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
[摘 要]政府危机管理在当前的政府政务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网络问政发展如火如荼的当前社会,通过网络问政可以进一步提升政府政务透明度,加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部门的执政监督。因此在网络问政大环境下,高效推进政府危机管理的转变,真正实现民主执政与民主监督,进一步促进政府的行政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问政;政府危机;民主执政;执政监督
[中图分类号]D62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5 — 0066 — 0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了解政府信息的政治权益意识也在不断得到增强。尤其是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群众的监控中,而政府执政中一旦有重大过失就会产生重大的信任危机。网络问政改变了政府的执政方式,加大了网民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力度,有效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民主法治社会的建设。
一、当下网络问政下政府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一)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不完善
由于我国深受两千多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官本位”的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政府部门不愿意将政府信息传递给人民群众〔1〕。尤其是近些年经济不断发展,政府的经济工作越来越多,再加上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经济监督,这就给很多政府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己谋私的空档。他们认为“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也就是说政府制定的政策缺乏一定的民主性和公开性。一些政府部门对于人民群众申请的信息公开要求采取拖延的方法,甚至以这些信息的流传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为借口,拒绝将政府信息透露给民众。在信息公开上缺乏主动性,不能够及时主动将有关政府信息传递给民众,他们认为这些信息的传递会造成社会谣言四起。由于政府信息涉及到很多政府部门内部的事物,尤其是涉及到政府部门的财政收支以及政府人员的工资收入等方面的时候,这些信息也是民众关心的问题。但是由于政府人员害怕这些信息传播给人民群众的时候,人民群众就会对于这些信息有其他的想法,因此只会将一些缺乏实用性的信息传递给民众。尤其是在政府信息的主要传播媒介—政府网站上,民众只能见到一些与自己使用不大的信息,而对于民众关心的问题如财政收入、政府的工作情况以及其他与民生紧密联系的信息则基本见不到。这样就给政府信息传递效果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政府人员缺乏对于政府危机的认识
由于目前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对政府危机认识不够,再加上很多基层执行机构基础建设不够完善,这就使得民众不知道政府在做什么。很多政府机关人员认为政府的举措是关系到国家“颜面”的问题,因此即使国家法律规定人民享有行政知情权,但是这些政府人员在进行政府信息公开执行中,往往会相互推卸,给当事人设置各种障碍。再加上长久以来,政府机关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官本位的行政观念,政务信息公开无疑会将他们的行为暴露在公众面前,因此他们在潜意识里就会不认同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尤其是对于网络上传递政府负面消息予以网络封杀,对于人民群众的意见不予以采纳,缺乏足够的政府危机认识。
二、网络问政视下政府危机管理的特点和趋势
网络问政的产生是新形势下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我国政府权力过大,而权利的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就容易产生各种社会问题。网络是一个很开放的虚拟社会,各种信息传播很快,为了提高政府执政效率,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与研判,及时掌握社会舆论对于政府的执政看法,从而有效化解政府执政中出现的危机,稳固政府的执政地位〔2〕。
(一)实现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执政理念的转变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将公众权利交给政府,政府应该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利,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政府的一切执政行为都是为了人民利益,政府的責任是向人民负责。因此政府在执政中要扮演好人民公仆的角色,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原则,实现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执政理念的转变。而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日益成为舆论信息传播的集散地,人民群众利用网络反馈社情民意和社会情绪,实现自己参政议政的权利。因此在这种网络问政越来越主流化的现代社会,政府应该及时准确掌握舆情动态,加强对于网络问政的管理,及时解决网民在网络上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从而科学引导网络舆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府从指令者向引导者执政角色转变
在网络信息不发达的过去,社会舆论导向容易控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的开放性以及互动性,使得广大网民能够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自己对于政府执政的看法,政府正实现从指令者向引导者角色转变。政府必须学会善待和善用媒体,通过网络与广大网民实现互动,从而有效化解政府执政中出现的危机。
(三)从单一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共治的执政方式转变
在传统的政府执政结构中,政府往往采取宣传、说服民众的单一主体治理方式,政府引导着治理结构,舆论媒体只能按照政府的意思将社会信息传递给广大人民,而人民则只有被动接受这些信息。而在网络问政环境下,政府执政方式正开始实现从单一主体治理向多元主体共治转变,网络问政成为一种全新的方式推动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实现了“群众‘问事于政府与政府‘问计于人民的有机统一。
三、网络问政视下提升政府执政能力的措施
(一)转变政府信息公开观念
信息公开是政府政务工作之一,当前很多行政人员对于信息公开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需要转变政府信息公开观念,真正将信息公开当做是实现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任务。但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将行政神秘化,影响了权利的透明化运作。而民众对于政府信息拥有知情权,只有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政府的政务信息,才能够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杜绝腐败。
(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保证政府执政公开制度的正常化运作,也这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法律缺乏有关民众知情权的规定,这就使得网络问政制度建设缺乏有效的立法支持,从而弱化了网络问政的效果。尤其是我国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仍然存在,这就使得公民缺乏参与民主政治的意识,很多人仍然对于网络问政认识程度仍然不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要加强网络问政主体政治参与权、参与流程的体制建设,使得所有民众都能够表达自己对于政府的看法。政府应该设定正当公开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在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就网友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保证网络问政过程透明有序。
(三) 完善监督与救济机制
网络问政下的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建设是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现代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措施。完善政府公开救济制度是保障政府执政信息获取实现的制度,从而进一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政议政的合法权益。在救济机制中不断促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民主化建设,成立独立于现在行政体制之外的政府信息网络问政公开委员会,不断完善完善监督与救济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人民公仆角色,积极转变政府的行政职能,牢牢樹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进积极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能力,不断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
(四) 强化政府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也越来越重要。通过强化政府信息化建设,及实地将政府信息公布在政府网站以及其他主流媒体中,从而使得全社会能够及时了解政务信息,促进政务信息的透明发展。减少并逐渐杜绝政府网站建设中信息缺失,网络连接失败等不良现象,确保政府信息来源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及时准确地从政府网站上获得相关信息,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看法,从而推定政务公开透明制度建设。
(五)创新政府形象传播理念
人民群众对于政府的执政看法代表着政府的执行形象,而政府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需要用实践检验的〔3〕。对于政府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来说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政府的执政效果体现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理念以及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因此在政府形象传播中要注重解释政府的执政方针,让社会对于政府的执政思路以及执政策略有着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有效避免因为政务信息不公开而导致公众对于政府的误解。政府应该从公开的政府信息中透露出公平、公正、公开的执政理念,主动邀请民众进行互动参与,从而实现政府与民众的平等对话。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加深对于互联网的认知,转变以往对于网络信息的消极防堵思想,积极主动接受民众的批评与建议,从而引导舆论媒体的良性发展;第二,政府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拓宽与民众沟通的渠道,积极主动将民众关心的信息公布出来,使得公众能够通过互联网及时掌握对称的公共信息。以网络这一虚拟环境,虚心接受民众的职责与题意,进一步消除民众与政府之间的隔阂,提升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获得更多的正面评价。
四、结语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网络问政已经成为政府工作重点之一。尽管目前我国网络问政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公开制度执行、立法保证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但是从当前发展来看,网络问政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发展主流,只有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从能保证我党的执政地位不动摇。
〔参 考 文 献〕
〔1〕刘海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D〕.湘潭:湘潭大学,2011:25
〔2〕吴昊.孙宝文.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实证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05):123~127.
〔3〕谢金林.网络舆论危机下政府形象传播的困境及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6~21.
〔责任编辑:张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