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成
高中学习时间紧、任务重,普遍反映化学难学,知识点记不住,成绩不够理想,学生有厌学情绪,甚至不喜欢化学学科,害怕学习化学。针对这一现象,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我认为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原動力”。有了动力,课堂的教学显得格外轻松,随之学生的听课效果、学习成绩也就得到了应有的“高效”。
一、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教学展示课时,很多老师都很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引入,设置情境。有效的教学情境设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学习新知识的渴求。例如:在讲“原电池”时,我通过电池的实物、图片(笔记本电脑、相机、手机等便携的电器)这些学生身边熟悉、常见的实物为代表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如:这些科技产品它们工作的动力是什么?学生会答道:电池。我趁势继续发问:电池是将什么能转化为什么能?如何转换的?学生会在这一步步的疑问中产生好奇心,亟须得到答案。这时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疑问,将学生带入课堂。而且学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情境时,往往由于是熟悉的事物,更能激发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好奇心、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用心和真情互动
用心和真情去互动,这对于我们大多数教师来说并不难,但如何通过真情实感来达到高效的教学目的却是我们常常忽略的。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将真心和实感投入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景象便在眼前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否高效地进行都应以学生最终能否有所收获,能否和教师形成良性的互动为准。因此教师开篇情境的引入再好,花样再多,如果学生成了看客、一名旁观者,学生最终将会一无所获。所以要把高效教学真正地落实到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成为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这样才能使课堂真正动起来,达到真正的高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相信学生、鼓励学生。高效的课堂教学过程必须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地独立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兼顾学生的情感,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互相激发、互相补充、互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高效。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论正确与否,作为教师都要肯定他们的参与、思考,都要给予鼓励和认同,投以赞许的目光,让学生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用真心和学生做朋友,用真情去感动学生,鼓励、激发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快乐、主动、高效地学习。
高效课堂是培养人的活动,不是直接去给学生灌输知识、结论,更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放手学生去做实验、探讨,大胆地去尝试,通过实践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总之,高效的化学课堂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我们要不断积累优秀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