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唯真
内容摘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必须不断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才能保证发展的稳定性,目前,国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人才培养方法还是有待改善的。投入资金及技术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与现代高新技术园区的建立相结合,让产业化链条带动人才培育机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才是可行的。让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才能让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多元化 可持续发展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现状
1.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背景
今天社会飞速发展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为保证科技建设发展的稳定性,必须不断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这就对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已相当重视,并不断努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效率,加深程度,不断改进培养体系,力求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从而真正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有很多理解方式,但其中心思想具有一致性,即首先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其次,要能够灵活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需求等结合起来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创造性的活动,利用科学技术解决问题或优化已有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加简单高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即要求专业知识的储备量要大又要求学习者能够对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需要大量知识与经验的结合。所以说科技创新能力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3.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
由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属性,培样大学生的科技创能力应该从树立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识、积累大量的科学基础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大量参加科学研究活动积累经验等几方面进行,而目前,国内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方法还是有待改善的。
首先,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高深的专业知识基础。我国中小学采用应试教育制度,高考制度下,学生能够积累到大量的科学知识,但是常常忽略学生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直接导致大学生本身培养自己科学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强,所以在尊重高考制度的前提下,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必须从树立观念开始,而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完整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大多数是将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渗透在科学专业教育学习中,从专业的角度完成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体系足够完整,知识内容足够深入的专业课程才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近而树立自我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意识,这对专业课的专业程度和知识深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这方面都有待提高。
其次,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积累大量实践经验。创新能力是知识与经验结合的再创造产物,大量的实践经验是培养科学态度和能力的必要条件,而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并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科研实践机会,在一些十分优秀的高等院校中,科研实践机会相对较多,但也不能够完全地满足全部学生的科研实践要求,这有制度上的原因,也有实际操作执行时的问题。
第三,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展示平台有待扩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需要在培养过程中不断锻炼的,除了参加大量的科研活动,学术交流性的比赛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就现阶段我国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科学技能比赛基本能够满足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需求,但在结构模式上仍有些单调,有待进一步的创新与改革。
4.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各个部门的协调及分工
目前,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各高校为主体。在高校内部,学校官方教授科学专业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设立科研项目及举办科技创新性的比赛是学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同时,在校大学生自行组织的一些科技创新性比赛也能够锻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学校和学生自行举办的科技创新比赛,学校举办的比赛相对正规、传统,比赛模式及评分标准很成熟;但学生自行组织的比赛更具有创新性,比赛模式和内容都相对新颖,更能反应时代特色和大学生的兴趣所在。
而社会上的力量则相对薄弱很多。但一些社会机构举办的科技创新性活动从活动目的出发,也一样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社会机构的力量多元化,能够集结更多的力量,这样的比赛能够促进大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参加比赛,同时,增长阅历,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
5.建立科学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意义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必要而艰巨的工作,社会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考的应试教育不能提供优质的创新型人才,只有通过大学阶段的培养与锻炼才能够让大学生顺利走入社会成为能在社会上立足的人、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建立科学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最简洁高效的办法,只有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稳定地为社会输送大批的人才。
6.目前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原则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原则,体系中的各个环节都以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同时,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又要同时代科技发展水平相结合,让大学生的科技创造能力能够服务社会,创造出更加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促进社会发展。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近一步探究与实践
1.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管理机制上讲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管理元素太过单一,会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制缺乏活力,适当引入多元化的管理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如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寻找更大更广阔的科技创新能力产品市场,让学生自主发展,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让事物客观规律代替呆板的制度化管理,从而促进大学生培养能力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从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总体水平上讲
目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总体水平是很低的。要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总体水平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大量投入技术和资金支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普遍缺乏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囿于知识范围和实际经验的限制,其作品科技含量低,不能完全体现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而投入科研资金也是非常必要的,大多数的大学生科研活动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全国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进行资助的高校不足三分之一,很多创新性项目不得不因此搁浅;其次,为大学生创建更广阔的科技创新性展示平台。大学生科技创新性活动的水平低,激励制度不足,需要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平台来展示科技创新能力。如能够为大学生的创新性作品找到合适的市场,那么不但可以激励大学生不断发展自我,培养科技创新能力,还能够不断促进大学生自给自足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循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性作品的含金量,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增长。
3.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个体水平上讲
目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均衡的,主要表现在个体之间的能力和水平不均衡以及个体的各个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可以追溯到中小学的教育,课程改革后,这种状况稍有好转,但仍普遍存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从中小学抓起,从小树立科学价值观,全面发展自我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外,高校资源不足或分配不均也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未能得到平衡发展的重要原因。
4.如何进一步提高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效率
建立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首先要求教育制度要规范化,从中小学抓起,重视素质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能力,从而实现在大学时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严格当下教育制度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克服人才培养过程中可避免的各种困难,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制度,建立产业链条,将人才培养制度产业化,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化发展。美国的硅谷就是依托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大学几所名校的技术支持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将产业化、市场化的经济链条融入到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中来是非常值得尝试的。现阶段我国各大城市基本都有大学城的存在,这些大学城就可以成为我们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化的重要基地,而如何实现产业链条与人才培养体系结合的初步运作、初步运作的前期资金投入和风险评估,依然是有待商讨的问题。近期广州市也在规划建设新大学城,仿照美国硅谷的运作模式,开发中国大学技术潜力,力图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技术价值,这将会是一次伟大的尝试,一旦成功就会打开中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门,开创新的历史性的局面。
5.如何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中的培养方法和培养部门丰富起来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急待丰富,单一的培养方式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多类型的专业人才,而丰富人才培养方式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如果国家的小型科研型研究所和科技机构部门,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实习甚至是兼职就业的机会,那么大学生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一定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能力提升的方向也会更加靠近社会的实际需求,对帮助大学生与社会接轨,从学校成功过渡到社会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止是教育的事情、大学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所以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部门也不仅应该是教育部。科技是时代发展的根本,经济、国防、卫生、外交、农业、工商……都是与科技紧密相关的,那么需要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地方就应该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做出一定贡献,如果将这些部门的可以提供的有效资源整合起来并合理利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成为一种必然。
6.如何从制度上全面保护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大学生科技能力培养体系的建立是由浅入深、由简渐全的,体系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可能会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政策和制度上应该给予一定程度上的保护,确保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不会遭到严重的破坏。如在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高新科技产业中心时,在政策和法律法规上,必须有严格合理的规定来保证和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避免由于社会因素造成的大学生积极性下降,一旦大学生整体的积极性下降,那么整个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工作效率都会随之降低,人才培养机制将变得没有活力。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创立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只有将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市场化才是保证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佳方案,目前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结构单一,资源匮乏,有待调整,这需要大学生自身的觉醒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融入!
参考文献
[1]任丹,魏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2月,15(2)
[2]赵吉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价值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年5月
[3]陆锦冲《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高等教育,2013(23)
[4]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9月,28(3)
[5]刘然慧,张序萍,边平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月,1
[6]杨振海,《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构建》[R]浙江温州大学,2010年6月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