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莉
【摘 要】
插图是形象化了的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插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巧画插图,激发学生走入文本理解。这样就能够让插图大放异彩。
【关键词】
插图 巧变 学习能力
自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作为带图画的教科书以来,插图的使用一直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我们需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巧画插图,助力文本,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一、因词而画,掌握重点
如果说从文本走向插图,是对作者遣词用句地推敲,那么从插图走回文本,就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教学中对难理解的词,就可以用画插图的方式来品析。笔者在上《乌鸦喝水》这篇文章时,就让学生为词作画。
从画插图的过程中,看出孩子们已理解了本课中“渐渐”这一难词,理解了渐渐是指事物慢慢变化而不是突然改变。因势利导,师随后出示课后的读读说说:
天气渐渐热起来了。
渐渐
这时让孩子们照样子说一说,他们说的句子再也不会出现常识性的错误,孩子们声情并茂地讲道:我渐渐长高了。
春天来了,花儿渐渐开了。
教育界的泰斗陶行知就说过:“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动动手,补充课文插图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还能让理解文本由难变易,让枯燥的文本解读,变得妙趣横生,手脑并用,知识才能掌握得更扎实。
二、因句而画,突破难点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对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较薄弱。教学时,一遇到叙事性且逻辑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孩子学得就比较吃力。
如《曹冲称象》,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有位老师是让孩子先读称象的句子,圈重点词。再让学生根据句子,画画曹冲称象的流程图。一听画图,孩子可乐开了,忙在书本上画出了这潜在的插图。
从作业的正确率出来,这个画插图的教学环节是多么功不可没。在画画图,照着图说说,再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让孩子成功地从插图走回了文本。在画中感悟文字,真是让语言文字的训练不露痕迹,真是“随画潜入文,润物细无声”。
三、因文而画,学透文本
在给文配画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去读课文、品语言,是全感官的参与,是表达与创新的合作。
《我是什么》是一篇拟人的科普短文,在教授这一课时,让学生画一幅《水娃娃的旅程图》,并让学生依照自己作的图,说说水娃娃的旅程故事。学生们时而读课文,时而挥笔作画。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在学生们的读、思、画中诞生了。有的学生在画中加入了水娃娃在小溪中悠闲散步的神情,有的学生在画中画出了水娃娃做的好事和坏事, 有的学生用画填补了文中的空白,画上了人们管住水的方法——建发电站、筑堤坝。在学生作图,说图的过程,也是吃透教材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复述课文的同时内化了知识,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成效,也大大降低了背诵全文的难度。
教法不当,语文学习就会失去它有声有色的一面,学语文就如同嚼蜡,索然无味,课文中的难点更像是压在学生身上的大山,压垮了学生的乐趣。巧画插图,正是迎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教授新知。学生会因为有兴趣而发现学习语文是美好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小学教学参考.【J】 .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