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星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是融趣味性、生活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门学科。但是第一次正式登上期末测试的舞台,学生在问答题的知识要点把握上还是五花八门不够准确。在几年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觉得在背诵品社课中的问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熟读成诵
熟读成诵这种记忆方法是最古老、最常见的方式。不仅语文课使用,品德与社会课中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运用此种方法要做好与语文课中阅读朗诵的衔接,掌握其中停顿、轻重缓急的方法技巧。除此之外,品德与社会课中哪些问题适合采用这种方法是一大关键。
如在六年制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中,有一课是《谢谢您,爸爸妈妈》,文中有一道题是爱是什么,答案是这样的:妈妈的爱是温暖的怀抱;爸爸的爱是谆谆的教导;奶奶的爱是幸福的摇篮;爷爷的爱是满意的微笑。这道题的答案是一首小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生读的时候注意节奏和关键词应该很快能达到背诵的程度。
二、因人列答
我们先来看一道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浪费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是老师总结几条答案让学生去背,有时学生背诵的顺序颠倒了,老师也不允许。细想此题,答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应该有成百上千个,那么在这么多的答案中列出几条让学生用上一种方法熟读成诵是有难度的,也是不科学的。针对此题,应该鼓励学生用脑去想、去记,而不是用口去背。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应把此题展开,让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交流,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形成自己的答案。这种私人订制的答案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在后面的背诵记忆中是轻而易举的,同时也为学习下一题“你有哪些节约的好办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辩证论述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特有的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练习题就是判断分析题。只不过这种题型在小学低年级不常出现。在泰山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中有一道判断分析题这样说:“有人说‘别人插队我不插队,我不就吃亏了嘛!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回答此种问题首先要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并且单独占据一行,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然后在下一行从正面回答排队是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紧接着从反面论述插队的种种危害,这样把此题简单分成两道小题后,学生就有话可说、有理可讲了,也能做到有的放矢了。
當然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肤浅认识,但只要我们善于分析问题,化整为零,定能快速有效地让学生背好品德课中的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