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利 樊华
[摘要] 目前,国内优质学术论文大量流向国外刊物,使得国内科技期刊缺乏优质稿件,影响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期刊的长远持续发展。文章针对这一现象,对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论文评价机制进行了反思,分析在这一评价机制的作用下,国内科技期刊的困境与优质论文外流的内在原因,提出了国内科技期刊评价机制的改革与设想。
[关键词] 学术期刊;期刊评价;评价机制
[作者单位] 贺晓利,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樊华,陕西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中国学术研究优秀论文产出数量多,但优质学术论文大多发表在国外刊物上。这就有一个疑问:作者在国内的优质学术研究成果为什么不首选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而纷纷投往国外刊物,使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处于低谷状态。这不但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而且长此以往,使国内科技期刊无法与国外刊物抗衡。笔者认为,国内科技期刊种数很多,学术质量参差不齐,只有少数高质量的学术刊物,但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完全可以首选投给这些高质量的刊物,但结果并非如此。其主要原因除国内科技期刊出版严重滞后外,其学术评价机制的指挥棒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一、对国内学术论文的发表以SCI、EI刊为学术判断标准的不同看法
我国科技期刊评价的标准非常重视是否进入SCI、EI等,如果进入SCI、EI的期刊就被认定是具有高水平的期刊,会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进入SCI等国外数据库已成为很多国内科技期刊的目标。而国内作者为了使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内的一致认可,纷纷将自己的优质稿件投往国外刊物。对国内学界的这种状况,不少人提出了异议。有人将SCI刊与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百杰期刊”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并不是所有进入SCI的期刊都是高质量的期刊,进入SCI的期刊也有很多不如我国“百杰期刊”里的刊物。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指出用SCI来衡量国内学术研究水平是非常错误的。因为SCI中有很多期刊其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还低于中文期刊在CSCD的相关指标。它们为什么能进入SCI呢?是因为这些刊物有语言(英文)优势,并不是因为它们的统计指标优于中国科技期刊。
二、国内期刊学术评价指挥棒顾此失彼
学术评价是对学术成果、学术机构、学术媒体或学术研究者进行的学术价值判断活动,用来衡量学术活动的有无、多少、作用和价值,是科研工作者的团体活动。期刊评价应以质量为主,影响因子只能反映期刊学术质量的一个方面。而如今科技期刊学术评价都过度地依赖量化评价的专业机构,期刊评价变成各种量化排名。
专业评价机构成为科技期刊学术评价的指挥棒。行政部门把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数量作为学术资源分配、职称晋升等的指挥棒,结果导致了只有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才能代表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特别是能在国外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更能使科研工作者获得研究机构、科研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的一致认可。
在这种指挥棒的引导下,科研工作者为了自己的目标,都将自己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争先发表在国外刊物上。这就造成科研人员对SCI刊物狂追不舍,而对国内刊物不屑一顾。据数据显示,仅2012年,中国科学家共发表SCI论文16.8万篇,其中大约有20%是发表在中国期刊上被SCI收录,而80%是发表在国外刊物上的。长此以往,国内科技期刊越没有优秀文章发表,更没有发表优秀论文的优先权,这对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非常不利。
三、在期刊学术评价指挥棒的作用下,国内科技期刊的困境
1.期刊数量虽大,但优秀期刊和精品期刊数量不多
我国科技期刊在数量上已位居世界第二,进入了期刊大国,但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国内期刊学术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或数据库收录的学术期刊较少,特别是被SCI收录的学术期刊数量更少,国内期刊其影响因子也普遍偏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期刊本身的学术质量、期刊经营发展策略和科技期刊评价机构对期刊评价的导向作用等是分不开的。
2.评价政策导向的偏差,科研人员对SCI刊物狂热追捧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等学术评价主管部门在学术评价过程中存在政策导向偏差,过分看重国外科技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并将在国外SCI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作为科研人员业绩、职称评审和重点课题评审的衡量指标。这样,科研人员产出的大量科研论文投向国外科技期刊,使得国内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科研论文首先发表在国外期刊上,导致国内期刊失去第一时间真实反映我国科研成果创新水平的机会。
3.大量优质稿源外流,国内优质稿源缺乏,导致刊物学术质量下降
国内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大多都发表在国外的SCI、EI等刊物上。据统计,2011年E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论文中,有12.74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26.6%)是中国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名次排世界第一;SCI数据库收录的中国学术论文有16.81万篇,排名世界第二。另据统计,2012年,Aduanced Materials Research期刊被EI检索的论文共计3.34万篇,而中国学者的论文竟然高达2.9173万篇,占其全部发文量的87.34%。从投稿意愿调查情况来看,选择投稿国内期刊的科研人员只有17%。国内高质量学术论文大都首选发表于国外刊物,稿源大量外流,使得国内学术期刊优质稿源严重不足,为了维持刊物的正常出版,只能降低稿件质量录用标准。这就严重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对我国科技期刊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4.出版严重滞后,学术传播时效性差,不能满足大多数作者的需求
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出版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大多数作者对论文出版的时效性需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国期刊学术论文出版时滞较长。据统计,2009年,我国期刊学术论文最长出版时滞达757天(2.07年),按学科统计刊均出版滞后最长为410天(1.1年)。笔者对2013—2014年图书情报类17种核心期刊409篇学术论文发表滞后抽样统计,出版滞后时间最短的刊物《图书情报工作》,其每篇论文出版滞后时间在84天之内;大部分(11个刊物)单篇论文见刊时间在149天到356天之间;还有一些刊物的论文,见刊时间有超过1年,甚至2年的情况。而国外刊物大多出版速度快,与国内刊物相比出版时滞缩短了很多。如《美国医学会杂志》重要文章60天之内可以刊出;Nature从投稿到发表也只是12天,重要稿件只需3天。
另一方面,国内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出版滞后状况不能满足大多数作者对其论文出版的时效性需求。如笔者通过对国内经常在图书情报核心期刊上投稿作者的论文发表期望时滞调查,经整理统计后,其结果为78.2%(86人)的作者对其学术论文出版的最长等待时间在90天和120天之内。这说明国内大多数刊物出版时滞与作者的期望符合度太低。
