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年龄及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

2015-05-30 15:05:11代俊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老龄化老年人

代俊

摘 要:以60~69岁的7542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老年人体力活动情况和体质状况。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差异比较,并探讨不同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女老年人随年龄增加体质状况的变化存在共性,表现为收缩压和选择反应时的增加(P<0.01),及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的降低(P<0.01)。其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更快,选择反应时的反应时间延长更明显,而男性老年人握力下降速度更快;2)对老年人体质健康总分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的体力活动有:散步、体育锻炼、骑自行车,呈负相关的体力活动有重体力工作。得出结论: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心肺功能会逐渐减弱,肌力、柔韧性、平衡能力及反应能力等也会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年龄增加,女性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男性老年人更高、反应能力更弱,而男性老年人肌力下降速度较女性老年人更快;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及骑自行车等体力活动对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重的体力工作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关键词:老年人;体力活动;老龄化;老年人体质状况;体质健康

Abstract: Taking 7542 elderly people aged 69~60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dopt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est, the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condition of the elderly people are obtained. The physical health status of different genders and different age groups are compared, and the effect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the elderly people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both the male and female elderly exist common in the changing of physical condi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in the form of increas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choice reaction (P < 0.01) and decreased vital capacity, gripping power, sit body flexion, eyes closed single foot standing (P < 0.01). Along with age increase in elderly female,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creases faster, and the reaction time is prolonged significantly, while the elderly males grip strength decreases faster; 2)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score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and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physical activities such as walking, physical exercise, riding, while it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heavy physical work. It is thus conclud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heart and lung functions gradually weaken, and the muscle strength, flexibility, balance ability and reaction ability of the elderly people decrease obviously. Meanwhile, along with the age increase, elderly women suffering from the risk of hypertension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male elderly people, and their reaction ability is weaker, while the elderly males strength decreases faster than women; the physical exercise of different intensities and riding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maint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the elderly, but heavy physical work affects the physical health.

Key words: elderly people; physical activity; aging; fitness health of the elderly; fitness health

我国的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其中,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更高。2011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为348万人,占24.5%,预计到2015年将达30%[1]。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发展必定会带来一些新的社会矛盾和压力,而老年人群的体质健康状况问题则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重要课题。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仅会引起人体相关形态结构的变化和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身体机能的衰退[2],在这个衰老的过程中还会引起各类慢性病[3]、骨质疏松[4-5]等健康问题。刘德鹤[6]通过对2010年江西省国民体质监测报告中发布的2264名老年人体质监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及代表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魏文等[7]通过对西安市480名老年人的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老年人的平衡、柔韧和反应等身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另外,由于男性和女性生理结构的不同,体质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样的生理特征差异在老年人群中也同样存在[6]。但是,性别差异是否会导致老年人一些生理指标(如衰老速度)的不同变化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缺乏体力活动也是老年人群易患慢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3]。先前的一些研究已证实了体力活动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促进老年人身体机能的改善[8]。Fujim等[9]的研究发现,长期渐进的耐力训练可以增加老年人的肺活量;Romero等[10]指出,高强度循环训练能改善老年人的体成分,增加老年人的力量和最大摄氧量;Serra等[11]的研究发现,短期的小到中强度的抗阻力训练可以增强老年人的下肢肌力;杨鸿羽等[12]的研究发现,低强度的散步能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既往的这些研究大多考察的是某种运动的某种强度对老年人体质健康指标的影响,因此,较难确定究竟是运动项目本身还是运动强度对老年人体质健康产生主要的影响。此外,现有的报道多以小样本研究为主,且有关何种类型的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更大等进一步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本文以上海市60~69岁的老年人群为对象,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差异比较,并从日常活动、出行、工作3方面探讨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通过研究,了解目前上海市老年人群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男、女性老年人体质变化的规律,并为老年人群能够更好地进行体力活动,并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60~69岁生活可以自理,无重大疾病的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的研究对象均为普通社区居民,曾从事的职业包含从事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人员等各类职业,且不分城乡和民族。

1.2研究样本

选取上海市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老年人库中包括体力活动情况(日常活动、工作、出行情况)及体质状况(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数据,调查样本覆盖来自上海市18个区县的7 621名老年人,其中有效数据的样本量为7 542人,占总样本量的98.96%。具体样本分布情况见表1。

1.3研究方法

1.3.1问卷调查法

体力活动情况的调查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内容如下:1)活动情况:散步、轻家务劳动、重家务劳动及小、中、大不同强度体育锻炼的参与情况;2)出行情况:步行、骑自行车、自驾车(摩托、电动车)和乘车(船);3)工作情况:静坐伏案为主的工作、静坐伴上肢活动工作及以走为主的工作。为了使被调查者能够正确理解调查内容的含义,以便获得客观可靠的数据,问卷中针对较难理解的问题还附有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1.3.2测试法

