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司虎克 尹龙
摘要: 采用文献计量学与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的体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后,从该领域文献的外部特征和研究热点方面对体育教师教育领域国内外文献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国内该领域在核心作者、学术影响力、研究团队建设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国际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的培养及社会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及师生共情、身心发展规律与教学、动机与课程模式的设计;国内研究热点中体育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式问题以及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及国际借鉴是重点;研究前沿倾向于采取实证研究范式从学生的动机、目标等心理视角进行探索;关注教师教员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技能教学,增加学生实践学习、实习的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保证体育教师教育计划的高质量完成,来应对当今社会中青少年肥胖、身体素质下滑现象日益严重下的青少年体育教育问题。研究力图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理论向纵深化、多样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热点;前沿;文献计量;知识图谱
Abstract: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bibliometrics and comparative method, this paper statistically analyzes the published academic pape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which come from the internationally high-recognized database of Web of Science and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Using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to analyz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papers from the external features of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hotspot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on core authors, academic influence and research team construction in the field.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hotspots mainly focus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and socialization, teachers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empath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mental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law as well as teaching, motivation and curriculum model design. Domestic research hotspots mainly focus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e development mod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and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The research frontier tends to study on the students motivation, goals from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by us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paradigm. It also focuses on how the teacher-educators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by increasing their practical learning and internship opportunities through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so as to ensure the comple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raining program with high quality and to deal with the physical education of youth sports resulting from teenager obesity and physical fitness declining in the current society. The present study seeks to provide preference for the in-depth, diversified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hot spots; frontier; bibliometrics; knowledge mapping
前言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最核心、最活跃的教育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为庞大的基础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师资力量,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师范教育”的封闭性、理论性、终结性等特点导致了原有的教师培养方式不能适应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1]。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师无论从“自我发展”还是“教书育人”的角度都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加之课程改革的推进、综合性大学渗入教师教育培养领域、基础教育中教师数量的饱和等现实背景也对我国教师的能力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培养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当务之急。2011年10月,我国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制定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开启了新一轮的教师教育改革。
体育教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升体育教师素质的根本途径,而良好的体育教师教育又是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必然之路。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成果甚多,怎样理顺这些成果,总结出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对于从事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作者会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中期就相继开启了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体育教师教育进程和趋势的研究日益炽盛,相关研究成果丰硕,而我国的体育教师教育研究还处于论证和起步阶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迫切需要搭建国际视野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交流与对话为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学术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立体的背景参照。鉴于此,研究通过对美国的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的CNKI数据库所收录的体育教师教育有关文献,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和比较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热点与前沿,为我国学者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研究数据来源
1.2研究方法
知识图谱以引文分析方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为基础,利用引文间引用关系及文献耦合,寻求论文相互关系以及相似程度的聚类,形成一组文献引用的知识演进网络[2]。借助图谱的直观性,研究者可透视整个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理顺研究目标和知识网络,把握研究前沿发展的最新趋势,客观展现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3]。研究采取文献计量法,利用新兴的科学知识计量分析工具Citespace,大型文献处理软件bibexcel抽取相关字段后生成矩阵,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和可视化工具NetDraw绘制知识图谱,力求探索近十年来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外部特征分析
2.1.1国际体育教师教育国家(地区)分析
