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栋
【摘 要】 高中阶段对于美术色彩的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艺术创造的能力,尤其是在美术特长生的教学过程中,显的尤为重要。而在美术色彩课堂的教学中,对于美术色彩调配的技能培养、灵感启发、审美训练等内容,是美术课程良好开展的基础内容,对于内容讲授过程中的反思,有利于优化美术课程的结构,提高美术色彩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高中美术教学;色彩课堂;教学反思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其知识储备以及学习方法和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对于艺术的想象能力和构造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高中美术色彩课堂的教学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提升学生艺术构造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尤其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对于色彩感知、艺术审美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对于提升学生的文体综合能力有着现实的意义。而对于高中美术色彩课堂教学的及时反思,有利于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及时的发现课程教育的不足,并弥补内容的缺陷,使得课程教学的水平和效果能够得到提升。
一、色彩调配尝试,让学生自主发现色彩调配规律
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课或者是教师布置任务学生课内完成为主要形式,这种方法下,学生能够接受大量的美术知识,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做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自主性不强,对于知识的印象不深,因此,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下,其教学效果并不明显。美术色彩课堂中,如果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尝试色彩的调配,并从中发现规律,教师再进行知识的补充,则学生对于美术色彩方面的知识印象将更加深刻,其教学效果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
在色彩教学教学中,教师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如色彩的三原色、三要素等等,同时对于颜色中色调、透明度和饱和度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对于色彩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然后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自主的尝试色彩的调配,并在其过程中进行指引纠正。例如教师可以先设定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色彩,制作成图画,让学生进行赏析,然后向学生介绍这一类色彩在调制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颜色比例、色系、调和工作等,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始摸索颜色的调配,按照教师的步骤逐步进行,并在其中慢慢总结实际的经验。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是指导的工作,帮助学生把握基本的方向以及正确的调色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尝试来发现其中的规律。最后,色彩课堂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色彩调配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自身的收获进行补充总结,来进步一填补课程内容的空缺,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的掌握知识。
二、体验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差异性
对于在美术色彩课堂中经典案例的教学,传统教学方法下,美术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将某一画作展示出来,让学生欣赏其完美的色彩搭配。虽然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感受色彩搭配的美妙功效,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对于利用色彩展示风景特色的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对比性,学生很难更加深入的发现某种色彩搭配与其他作品之间的差异,因此也很难更加直观的了解其中的奥秘,故对于色彩搭配和创作的知识技能掌握也仅限于表面。
教师如果能够利用相似作品的对比,或者是不同时间点风景的作品对比,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颜色对于事物美感表达的差异性,则对于色彩作用的解释更加具有说服力。例如在美术课程中对于某一街口风景进行创作的时候,教师通过一年四季,街道边上一颗树木树叶颜色的变化来展示四季的景色,虽然街口其他事物都没有变化,也没有人物在其中显现,但是学生通过树叶颜色的对比,能够很好的感受一年四季的变化,甚至能直观的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夏天的炎热。这种对比教学方法下,学生对于色彩的作用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同时对于应用色彩知识以及色彩调配的方法展现同一载体不同特色的技术掌握的更加深入。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尝试性教学方法结合
根据文章前期的研究,传统的美术教学往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为主导,因此学生在色彩课堂上只能被动的接受关于色彩应用的知识,但是对于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需求以及困难,课堂上无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因此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能跟随课程知识的安排来进行一步一步的学习,不能有效的通过课堂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
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尝试性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程教学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自主的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在美术色彩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好美术教师的指导作用,通过前期课程知识的丰富以及课程任务的提前设定,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美术色彩的尝试和创作,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发现色彩应用的经验以及问题,而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目的的进行学习,进而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使得师生互动有了更多的主题,同时也加强了课程教学的目的性。
总之,高中美术课程能够帮助高中阶段的学生提升想象能力,加强对于艺术创作的能力,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在文体方面的综合能力,美术课程的教学经常被不断的革新研究。而色彩课堂是美术教学的基础,传统的美术色彩课堂的不足,引发对于美术教学的思考,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当充分的让学生进行色彩调配尝试、采用对比性的方法让学生直观的感受色彩知识,同时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将美术色彩课程完美的体现出来,使得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蒋美珍.“探究”让课堂有声有色——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之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1,(4):143,145.
[2]胡泽涛.浅谈高中美术中的自主学习及自我评价[J].新课程.中学,2011,(11):185.