《左传》中“河F”很少(仅1例),到《史记》中大量增加。③不用“于”显然和“F”有关。《左传》中唯一的不用“于”的例句就是有“F”的例句;《史记》中不用“于”而无F的仅9例,且其中7例的动词都是“至”,也就是说,“河”是动作的目的地,而不是动作发生的处所。除去这7例,“⊙+河”仅剩2例。相反,有了F一般就不用“于”,有F而仍然用“于”的“于+河F”在史记中仅5例。
从上述例句提供的其它信息看:先秦时期“于+处所名词”一律置于动词之后,即使西汉时期省略了介词“于”,处所名词依然置于动词后,这里不妨再对举两例相似的例子:
1)师退,次于召陵。《左传·僖公四年》
齐师退次召陵。《史记·齐世家》
2)公会单平公、晋定公、吴夫差于黄池。《左传·哀公十三年》
定公与吴王夫差会黄池。《史记·晋世家》
然而,处所名词后一旦加上方位词,就可置于动词前。如《史记》中有“泰山上举火”、“泰山下引汶水”等这样的句子。另外,从秦汉时期开始虚化的动词“在”、“从”、“到”等可以部分地代替介词“于”的功能,而它们依据“时间顺序原则”或放在动词前、或放在动词后。此两种力量共同作用,就导致了省略了介词“于”的“处所名词+F”这一结构渐趋增多。由此也不难推知介词“于”大约是从秦汉交接之际逐渐减少使用的。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