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武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但传统教学往往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研究多集中于研究教师的“传授知识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针对此新课程倡导引进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地、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己,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激活他们的兴趣,触发他们的灵感。下面就谈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发展智力,以生为本
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学习不是简单地通过模仿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主体的认识活动,即通过动手操作活动、观察活动、内部智力活动,去获得科学知识,发展智力。所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因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1.观察实物
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实物,观察红领巾的形状,数一数有几条边、几个角并归纳出三角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动手用三根小棒摆成三角形,加深对概念中“围成”两个字的理解。
2.体验实物
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拿出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和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然后让一位学生分别用力拉这两个模型,发现三角形怎么拉都不变形,而四边形一拉就动,从而提示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特征。教学到此,教师接着问:为什么自行车车架、电线杆顶部是三角形呢?学生一下子明白,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延伸。
3.操作实物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中,我让学生分别量一量自己所剪的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把它们相加,说一说结果是多少;再让学生把一个正方形折成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想一想得到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让学生剪下自己制作的钝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什么角,从而得到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4.制作实物
当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以后,引导学生用硬纸片剪成几个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在动手制作中强化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体验、操作、制作实物,使学生在自己的动脑、动手中学到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引导观察,寻找规律
观察能力是思维的触角。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有了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以说观察是数学活动的开始。通过观察,能够寻找到获取知识的规律。
1.通过观察解题过程,寻找规律
如在教学运算定律和性质时,找出这样四道练习让全班同学练习。
学生做完四道题后,继续引导学生观察,以帮助其寻找规律。得出做简算题最重要的是:观察数字和符号的特点,然后才能确定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编顺口溜
在教学多位数读法时,编这样的顺口溜:“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中间连续几个零,只读一个要当心,每级末尾有零时,一律不读别忘记。”
3.通过观察实物和演算过程,总结乘法分配律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先出示图:
题目:小强摆小木块,每行摆5个小木块,3个黑木块,摆了4行。小强一共摆了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
解法一:(5+3)×4;解法二:5×4+3×4得出8×4=20+12=32(块),为(5+3)×4=5×4+3×4提供事实依据。
引导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等式,有什么关系?
(18+7)×6○18×6+7×6 20×(15+9)○20×15+20×9
让学生动笔算,最后总结规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三、巧设悬念,提高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教材与学生实际,巧设悬念,将学生认识与教材之间的矛盾揭示出来,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和探索知识产生紧迫感,这样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就能愉快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问题,开始于矛盾。”利用错误,设下疑点,导入新课,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我先复习整数加、减法。强调数位对齐。如然后改题为8.345+8.45学生受定式思维的影响,錯误列出,此时教师并不急于把方法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这样列出的式子是否符合数位对齐的法则?学生经过讨论、交流悟出了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使数位对齐,必须抓住小数点对齐这一关键点,小数点对齐了,其他数位也就对齐了的道理。
在教学中巧设悬念,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通过探索知识,自己获得知识。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改善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学中乐,在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