根据web of science 自带分析结果表明(鉴于篇幅,此处只列出排名前十的国家为地区),在体育教师教育这一研究领域,1205篇文献主要来源于52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当中发文量超过30篇的国家有以上列举的10个。美国一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极高,因此在体育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厚(这也与web of sicence由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编制的,其收录的文献来源国主要是欧美国家有较大关系),十年来,其发文量达378篇之多,排名第一,其次是英国145篇。其中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被web of science这一权威数据库收录的文献仅为20篇(其中上海体育学院的王丽娟老师在这方面却有着较为卓越的成就,个人发文量达4篇之多),排名15位,但搜索中国期刊网中可以发现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成果也是非常丰厚的,这也可能与语言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建议国内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们加强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能在国际领域内有所突破。
2.1.2中外体育教师教育文献来源出版物分析
如表3所示,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排名前10的期刊的发文总量达625篇,占样本总量1205篇的51%,说明这十本期刊对体育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为青睐,而国内排名前九的刊物的发文总量为69,占近56%,因此这九本刊物也是国内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主要来源期刊。这也说明在体育教师教育领域,这些期刊对相关研究成果更感兴趣,可以作为其投稿的主要备选期刊。
2.1.3中外体育教师教育的年发文量分析
学术文献数量的变化情况是衡量某领域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其文献分布做历史的、全面的统计、绘制相应的分布曲线,为评价该领域所处阶段,预测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重要意义[4]。从图1的中外体育教师教育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热忱基本呈平稳上升的趋势,而国际体育教育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增长态势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发映出,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体育教师教育研究这一领域都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各国学者都很关注这一论题。
2.1.4中外体育教师教育文献的H指数分析
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引文分析报告中得出国际体育教师教育领域论文的H指数为32,但国内体育教师教育领域论文的H指数仅为17(CNKI数据库分析结果),两者之间相差较大。H指数越高,说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因此国际上对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质量处于一个较高的层面,随着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个学科的教师专业标准将相继出台,此领域的研究前景较好,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的背景来看,国内学者都应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充满信心。
2.1.5中外体育教师教育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
从中外体育教师教育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表来看,国际与国内承担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科研机构99%以上的都是高校,这也与体育教师教育这一学科特色相吻合。国际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加州州立、利默里克、韦恩州立等大学,国内则主要集中在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这些信息能为从事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学者提供进一步深造、交流、合作的方向。
2.1.6中外体育教师教育文献的作者分布
从事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高产作者表中显示,在此领域中,国际发表系列论文最多的作者是Nate Mc Caughtry,其在这十年中就发表了相关论文达22篇之多,而国内最高的王健发表的相关论文仅为9篇,与国际核心作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表3中列出的核心作者都是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领头人,可以成为立志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的请教对象和合作对象,他们的相关经典代表作也值得我们仔细拜读。
从图2 (左)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的作者合作网络图(选取发文量5次以上的高产作者)中显示,Nate McCaughtry既是核心作者,也是与相关领域作者合作较多的作者,以他为中心,Kulinna PH,Macphail A,Parker M、Haerens L、Cothran DJ、Banville D、Kirk D、Martin J等作者组成了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她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团队(黑色椭圆圈 ),其次是以Perez LMR,Gimeno EC, Gutierrez M,Moreno-Murica JA,Cervello E, Lopez E六人组成的完全联通网络(绿色矩形圈出),其他的作者合作网络仅限于2-4人网络。图2(右)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的作者合作网络图(选取发文量2次以上的高产作者)中显示,王健、黄爱峰、季浏、顾渊彦、吴昊、汪晓赞六人形成了国内的核心作者群,其他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稳定。总的来说,在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合作密度较高,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团队。这也给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对象的参考,鼓励我国研究人员走出校门,跨出国门,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这一领域研究人员在国际上的地位。
2.2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内容特征分析
2.2.1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作为文章主题的概括和作者研究重点的提炼,它是从文献的标题、摘要中提炼出来的,对其进行共现分析,对于把握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5]。从1205篇国际体育教师教育文献中提取了2337个关键词,总的词频数为9944次,每个关键词的出现平均的频数是4.26次;从126篇国内体育教师教育文献中提取了501个关键词,总的词频数是1366次,每个关键词的平均频数为2.67次。此外,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即将同、近义词进行合并。运用科学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citespaceⅡ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以2004-2013年1年为一个分割线,在阈值项选项中选择“Threshold Interpolation(阈值插值)”,阈值分别设定为(2,2,15;3,2,18;3,3,20),选择Minimum Spanning Tree算法,对国际上1205篇文献和国内126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从中选择前20名的高频关键词制成表6。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分别绘制以高频关键词为内容的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前沿知识图谱(见图3),从而客观形象的揭示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问题。
从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前沿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一览表(表6)和共现图(图3左为国际,图3右为国内)和,可以看出由高频关键词聚类成的各有4个主流知识群,他们组成了当前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热点。(表7是国际研究热点,表8为国内研究热点)
综合表7的观点,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师的培养以及学生教师的社会化、当前体育教师所应该掌握的内容知识以及师生间的共情作用、对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发育规律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创造学习环境、体育教师的动机、根据国家体育教师标准开发多种发展性的、适当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模式。而总结表8 的内容发现,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中体育教师专业化、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式问题、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以及国际借鉴是重点[6-11]。
2.2.2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热点的知识基础
皮尔逊(persson,1994)在《美国信息科学学会会刊》指出知识基础是由引文文献的被引文献组成的,知识基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非常稳定[12]。因此对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被引文献进行共被引分析,找出高被引文献,有助于确定该领域的的知识基础,从而更进一步的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热点。本研究利用citespaceⅡ对国际体育教师教育领域刊载的1205篇文献所标引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共被引分析,得到其引文共现图谱。以参考文献作为图谱节点,以2年为时间分割线,阈值设置c (2,1,15)cc(2,2,18)ccv(4,3,20)后,运行软件得到224节点,357条连线的共被引知识图谱(如图4所示)。最后选取引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文献作为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知识基础,表9—表12分别列出国际体育教师教育4个知识群的高频引用文献。(由于CNKI数据库不能下载文献的参考文献,故研究只例举了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热点的知识基础,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局限性。)
