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美学”思想的文物出版改革创新研究

2015-05-30 22:35卢昉
出版广角 2015年5期
关键词:美学

[摘要]近年来,文物出版领域乱象频出,造假之风盛行。归根结底,是由于市场中充斥着庸俗的商业主义,在利益驱动下一部分编辑失去了基本的审美维度及必要的职业伦理。“非美学”思想是当代法国哲学家巴迪欧所提出的,是一种针对商业主义的新美学理论。将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引入文物出版领域,对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非美学;巴迪欧;文物出版;美学;

[作者简介]卢昉,西安美术学院。

“出版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20世纪80年代理论界兴起一轮“美学热”,“出版美学”曾一度引发关注,但此后却无更深入的研究。“出版美学”作为一门实践学科,其对于指导出版工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受商业主义的负面影响,文物出版领域乱象丛生,这已经成为出版造假的重灾区。针对这一情况,重申“出版美学”的意义及思考改革创新之路可谓当务之急。

一、文物出版之乱象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涉足文物收藏领域,由此也引发了文物出版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两百多家出版社曾先后涉足文物出版领域。事实上,国内有资质从事文物出版的企业只有两三家。因此,多数文物出版物的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甚至存在恶意造假为赝品文物造势的恶劣情况。“赝品图书”充斥市场,不仅透支了出版社的市场信誉,甚至可能会摧毁中国文博学术体制的公信力。

从根本上来说,如今文物出版乱象是商业主义在作怪。出版社在转制之后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市场化之后,原本泾渭分明的业务范围被打破,即便是一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出版社,也面临着被市场淘汰的危机。随着拍卖热、文物收藏热的出现,大量热钱涌入市场。一些文物出版社铤而走险,不仅不抵制造假,反而同造假者同流合污、沆瀣一气。

除上述原因外,出版行业待遇低,工作量大,让一些原本有理想的青年编辑工作者,在巨大生活压力的催逼下,无奈地离开文物出版领域。客观来说,一些在职的文物编辑工作者的确存在业务能力不过关的情况。在无法辨明真假,同时任务重、任务紧的情况下,一些伪劣产品成了漏网之鱼。正如资深出版人葛承雍所坦言的那样,即便是专业文物出版社,也存在伪劣出版物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可以推卸责任的理由。但由此可见,文物出版的乱象已经十分严重,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综合的有效整治,其所造成的危害是不可想象的。回顾新中国的文物出版史,曾有过巨大的辉煌。以文物出版社为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其便开始文物出版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文物出版社为社会和人民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文物出版物。这些作品可谓是国宝,并且享誉海内外,为众多国际机构所收藏。可见,文物出版关系重大,其不仅仅是一国学术能力与信誉的体现,同时也是一国文化形象及信誉的体现。

二、“非美学”思想与文物出版

文物出版乱象折射出很多问题,既有职业伦理的缺失,也有审美维度的缺失。从根本上来说,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如果能够高举唯物主义旗帜,必然能够在思想上克服拜金主义、庸俗商业主义的侵袭。当然,当今文物出版问题并不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仅依靠行业监管,或是职业伦理教育是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的。今日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不生产伪劣产品,而是要生产艺术品。用当代法国思想家巴迪欧的话来说,是要去生产真理。因此,重申文物出版美学,尤其是以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美学理论作为文物出版工作的实践指导与理论武器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当代法国哲学家巴迪欧那里获得了理论资源,即“非美学”思想。

巴迪欧的“非美学”不是“反美学”,而是一种否定传统美学的美学,是对传统美学的扬弃。巴迪欧将传统美学归结为三个类型,即教诲式美学、浪漫式美学与古典式美学。在巴迪欧看来,传统美学模式并未正确说明艺术与真理之间的关系,或是将艺术视为真理的传声筒,或是认为艺术和真理无关,或是采取一种悬置的态度。正因为这样,传统美学理论总是陷在无休止的抽象争论之中,至今都未能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针对这一情况,巴迪欧提出了“非美学”理论,将艺术视为一种真理程序,认为艺术是独立于真理的,并且具备生产真理的能力。同时,巴迪欧用“非美学”终结了传统美学理论,反对一切抽象的、形而上的美学思辨,将美学变成一门具有科学唯物主义理论气质的实践科学。