体质测试按照国家国民监测标准规范地进行,测试项目包括:1)代表身体形态指标的身高、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腹部);2)代表生理机能的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3)代表身体素质的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总共14个项目。并对生理机能中的肺活量和体能中的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共5个项目进行打分,相加得出体质健康总分。

1.3.3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对于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老年人的体质测试结果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检验男、女性老年人在60~64岁年龄段和65~69岁年龄段时体质状况的差异,并使用多因素方差检验性别和年龄的主体间效应;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老年人日常活动、出行、工作情况与体质健康总分之间的相关性。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认为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性别和年龄段老年人体质状况的比较

由表2可知,男、女老年人随年龄增加体质状况的改变存在很大共性,表现为收缩压(P<0.01)和选择反应时(P<0.01)的增加,及肺活量(P<0.01)、握力(P<0.01)、坐位体前屈(P<0.01)、闭眼单脚站立(P<0.01)的降低。由此可见,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心肺功能、肌力、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翟群等[13]的研究也发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收缩压升高显著,肺活量水平下降明显,但心率和舒张压则并未显现出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分析原因,老年人这些指标的下降可能与人体自然衰老过程中引起的老年人生理功能衰弱有关。其中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可能是由于老年人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所致[14];肺活量水平下降与老年人肺呼吸功能衰退有关[13]。苟波等[15]以466名7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为对象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尤其是80岁以上年龄组大部分的体质指标下降幅度较大。由此可见,老年人不仅随着年龄的增加体质会逐渐下降,而且年龄越大下降速度会越快。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男性老年人的上臂部皮褶厚度明显增加(P<0.05),说明男性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有肥胖的趋势。

从表3可以看出,收缩压的主体间效应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通过表2的测试结果的数值可知,男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由131.28 mmHg增加到133.19 mmHg,平均值增加了不到2 mmHg,而女性老年人则由126.52 mmHg增加到130.54 mmHg,增加了约4 mmHg。由此可见,女性老年人随年龄增加收缩压升高得更多,这可能会导致其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肖锋[16]对上海市≥70岁郊区老年人的血压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指出女性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大大高于同龄的男性老年人,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相同;老年人的握力根据性别和年龄分析也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男性老年人随年龄增长由40.99 kg下降至39.18 kg,女性老年人则由25.33 kg下降至24.06 kg,男性老年人下降程度更为显著。邓树勋[17]的研究同样也发现,男、女性老年人手的握力下降速度不一致,超过70岁时女性老年人握力下降约30%,而男性则高达58%。由此可见,男性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肌力下降更为明显,这可能与男性老年人随年龄增长上臂部皮褶厚度显著增加有关(见表2);同样,选择反应时也存在交互作用,男性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从0.54 s增加到0.55 s,女性老年人从0.57 s增加到0.60 s,女性老年人增加程度更显著(P<0.05),可见女性老年人反应能力下降速度比男性更为明显。朱琳等[18]以广州市511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按其年龄段划分4个年龄组,测试不同年龄组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变化。测试结果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老年人的反应时均不断延长,其中女性老年人反应能力下降速度更快,提示女性神经系统较男性相比衰老速度更快。

2.2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

目前已有相关研究发现老年人体力活动会影响其体质健康状况。薛茂云[19]以2015名江苏省城区60~75岁老年人为对象,探讨日常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日常体力活动每周消耗值与体质综合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充分的日常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健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也可以作为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William等[20]指出,适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以及增强体能。陈万等[21]指出,长期规律的体力活动对延缓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衰老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还证实了体力活动对预防2型糖尿病起重要作用[22]。

表4是老年人日常活动情况、出行情况、工作情况分别与体质健康总分的相关分析结果。其中,体质健康总分是由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和选择反应时5项测试结果得分(5分制)相加而成,分别代表了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可以作为评价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的参考。

经研究发现,对老年人体质健康总分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的日常活动有:散步的频率(d/周)和时间(min/d)(P<0.01),参加小强度体育锻炼的频率(d/周)(P<0.01)和时间(min/d)(P<0.05),参加中、大强度体育锻炼的频率(d/周)和时间(min/d)(P<0.01)。由此可见,散步和不同强度的体育锻炼都对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有利。杨鸿羽等[12]的研究指出,散步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心肺功能,预防和延迟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的发生,起到抗病延缓衰老的作用;陈文聪等[23]对浙江省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中60~69岁的3958名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有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老年人体质好于非锻炼者。朱寒笑[24]指出,不同强度的体育锻炼虽然都会对老年人心肺功能、肌肉力量、柔韧素质、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改善有一定的帮助,但中强度体育锻炼是最适宜老年人的运动强度。廖桃玲等[25]的研究发现,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的体质水平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步行对老年人BMI指数身体形态的指标的效应最大,球类项目对老年人肺活量和握力的效应最大,而武术及健身气功主要是对老年人腰臀比、肩胛皮褶厚度、血压、反应时和体前屈的效应比较大。