细读以上经典文献后,发现近十年来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热点还是教师社会化(包括入学前的社会化、入职前的社会化、职业中的社会化)的一个延续,不过更关注了学生体育教师的社会化、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大学体育教师对学生教师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对职业的影响方面。
2.2.3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前沿分析
某个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前沿的判定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方法两种,定性方法一般采用文献综述和德尔菲法,判断的结果受研究者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精确性,定量方法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目前也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存在多种探测方法,如引文分析法、词频分析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复杂网络分析法。研究选择陈超美教授开发CiteSpaceⅡ软件中的膨胀词探测(burst detection)技术和算法,该方法融引文分析法和复杂网络分析法于一体,通过探究主题词词频的时间分布,将其中频次变化率高的词(burst term)从大量的词中探测出来,依靠词频的变化趋势可以预测今后体育教师教育健康研究的发展趋势[26]。以关键词为节点,以一年为分割点,运行软件,结果以Timezone(时区)的方式显示,得到了可以描绘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发展趋势的时区视图,得到变化频率最高的相关的膨胀词(见图5)。图5中红色字体显示的是由一组最新热点构成的研究前沿,它代表着体育教师教育领域当前的思想现状,从该图可以看到近10年来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以及研究前沿与当前的研究热点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27]。(国内数据经过探测,没有发现明显的凸现词,可能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系。)
教师教员是职前体育教师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他们对与学生教师的影响深远,多年来,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也一直在关注培养体育教师的大学教师,图5中膨胀系数最高的词——teacher-educator(教师教员)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其次从trichotomos-achivement-goal(成就目标三分法)、behavior—management(行为管理)、emotional-intelligence(情商)、achievement-goal-model(成就目标模式)、student-teachers(学生教师)、special-needs(专业需求)、learning-opportunities(学习机会) 、specialization-development(专业发展)、teacher-candidates(教师候选人)、inter-group(组间)、health-education(健康教育)、body-mass-index(身体质量指数)、childhood-obesity(青少年肥胖)等高突变词来看,未来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前沿会更倾向于采取实证研究范式从学生的动机、目标等心理视角进行探索;关注教师教员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技能教学,增加学生实践学习、实习的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保证体育教师教育计划的高质量完成,来应对当今社会中青少年肥胖、身体素质下滑现象日益严重下的青少年体育教育问题。这些也正是国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所应该着重关注的方面。
3中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与结论
3.1中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外部特征比较分析
(1)从时间脉络上来看,近十年来,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的数量都成指数上升趋势,体育教师教育已成为一个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承担体育教师教育领域的科研机构99%以上的都是高校。国内文献的H指数仅为国际的一半,中国作者在国际上的发文量也仅为美国的5.3%,说明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
(2)从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分布以及国内CNKI的核心作者所发表的文献来看,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体育教师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拥有绝大多数的国际化研究成果和核心作者,而我国在国际化领域的核心作者相对较少。比较来说,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作者合作密度较高,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研究团队,而国内科学共同体的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中国学者应加大在国际化的期刊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进一步推动在体育教师教育领域国际化合作中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
3.2中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内容特点比较分析
对比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的热点可以发现,国际上更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征,尤其是在当今肥胖儿增多、体力活动不足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如何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有效教学是体育教师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实证研究更少。在提升体育教师能力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人员都认可教师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但国外更注重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强调她们应该通过运动和锻炼以及实习来累积实践知识,通过社会化来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体育教师。此外,国际上的体育教师教育研究注重微观应用层面和实证研究,问题导向性较为突出,注重多学科多视角研究,尤其是从心理学视角分析体育教师教育问题成果较多,如自我决定理论、学生的动机等。而国内则注重宏观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成果少,往往导致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因此我国的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应借鉴国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中的实际和具体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研究发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3.3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知识基础及研究前沿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国际体育教师教育领域近十年来的文献更关注的是学生体育教师的社会化、体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大学体育教师对学生教师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心理动机对职业的影响等方面。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研究前沿会更倾向于采取实证研究范式从学生的动机、目标等心理视角进行探索;关注教师教员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技能教学,增加学生实践学习、实习的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保证体育教师教育计划的高质量完成,来应对当今社会中青少年肥胖、身体素质下滑现象日益严重下的青少年体育教育问题。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的知识基础也是我国从事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学者们所应该认真拜读的经典文献,国际化的研究趋势也应该成为我国研究的趋势所在,我们应抓住热点,认清趋势,产生灵感,提升该领域的国际化地位。
展望未来,体育教师教育有着很好的研究前景,我国学者应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国际化合作这一利器,提升我国这一领域的国际化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的产出,同时借鉴国际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的研究视角与趋势,更好的完善体育教师教育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王艳玲.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J]. 全球教育展望, 2012, 41(6): 22-25.