或许有人会问,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与文物出版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呢?首先,作为一个生活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左翼思想家,巴迪欧提出“非美学”思想主要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的弊病。而今日文物出版之乱象是资本主义作祟的表现,因此,巴迪欧的思想对解决当前文物出版弊端是具有借鉴价值的。其次,巴迪欧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文物出版工作者的主体问题。长期以来,文物出版工作者实际上并不是出版工作的主体,而只是文物出版系统的一部分,文物出版体系内存在劳动异化的问题。在国有体制下,这一问题并不严重突出。而在市场经济下,这一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并且愈演愈烈。正是因为人不是主体,人的能动性被抑制了,编辑只需负责上级指派的任务,或是按照合同约定来工作,而无需向真理负责,也就不会具备真理的伦理。而仅仅依靠职业伦理是根本不能阻挡资本对人性的侵蚀。不仅如此,人会有意识地构建扭曲的伦理观。因此,只有重申人和真理的关系,将人变成实践的主体,才能解决这种资本病。

此外,巴迪欧的“非美学”思想,对文物出版物的评价也提供了新的标准和启示。巴迪欧指出,艺术不是去表现真理的,而是去生产真理的,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真理形式,真理则完全内在于艺术之中。因此,在评价一部文物出版物时,不能仅从形式上来判断。针对当今一些出版社将出版物做得十分华丽,内容却十分空洞,甚至是造假,巴迪欧的这种美学思想可以起到批判性的作用。

三、文物出版改革的思考

文物出版改革势在必行。在如何改革问题上,巴迪欧的真理理论再次给了笔者启示。除艺术真理外,巴迪欧还提出爱之真理、政治真理及科学真理。笔者将从捍卫真理的角度,尝试论述文物出版的改革方向。

首先,确立出版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在巴迪欧的思想中,“主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主体”是真理的生产者,是真理的实践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工作者的主体位置被取代了,人成了资本的附庸,人被资本逻辑所调配。因此,想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情况,必须重申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人的实践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就是创立编辑版权。长期以来,学术界在编辑版权问题上一直存有争议。编辑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应该归属个人还是集体,是矛盾的焦点。如果不能够突破体制瓶颈,进一步解放编辑工作者的创造力,是不可能生产出优质作品的。也就是说,打假只是打假,不等于创造艺术及产生真理。只有人成为主体,才有可能产生真理。

其次,培养编辑工作者对文物出版的热爱。巴迪欧将爱视为一种真理程序,恰恰是看到了爱所具有的伦理品质。爱是进入哲学的途径,是人走向真理的要件。由爱所产生的伦理,是一种真理伦理。回顾我国五十多年的文物出版史,无数文物出版工作者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创造出大量优秀的艺术品。原因何在?正是因为他们对文物出版的热爱,对真理的热爱。相信在当今社会,仍有无数青年人有着纯真的理想和热情。当然也不能让青年人孤军奋战,国家应在体制上、政策上给予青年人更多的扶持,让他们安心工作。

再次,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巴迪欧一生都致力于捍卫共产主义政治信仰,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转型时期,文物出版工作者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起高度的政治意识。编辑工作者应充分认识文物出版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认识到文物出版并非一般的出版活动,其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与中国的荣辱。因此,编辑工作者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后,加强文物出版学科研究,提高编辑工作者的科学素养。文物出版是一项高度专业、高度科学的工作。提高文物出版的科学含量,是保障优秀作品的关键。过去,很多文物出版编辑工作者并非专业出身,但经过自身的刻苦学习和不断摸索,最终成长为学术型编辑人才。作为青年人,应当树立远大的理想,加强文物出版的理论研究,如加强在出版美学、出版伦理、出版心理等方面的学习。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文物出版工作才能健康发展。

[1]葛承雍.文物出版,不能瞎出![N]. 中华读书报,2013-05-08.

[2]宋平.文物出版乱象纷起 底线丧失谁为祸首?[N]. 中华读书报,2013-06-12.

[3]蓝江.巴黎公社与共产主义观念——析巴迪欧的解放政治学逻辑[J]. 南京大学学报,2011(3).

[4]蓝江.回归柏拉图:事件、主体和真理——阿兰·巴迪欧哲学简论[J]. 南京大学学报,2009(3).

猜你喜欢
美学
仝仺美学馆
盘中的意式美学
饮食美学中还乡
Calligraphy,the gem of Chinese culture
现代生活美学之城
生活美学馆
造物美学
纯白美学
街之美,在于人 读《街道的美学》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