在出行情况中,骑自行车的频率(d/周)和时间(min/d)与体质健康总分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1)。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运动能改善体质。董胜利等[26]的研究也证实了户外自行车对人体的心脏功能、肺活量和力量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观察工作情况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可以发现,参加以走为主、搬运或举重物的工作与体质健康总分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说明此类工作对健康不利。国内外已有一些相关报导指出,重体力劳动者较非重体力劳动者更容易患病,如髋、膝骨关节炎[27]。王声涌[28]也指出,过激、过久及不适宜的体力活动不仅对身体无益,反而会提高伤害事故的发生率,从而影响健康。

3 结论

1)男、女性老年人随年龄增加体质的变化存在共性,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肺活量降低,肌力、柔韧性、平衡能力及反应能力等身体素质指标下降。但不同的是,只有男性老年人的上臂部皮褶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提示老年人随年龄增加体质呈下降趋势,且男性老年人有肥胖趋势。

2)老年人的一些生理指标的衰老速度因性别差异会有所不同:与男性老年人相比女性老年人随年龄增加收缩压升高更多、选择反应时变慢速度更快;相反,与女性老年人相比男性老年人随年龄增加握力减小速度更快。提示随年龄增加女性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男性老年人更高、反应能力更弱,而男性老年人肌力下降速度较女性老年人更快。

3)散步、参加小、中、大强度体育锻炼及骑自行车出行与老年人体质健康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重体力工作与体质健康总分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提示散步、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及骑自行车等体力活动对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重体力工作影响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4.5%[EB/OL].[2012-07-23]. http://www.cncaprc.gov.cn/news/18238.jhtml.

[2]Paterson D H,Jones G R,Rice C L.Age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evidence to develop exercise recommendations for older adults[J].Can J Public Health,2007,32(1):69-108.

[3]Heckman G A,Mckelvie R S.Cardiovascular aging and exercise in healthy older adult[J].Clin J Sport Med,2008,18(6):479-485.

[4]Tolomio S,Ermolao A,Lalli A,et al.The effect of a multicomponent dual -modality exercise program targeting osteoporosis on bone health status and physical function capacity of postmenopausal women[J].J Women Aging,2010,22(4):241-254.

[5]Sinaki M,Pfeifer M,Preisinger E,et al.The role of exercise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J].Curr Osteoporos Rep,2010,8(3):138-144.

[6]刘德鹤.江西省60~69岁老年人体质现状以及对比分析[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3.

[7]魏文,闫斌.西安市老年人体质及社区体育状况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4):7056-7058.

[8]张鹏.体力活动与中老年人功能健康[J].体育科研,2011,32(1):51-71.

[9]Fujimoto N,Prasad A,Hastings JL,et al. 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1 year of progressive and vigorous exercise training in previously sedentary individuals older than 65 years of age[J].Am Heart J,2012,164(6):869-877.

[10] Romero-Arenas S,Blazevich T,Martinez-Pascual M,et al.Effects of high-resistance circuit

training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J].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2013,48(3):334-340.

[11] Serra-Rexach JA,Bustamante-Ara N,Hierro Villarán M,et al. Short-term, light- to moderate-intensity 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leg muscle strength in the oldest ol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 Am Geriatr Soc. 2011,59(4):594-602.

[12]杨鸿羽,李莉,王影.散步对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20(1):10-12.

[13]翟群,袁永红,李张廉,等.澳门老年人体质发展的性别和年龄特征分析[J].体育学刊,2004,11(5):61-64.

[14]李修英,张会芹,毕淑翠,等.预防老年人跌倒的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6,5(2):44-45.

[15]苟波,翟群,赵秋蓉. 西安、澳门7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状况及体质水平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4):495-498.

[16]肖锋.上海市郊区≥70岁老年人血压现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5):245-246.

[17]邓树勋. 老年人体育健身[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3-6.

[18]朱琳,罗兴华. 广州市老年人身体素质现状及衰老过程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3):123-124.

[19]薛茂云.江苏省城区老年人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对体质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50):9465-9470.

[20]William L H, Steven N B, Hill J O.Physical Activity:Health Outcomes and Importance for Public Health Policy[J].Preventive Medicine,2009(49):280-282.

[21]陈万,章岚,谷忠德. 衰老的生物学特征与运动健身效果的国外研究进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38-43.

[22]Duclos M, Oppert J M, Verges B, 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 Metabolism,2013(39):205-216.

[23]陈文聪,李冬英,安平.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及与体质关系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3,35(2):114-118.

[24]朱寒笑.老年男子健身锻炼适宜运动强度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107-109,116.

[25]廖桃玲,侯斌,王晓东.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老年人群体质水平影响的比较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0(6):66-70.

[26]董胜利,沈小乐.户外自行车运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8,15(5):51-54.

[27]Maetzel A, Makela M, Hawker G, et al.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and Knee and Mechanic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a Systematic Overview of the Evidence[J].J Rheumatol,1997(24):1599-1607.

[28]王声涌.伤害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6-332.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老龄化老年人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体育师友(2016年5期)2016-11-28 11:10:10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6:18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福利中国(2015年5期)2015-01-03 08: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