[2]张春合,刘兴.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高校竞技体育研究前沿与发展动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1):70-74+83.
[3]秦长江.基于科学计量学共现分析法的中国农史学科知识图谱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4]尹龙,李芳.基于知识图谱的学生体质健康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1):49-51.
[5]李芳,司虎克.国际学生体质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1):40-45.
[6]黄爱峰,吴昊,顾渊彦.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师教育问题透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2): 222-224.
[7]张晓玲,杨烨.论教师教育视野下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31(4): 524-526.
[8]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2(1): 70-73+94.
[9]龚正伟,李丽英.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历史、挑战与未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3): 77-81.
[10]潘凌云,王健.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5): 91-95.
[11]王建宇,卞薇,黄爱峰.中美学校体育教学法教材内容的比较[J].体育学刊, 2010, 17(9): 61-64.
[12]尹龙,李芳,司虎克,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足球训练研究现状与前沿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30(2):47-53.
[13]Susan Capel;Sid Hayes;Will Katene;Philipa Velija.The interaction of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secondary student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 as teachers[J].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2011,17(2):183-201.
[14]Hong-Min Lee; Matthew D. Curtner-Smith. Impact of 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on the Perspectives and Practices of Sport Pedagogy Doctoral Students[J].JTPE.2011,30(3):296-313.
[15]Stran, Margaret; Curtner-Smith, Matthew. Impa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knowledge on two pre-service teachers' ability to learn and deliver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J].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2010,15 (3):243-256.
[16]Woods, Amelia Mays; Rhoades, Jesse Lee. National Board Certified Physical Educators: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Subjective Warrants, and Motivations.[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10,29(3):312-331.
[17]Kirk,D.;MacPhail,A.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and Situated Learning: Rethinking the Bunker-Thorpe Model[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02,21:177-192.
[18]Nate McCaughtry. The Emotional Dimensions of a Teacher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fluences on Content, Curriculum, and Pedagogy[J].JTPE.2004,23(1):30-47.
[19]Matthew Curtner-Smith;Seidu Sofo. Pre-servic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within sport education and multi-activity units[J].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2004,9(3):347-377.
[20]Dowling, Fiona. Are PE teacher identities fit for postmodern schools or are they clinging to modernist no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 A case study of Norwegian PE teacher students' emerging professional identities[J].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2011,16(2):201-222.
[21]Bryan A.McCullick.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s on Values, Knowledge, ands skills needed by PETE participant[J].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01,21:35-56.
[22]Gay L. Timken; Jeff McNamee. New Perspectives for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Pre-service Teachers Reflections on Outdoor and Adventure Education[J].JTPE.2012,31(1):21-38.
[23]Bain, Linda L..Under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perceptions of the roles of teacher and coach.[J].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1983,54(2):112-118.
[24]Pamela A. Bechtel; Mary O'Sullivan .Enhancers and Inhibitors of Teacher Change Among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ors[J].JTPE.2007,26(3):221-235.
[25]McMahon, Eileen; MacPhail, Ann. Learning to teach sport education: The experiences of a pre-service teacher[J].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2007(2):229-246.
[26]赵蓉英,王 菊.图书馆学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7(192):40-49.
[27]Livingstone, MBE. Energy-expenditure and physical-activity in relation to fitness in children [J].proceedings of the nutrition society,1994, 53 (1): 207-221.
[28]Wang, Lijuan ; Ha, Amy Sau-ching; Wen, Xu. Teaching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Teachers: Compatibility With the Goals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J].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014,33(2):213-231.
[29]Wang, Lijuan; Ha, Amy S. Three groups of teachers' views,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understandings of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J].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2013,18(3):33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