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琼
摘 要:生态扶贫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互动、相得益彰,体现了科学扶贫的理念。云南省很多地方实施了生态扶贫政策,尤其是生态移民扶贫,然而,政策实施以来各地扶贫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不同地区有必要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措施。
关键词:生态扶贫;生态移民;扶贫现状
一、引言
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使得云南是一个贫困多发的省份,经济发展较为滞后,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目前有73个贫困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多为生态环境脆弱区,全省民族自治县为78个,总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8%,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标准,当前贫困人口约为380.2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6.7%,贫困发生率高达20.6%。云南省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霜冻以及干旱等。对此,生态扶贫是很好的出发点。通过生态扶贫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云南省很多地方都在实施生态扶贫政策,尤其是生态移民扶贫,然而,由于多民族文化及自然环境的差异、扶贫措施的无差异使得扶贫效果与扶贫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针对不同的贫困地区有必要采取差异化的扶贫措施。
二、云南省生态扶贫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有突破,但有效利用率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云南省全面推进扶贫开发建设工程,依托原有基础条件,整合资源,围绕饮水、道路、卫生等基础设施问题开展设施建设工程,改变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使贫困群体享受到扶贫的效果,也美化了生活环境。宣威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该市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自2014年以来该市开展贫困识别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1个贫困乡、98个贫困村、200753名贫困人口以及贫困危房户、贫困自然村、易地搬迁户的识别并录入全国管理系统,2015年转入贫困识别数据动态管理阶段。同时,建设道路256公里、水利设施70件、基本农田改造1000亩、电网改造196户、安居工程870户,建沼气池800口,建校舍2780平方米、村级活动场所2870平方米。
虽然基础设施得到很好的完善,但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基础设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另外,基础设施的防震减灾功能弱,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损失严重,导致返贫的可能性增大。
(二)农民收入提高、生活环境变好,但忽视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存在返贫隐患。云南“光棍村”由于產业扶持,农民种茶收入增加了,但有了收入却整天游手好闲。最近又报道了云南红河州金平县早婚现象,这个县随着种橡胶收入增加,当村民们认为现在的生活不错,学的这些知识,够读书、写字和算账就足够了,并不需要用知识改变命运。尽管说收入增加了,生活好了,但人们的文化素质却被忽视了,对于当前农民还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遇上自然灾害没了收入来源,返贫现象会很严重。
(三)大规模退耕加深了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矛盾。退耕还林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来看,当政府补贴政策取消后将陷入深度的贫困。过去盲目地毁林开垦的生产方式造成了生态条件和生存条件的恶化,给整个地区的生态与环境造成了破坏。这种生态破坏是由于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贫困所导致的。所以,根本问题的解决在于首先消除贫困。实行退耕还林仅仅是对过去生态破坏活动一定程度的恢复。从实施情况看,退耕还林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退耕还林8年以后怎么办?8年是指国家给退耕之后营造生态林的农民无偿提供8年的钱粮补助。8年之后钱粮补助一旦没有了,生态产业没有发展起来,未来的生计问题如何解决成了退耕户的最大担心,补助期一过农民重新上山毁林开荒成了政府的最大隐忧。
(四)后续扶持不够,整村搬迁移民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云南省永胜县松坪乡树底村,为了金安桥水电站的蓄水发电,2008年9月树底村和其他两个乡镇5个村的129户移民,陆续被安置到250公里外的涛源镇沿江村。但多年过去,移民新村空荡寂寥,人迹罕见,打工的出去打工,回老家的回了老家。所谓的“商业街”,至今仍只有几间开着门的杂货铺,透露出一丝原始的商业气息。
三、针对目前的生态扶贫现状应采取的措施
(一)丰富产业结构,完善自然灾害防御体系。首先,云南长期以农牧业生产、资源开采为主,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发展不平衡等,这也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因素。云南地理、气候类型多样,发展特色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同时,通过发展优质农产品,包括粮食深加工、畜产品深加工、特色产品深加工等,把农产品加工发展成支柱产业,真正形成地区的特色优势农业。另外,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造和提升民族地区的传统工业,提高贫困人群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摆脱靠天吃饭的现状。其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该增加其预防自然灾害的功能,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避免由于自然灾害的侵袭导致返贫的可能。再次,针对频发性的灾难,应该建立灾害生态补偿保证金机制。对于难以预测的灾害,积极做好备灾和防灾。比如,建立灾害生态保证基金,在灾害发生后提供支持与帮助。
(二)生态扶贫的同时,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贫困户有的是因为自然条件恶劣、天灾人祸等客观原因致贫,但存在部分贫困人群是由于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致贫。对此,首先,要通过办培训班、发放科技书等形式帮助他们掌握适合当地增收的种养技术。其次,通过适当方式使他们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的决心。
(三)建立生态扶贫补偿长效机制。建立民众参与机制,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认同感,引导农民自愿搬迁。生态补偿应该强调构建“参与式生态扶贫”,实施产业对接、产业转移、安置生态移民、提供就业、技术和资金支持等,通过联动实现贫困者自己致富,最终达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同时,应该禁止劣质、污染型的产业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发展。
(四)生态移民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高原、高寒、荒漠、喀斯特地形、水土流失严重等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极易导致区域性贫困。这些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资源承载能力有限,固守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缺少市场观念,导致了持续性的贫困,就地解决贫困问题已不可能。对此,首先,通过异地开发、移民搬迁等方式,鼓励民族贫困人口向东部地区移民来完成人口的转移。对移民搬迁人口居住、就业等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其次,以劳动力转移为出发点,加强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积极组织和引导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健康有序流动。政府应当把握好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加强引导和信息发布等工作。
四、总结
从总体上来看,云南省的生态移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云南德钦生态扶贫帮助1420人脱贫;迪庆变“撒胡椒面”式扶贫为生态移民扶贫,移来好生态、搬进新家园等等。然而,也存在扶贫失败返贫的现象,比如,在云南省永胜县松坪乡树底村,移民新村空荡寂寥,人迹罕见。因此,在生态扶贫方面要总结经验教训,针对地方特殊情况,提出确切有效的扶贫方式,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解决好生态移民与多民族文化的冲突,加快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落后状况。(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范永明.中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
[2] 吴晓飞.云南迪庆:移来好生态搬进新家园,云南日报,2014
[3] 张绪清.生态旅游:乌蒙山区生态修复与脱贫发展新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
[4] 张灵静、李永前、起建凌、陆俊文、王正光.关于云南省生态环境建设与扶贫开发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