基于国内科技期刊出版严重滞后和学术评价机构看重国外期刊这两方面的原因,国内学者为了充分展现自己论文的学术价值,特别是那些时效性较强的学术论文,作者为了缩短发表时滞更乐意将稿件投向出版时滞短的国外刊物。
四、改革与设想
针对国内优质学术论文大量外流,当前国内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笔者认为,国内科技期刊要持续发展,与国际接轨,提升国内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就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扶持优质期刊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
我国科技期刊数量很大,质量参差不齐,要全部走出国门,实现国际化是不现实的。但是,必须有一批向世界展示我国科技实力,展示我国科研成果高质量的优质品牌期刊走出国门,实现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这是非常必要的。国家应突出重点,择优扶持一批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期刊,或一些优秀的品牌期刊,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这批期刊面向世界,走出国门,与国际接轨。
2.缩短学术论文传播时滞,加速科技信息传播
目前,国际科技信息传播速度快,发表时滞短的特点,是我国科研人员的共识,也是我国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优先出版可大大缩短学术论文信息的传播时滞,满足学术论文时效性强、作者急需发表的需求。同时,这也加速了即将出版的学术论文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学界能及时获得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提升了为科研、为社会服务的速度。因此,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推行网络优先出版和纸质出版并存的一体化出版模式,支持重点期刊的网络化建设,利用网络技术缩短学术论文传播时滞,加快科技信息的传播速度。
3.提高国内期刊学术评价的权威性
第一,调整学术评价指挥棒,增强对国内科技期刊评价的权威性。国内科技期刊要持续发展,就必须留住国内的优质稿件。要留住国内优质稿件,就必须调整期刊学术评价指挥棒的方向,出台相应的政策,增加国内期刊在学术评价中的权重,取消在国外SCI期刊发表论文的硬性规定,并降低SCI期刊发表论文的权重值,将国内品牌期刊提高到与SCI同等重要的位置,使国内学术期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使优质稿源首选国内科技期刊发表。
第二,设定多元化的学术评价规则。这是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与论文学术价值评价的理想方案。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以定量的规则来评价科技期刊和学术论文。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学术论文的被引频次是两个最受关注的指标。这些量化指标是期刊质量和学术论文评价的重要事实依据,但定量指标的评价,是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是没有考虑到评价对象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单纯的定量评价看似公平,实则存在缺陷,而定性评价则可以弥补定量评价的不足。此外,这些指标值是评价对象已经发生的过去和现在,不能反映其未来的动态情况。而有些期刊及其论文的学术价值是潜在的,不是当前或较短的时间就能显现出来的,是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来印证的,也是需要对其未来学术质量和论文学术价值进行动态评估的,而定量评价在这方面就无能为力了。因此,对科技期刊和学术论文评价规则的设定应多元化,应考虑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科研论文的学术价值。
第三,建立我国的国际数据库,提升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评价。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国内权威的数据库,如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统计源期刊等。这些数据库入选标准参考了SCI、EI等国际评价体系,又考虑到国内科技期刊的具体情况,而且涵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但是,这些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基本都是国内刊物,应该创造各种条件,建立我国的国际数据库,并出台适宜的入选标准,吸引和收录国外优秀刊物,使我国的数据库也能吸引国际上优秀期刊的加入,各个国家都有权限进入我国的数据库进行检索和获取。这样,既向国际上传播了国内优秀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吸引了国外的优质学术论文,还扩大了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提升了国内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学术评价,一改国内优质学术论文外流现象。
第四,出台期刊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国内期刊学术质量,推动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国内科技期刊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要走出国门实现期刊国际化,技术条件和期刊的英文版本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取决于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而以论文形式展现的科研成果决定着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因此,无论是期刊的可持续发展,还是期刊的国际化,其发展战略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都是如何提高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已有文献表明,国内每年产出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不少,但大都发表在国外SCI刊物上,如果这些高质量论文大都发表在国内科技期刊上,国内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肯定提高不少。因而,国内科技期刊要持续发展,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就必须从国家层面上来整体规划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要从高层面上来解决优质稿源外流问题。
[1]何学锋. 编辑视角:如何看待百杰期刊与SCI期刊[EB/OL]. http://www.editorhome. cn/reading/15433/ebf011b0-d474-47d8-9896-2fd143d4885. aspx,2012-12-06.
[2] 李国杰. “SCI成了Stupid Chinese Idea”(中国人愚蠢的想法)《学术评价告别 SCI》[EB/OL]. http://www. eepw. com. cn/article/17876. html,2006-12-12.
[3] 武晓耕. 科技文化传播方式的流变——兼论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目标与路径[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3):361-364,367.
[4] 赵雁,赵宇,隋肃.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瓶颈探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5): 620-627.
[5] 吴峰. “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出版及面临的挑战[J] . 出版发行研究,2013(8):66-70.
[6] 颜巧元,张亮,王菊香等. 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频率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
[7] 王琳. 科技期刊出版时滞的现状与对策[J]. 今传媒,2011(12):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