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与《林泉高致集》

2015-05-30 10:48陶鹏
西江文艺 2015年5期
关键词:道家思想郭熙

陶鹏

【摘要】: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不仅是中国山水画理论与技法的百科全书,而且也是中国人包括画家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一块心路里程碑,它记载了中国人到十一世纪时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与精神活动。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自然美,研究人与自然的精神审美关系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

【关键词】:道家思想;山水画论;郭熙;林泉高致集

宋代是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山水画论发展到蔚然成气候的集大成时代。宋代大家辈出,北宋的李成、范宽、郭熙、王希孟,南宋的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精英汇聚。绘画技法也日臻完善,在这样一个人才和名画繁多的时代里,北宋时期郭熙的《林泉高致》显得尤为璀璨夺目。

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人。对道学十分感兴趣的郭熙,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或许是从自然中得到了启示和有了深刻的感悟,郭熙的山水画技法完善,气势恢宏,情韵皆备,感情炽热而且丰富。郭熙的绘画作品众多,其中代表作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等。《早春图》表现的是寒冷的冬天刚刚过去,天地回归春色的早春之景。郭熙巧妙的运用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构图,笔墨富于变化,层次丰富,将山水景色的广阔深远,旷达舒意之感具体的刻画了出来。

郭熙在不断提高绘画造诣的同时,提出了很多绘画理论,这些繪画理论经他的儿子郭思整理成《林泉高致集》一书,共分《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画格拾遗》《画记》六篇。前四篇是郭熙对于艺术的独到见解,将郭熙的艺术思想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表述,后两篇则是郭熙的儿子郭思所写。在郭思所写的部分中,他谈到了郭熙的一些艺术语言已经郭熙对待艺术,对待创作的态度。郭熙受道家影响深刻,他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认真,他善于思考,长与探索,时常进行思考和研究。与此同时,郭熙在绘画中提出了表现大的物体层次的“三远”视觉规律进一步对山水画空间的完整表现进行总结和概括,他所揭示出来的视觉和透视规律是科学的,正确的。它在《林泉高致>山水训》中被提出: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淡。明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淡者不大。此三远也。

郭熙还是少年的时候就受到道家的影响,受到庄子的深刻影响,庄子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追求逍遥,因此郭熙也十分喜欢游走在名山大川之间,探访人间自然美景,当然这也是他作为一个山水画家的最基本的素养。郭熙的山水画以“情”和“意”为主线,他的画赋予了他本人丰富的感情,强烈的精神寄托,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虽然所绘都是一山一水,但是最终想要表达的却是作者的一种深刻的感情,能够使观众浮现联想和略有体悟的审美享受。郭熙的山水画因为丰富有层次且饱含感情,因此可以使人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感受。道家中,老子认为人要顺应自然,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总之道家思想中,天地自然是美好的,是自然的,是纯净的,是值得人们留恋的,因此郭熙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爱欣赏山水和绘画山水,最根本原因就是在人们的本性中都有“林泉之志”。所以观赏自然美景或者山水画都可以使人愉悦性情,身心舒畅,灵魂共鸣。人与自然接触,与自然亲密交融是人热爱山水的一种本性,因此热爱山水并且热爱山水画的创作和欣赏山水画作品都是一种本性的需求。这种深刻的思想从根本上阐释了山水画起源的原因。

另外,郭熙还反对用世俗的眼光欣赏山水画,反对功利的势力的欣赏绘画,他提倡人们观赏山水应该怀有没有一丝杂质,没有一丝尘俗,纯净清澈的心境。他注重精神修养,讲究身心合一。郭熙的这种思想,使得他可以仔细恰当的观察自然,与自然充分融合亲近。郭熙笔下山水都被赋予了人情化,都被拟人化的赋予了情感,他用人热爱自然的本性去接近自然,用人爱与自然亲近的本性去观察自然,描绘自然,情感丰富,可以说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此外,郭熙还将人们的不同心境、情意同四时之不同的景色加以对应,更加突出感情的表达。正所谓“情以物迁”,人类都是有情感的动物,情感往往会随着外物甚至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春日万物复苏,冰化了,雪融了,草长莺飞,人们见到此景便会欣然舒畅;而秋天落叶纷飞,草木凋零,天高气清,一派肃然,人们见此景便会心生凄凉,肃穆忧伤。再比如,天气晴朗,艳阳高照,人们总会感到爽朗惬意,而阴雨绵绵或是乌云蔽日,人们则会有压抑郁闷之感。人们的各种情绪的变化其实与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变化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的。美好的自然景物所给与我们的是美好的感情,是审美愉悦,但是美好的东西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因此这些审美愉悦也是人们向往但是并不多见的。于是山水画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自然山水景观与人观看自然山水时所产生审美意识的一种替代物。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抱有郭熙亲近自然,重视自然的审美态度,我们就可能收获愉悦怡情的审美意趣,也只有在将自己全身心的融入到自然中后,我们才能仔细观察,认真体会和感悟自然的一草一木,才能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带来灵感和艺术冲动。郭熙的《林泉高致集》不仅是中国山水画理论与技法的百科全书,而且也是中国人包括画家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的一块心路里程碑,它记载了中国人到十一世纪时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意识与精神活动。它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自然美,研究人与自然的精神审美关系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在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一笔。

参考文献:

[1]晏莹.简论《林泉高致》的美学思想[D].山东大学2008

[2]时凤玲.郭熙山水画美学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包莉秋.《林泉高致》中的美学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4]李德姬.浅析郭熙山水画的艺术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李海军.禅与中国山水画[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道家思想郭熙
宗炳与郭熙“卧游”思想的对比
大树爷爷
平生最爱烟水闲,不知岁月磨江山
画技高超,皇帝变迷弟
中西碰撞之达利作品与郭熙“三远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李白诗歌悲剧意蕴探析及其走向
曹操游仙诗的形成及价值
简论李白诗歌中的道家思想与人格力量
森田疗法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