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欣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社区作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重要阵地,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深化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青少年健康成长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越来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社区作为青少年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开展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重要阵地,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健全工作体系,夯实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组织基础
健全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是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
(1)统一工作组织架构。由于历史原因,各街道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或由综治部门牵头,或由团工委牵头,但由于各牵头部门隶属不同部门,存在一些信息传导不及时、组织架构不统一的情况。针对这一问题,各社区应成立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团干部、综治干部等为成员,日常工作由团干部或综治干部牵头的工作组,为进一步做好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夯实组织基础。
(2)完善区、街、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区专项组统筹协调全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开展,定期组织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对社区周边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场所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市、区两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进社区,为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提供专业性支持。各街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组重点做好对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指导,每年定期组织各社区开展系列活动。各社区在对辖区内青少年状况排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动态信息管理系统,随时掌握青少年的成长、流动情况,并记录在册。
二、提高工作标准,不断完善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是否贴近青年,形式是否丰富多样,效果是否扎实有效,是衡量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
(1)突出一个“实”字,扎实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发挥社区“五老”、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司法工作人员、社会爱心人士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确保各类知识入脑入心,活动取得实效。通过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主题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娱乐中受教育、受引领,切实解决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期困难和问题。
(2)突出一个“细”字,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针对有严重不良行为、家庭生活困难、没有稳定学业和固定职业、随父母刚刚来到城市生活等重点对象,进行排查摸底、登记造册,并建立动态跟踪机制,随时掌握情况变化,用细致入微的帮教工作,规范青少年的行为。
(3)突出一个“恒”字,形成动态化管理机制。对青少年的帮助不可能一劳永逸,如果不能持之以恒,会给青少年造成很大失落感,反而不利于其成长。所以,从发现青少上有不良行为的苗头开始,就要主动介入,持续帮助,直到他们步入大学校园或步入社会工作。
三、把握关键环节,实现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有效推进
围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把握重要时间节点,整合各类资源,有效推进工作。
(1)坚持目标导向,在疏堵结合上做文章。始终围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上健康成长的工作目标,做到疏堵结合。“疏”就是做好青少年心理的疏导和思想的引导。在“疏”的过程中,对于一般青少年的心理波动,社区工作者主动介入,予以辅导;对于心理波动较大的青少年,可以开通“知心”热线,咨询机构也可以及时介入,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保证“疏”的效果。“堵”就是让一切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诱使青少年走向违法犯罪的因素远离青少年。净化社区及周边环境,加强对社区周边网吧等经营场所的治理,提高青少年法律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远离和防范危害。
(2)把握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青少年在社区时间主要集中在“放学后”和“节假日”两个时间节点。对于放学事不能即刻回家的青少年,社区积极利用青少年活动阵地,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娱乐的便利。在节假日,社区主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确保青少年“离校不离教”。
(3)整合各种资源,推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多元化。在用好社区自有资源上下功夫。各社区都活跃着由“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老人员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青少的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发挥自身特色资源优势做好工作。
(4)实施专项行动,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工作。一是针对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实施挽救行动。整合街道社区服务管理中心、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等基层工作平台,发挥这些组织在第一线接触、联系青少年的优势,依托社会专业力量和爱心志愿者开展教育、感化等帮扶工作,使他们重新走向正途。
二是针对闲散青少年实施引导行动。针对闲散青少年,尤其是已完成义务教育但工作和收入来源不稳定、专业技能匮乏的青少年,通过组织培训、招聘等活动把他们引导到积极向上的生活道路上来,让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是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施融入行动。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社区是让他们融入社会最直接的途径。社区在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困难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入社区生活、融入城市生活。
四是针对困难残疾青少年实施救助行动。针对困难残疾青少年家庭生活窘困、心理发展亟需呵护的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帮扶活动。由爱心企业为他们进行免费的家居装修和家具更换,改善困难青少年的生活、学习环境。
四、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几点思考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一是必须坚持在党委领导下形成工作合力。必须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为工作健康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突出社区的主阵地作用。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是实现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常态化验室根本保障,只有夯实阵地,才能为开展工作提供平台和载体,把工作落实在实处。
三是必须融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体系之中。注重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始终与学校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及时发现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问题家庭,协助家庭做好青少年教育。充分发挥社区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青少年情况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帮扶,进行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
四是必须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茧自缚开展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分不开的。只有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爱的力量,才能形成工作的正能量。只有让更多的青少年对象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才能促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是必须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做好工作。要紧跟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发展的要求,做好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工作,针对不同类型青少年开展分类引导,对重点青少年进行一人一策的针对性教育,把青少年凝聚在党的阳光下。要根据新时期新情况新特点,学会用新的手段和新的技术做好工作,更加贴近青少年、教育青少年。特别是发挥好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更好地把青少年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要结合当前青少年的兴趣点,关注青少年的现实需求,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满意清新的环境,使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有的放矢,切实发挥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